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小儿厌食方
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各10克,炒内金5克,炒莱服于6克。制用法:共为细面,加白面和水调成糊状,睡前敷患儿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 天为1个疗程。疗效:1个疗程即愈。 (刘强)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孩子厌食可喝山药内金粥
常听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吃饭很困难”;更令家长头痛的是“孩子老喊肚子痛,不肯吃东西”。如今,与肥胖孩子相对应,经常不肯吃东西的孩子数量同样不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传统医疗部主任李建告诉笔者,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也是孩子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各年龄段孩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学龄前儿童较多。从生理特点来说,孩子不喜欢吃东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宜“从痰论治”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是因为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如今小儿过食生冷寒凉、肥甘及煎炸香脆之品很常见.结果易损伤脾胃,寒湿内生。因脾喜燥恶湿,得阳则运,寒湿困脾,脾运失健,就可能导致厌食甚至拒食现象。所以,治疗厌食症应以化湿理气、健脾和胃为主。以二陈汤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收到良效。方药组成:陈皮、半夏、木香、厚朴、砂仁、枳壳各6克,山药、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少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张悟本 调理脾胃治厌食
厌食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不健所引起。本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长期厌食者,可导致气血化生不足,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甚至发展为疳证。 治疗该病应先辨明证候。若仅见食欲不振,其他症状不明显者,多为脾胃不和证;若伴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者,为脾胃气虚证;若伴口干,舌红苔少,食少饮多,大便偏干者,为脾胃阴虚证。在治疗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 内外合治方
侗医认为小儿厌食症多为饮食内滞,脾失健运所致。治疗上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主。内服药中,西洋参甘苦微寒,气阴双补;松苓健脾渗湿、益气安神;穿山龙、坝朵扁、莲子、芡实补脾和中固肠;芹蜡花消食健脾理气止痛;使君子驱虫消积;焦三仙化食助胃;槟榔下气消食、宽气除胀。外敷药中,胡黄连除疳热;雷档丢理气开郁、温肾阳;草入木燥湿健脾;芒硝沉降善消、化积消食。诸药组方具有健脾燥湿、行气消滞的作用。外敷雷连散:胡黄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内金山药粥治小儿厌食症
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各年龄段孩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学龄前儿童较多。从生理特点来看,孩子不喜欢吃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实证,即由于他们不知饥饱,食无节制,导致饮食内停;二是脾虚,因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厌食、挑食。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建议家长可为孩子熬煮山药内金粥食用。 原料: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鸡内金研成细末;锅置火上,放入适量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儿童厌食症经验方
李浚川,全国名老中医,行医执教50载,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学验俱丰。李老认为,儿童厌食症是一种似疳非疳,似积非积的病证,多因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湿热阻滞中焦或胃阴不足而致。现将李老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1.整体辨治,健脾化湿。治疗小儿厌食症,必须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注重健脾化湿。因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湿阻中焦。李老认为,本病病在中焦,与湿邪内阻,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关。有些患儿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是由于喂养不当,体内脾胃不和,或脾胃阴虚或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证。中医分四型辨证施治。1.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患儿不思饮食,体瘦,易哭,大便烂,指纹淡。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鸡内金各5克,枳壳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2.脾胃不和:患儿不思饮食,大便烂,小便黄,胃部不适,舌苔腻,指纹红。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处方:茯苓、藿香、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小儿厌食症方
处方:炒山药10克,土炒白术3克,炒扁豆、鸡内金各5克。加减:卫外不固易感冒者加生黄芪15克,防风5克;夜寐不宁加灯芯草2克,竹叶3克,钩藤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便秘腹胀加焦槟榔、炒莱菔子各5克;脾肾不足甚者加山萸肉8克;胃阴不足加石斛、北沙参各6克:胃热嗜异加乌梅、黄芩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主治:小儿厌食症,症见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嗳呕酸腐,神疲乏力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疗小儿厌食方
方药:藿香、苍术、佩兰各5克,蒲公英、茵陈各6克,茯苓、薏苡仁各10克,白豆蔻2克。加减:热盛者加黄连2克,蒲公英药量加至10克;湿盛者加厚朴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主治:小儿厌食脾胃湿热型。疗效:治疗65例,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注:方中药量为2岁小儿用量,临床可根据年龄大小增减。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的辨证施治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临床上常有家长自诉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患了“厌食症”?其实并不是凭“食欲不振”就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宝宝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厌食症方
核桃3个,槟榔2个(药店有售),共炒香,研粉,最后用温开水送下。适用于不思饮食者,小儿用量减半。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1..
«
1
2
3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