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治小儿厌食症民间方
处方与用法:苍术30克,水煎3次混合,鸡内金20克,研末,分3次用苍术药水送服。以上为6岁小儿用量,可根据年龄酌情增减药物用量。每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功效:健脾开胃,主治小儿厌食症,消瘦,二便正常者。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积食”什么是积食呢?
小儿“积食”有一次,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孩子发烧,已经好多天了,美国的医生检查,说内脏没有什么问题,可就是高烧不退,美国的医生开了退烧药,可是只能降温几个小时,然后就还是高烧,再问医生,医生也无奈,最后她没有办法,给我打了电话。我觉得应该不是天气的问题,于是又问:小朋友在发烧之前,什么东西吃多了吗?这位朋友回想以后回答:确实几个华人家庭出去聚餐,孩子吃了很多东西。于是,我分析这可能是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厌食症方
核桃3个,槟榔2个(药店有售),共炒香,研粉,最后用温开水送下。适用于不思饮食者,小儿用量减半。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积滞”“疳证”健脾消滞的常用药食
或许很多家长对疳积都不陌生,但是可能知道的亦不多,今天我们来谈谈疳积,让各位家长系统了解一下疳积!懂得预防,胜过临急就医!中医认为,“疳”和“积”,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疳”称为疳证,“积”称为积滞,我们老百姓一般说的的疳积其实属于广义“疳证”的范畴之中。中医古籍有一句话“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说明了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要想知道“疳”,我们先来了解“积”。“积滞”的出现,常常由于乳食无节制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的辨证施治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临床上常有家长自诉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患了“厌食症”?其实并不是凭“食欲不振”就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宝宝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倪菊秀从肝论治小儿脾胃病经验
倪菊秀老师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师侍“儿科泰 斗” 董廷瑶老师, 秉精诚之思, 以仁为本, 以义为衡, 行 医六十载, 于中医儿科有较深造诣, 临床经验丰富, 疗 效显著, 更在继承前人经验之上, 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诊 疗思路, 广受业内同行及患者好评, 曾获陈香梅妇女基 金基金奖等多项殊荣,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 贴。笔者有幸随师临诊, 受益匪浅, 对于倪师从肝论治 脾胃病颇有感悟,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疗小儿厌食方
方药:藿香、苍术、佩兰各5克,蒲公英、茵陈各6克,茯苓、薏苡仁各10克,白豆蔻2克。加减:热盛者加黄连2克,蒲公英药量加至10克;湿盛者加厚朴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主治:小儿厌食脾胃湿热型。疗效:治疗65例,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注:方中药量为2岁小儿用量,临床可根据年龄大小增减。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 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 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迁延, 日久可致精神疲惫,胃肠功能紊乱, 营养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儿童 的生长发育。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主要以运脾开胃为主,以“脾胃主一 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为 据,分析此病是由于脾胃不和而导 致营卫失调,通过调和营卫的方法 振奋胃气,治疗小儿厌食症109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09例观察病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小儿厌食症方
处方:炒山药10克,土炒白术3克,炒扁豆、鸡内金各5克。加减:卫外不固易感冒者加生黄芪15克,防风5克;夜寐不宁加灯芯草2克,竹叶3克,钩藤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便秘腹胀加焦槟榔、炒莱菔子各5克;脾肾不足甚者加山萸肉8克;胃阴不足加石斛、北沙参各6克:胃热嗜异加乌梅、黄芩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主治:小儿厌食症,症见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嗳呕酸腐,神疲乏力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常推脾经 孩子不挑食
曾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找我看病时说:“我家孩子总是不爱吃饭,体质也没有同龄孩子好,还时常拉肚子,真是让人着急。”我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无大碍,只是有些“脾不足”,于是建议他们多给孩子推推脾经。2个月后,孩子母亲告诉我,孩子现在已经吃得香、睡得好了,而且脸色也好了很多。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意思是说,小儿时期生长旺盛、发育迅速,从脏象学说分析,此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说明肝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是由于喂养不当,体内脾胃不和,或脾胃阴虚或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证。中医分四型辨证施治。1.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患儿不思饮食,体瘦,易哭,大便烂,指纹淡。 治法:消食导滞。 处方: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鸡内金各5克,枳壳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2.脾胃不和:患儿不思饮食,大便烂,小便黄,胃部不适,舌苔腻,指纹红。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处方:茯苓、藿香、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小儿厌食 遗尿 流涎验方
治小儿久咳验方取大蒜6瓣,去皮,用刀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冰糖10克,水50克,放在锅内蒸熟,每晚睡前服下,连用3天。治小儿厌食验方取焦山楂、炒麦芽、槟榔、牵牛子、大黄各1克,炙鸡内金5克。上药共研细末,均分3包,每次1包,用食醋调匀,敷于小儿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2-3次症状即有改善。小儿退热方石膏、玄参各10克,研末后加入燕子泥,制作成饼,临睡前贴于患者内关穴(双侧),外包纱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1..
«
1
2
3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