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儿童厌食症经验方
李浚川,全国名老中医,行医执教50载,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学验俱丰。李老认为,儿童厌食症是一种似疳非疳,似积非积的病证,多因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湿热阻滞中焦或胃阴不足而致。现将李老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1.整体辨治,健脾化湿。治疗小儿厌食症,必须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注重健脾化湿。因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湿阻中焦。李老认为,本病病在中焦,与湿邪内阻,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关。有些患儿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致厌食患儿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你们好!当你们关注此篇小文时,可能你们的宝贝都有不爱吃饭的习惯。那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们。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不思饮食,甚至拒食。我们建议以下饮食疗法: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干品),猪瘦肉100-200克,清水适量,放入器皿中隔水炖熟,调味服食。白糖栗子糊栗子7-10枚,去壳捣烂,加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喂服。鸡蛋黄油将鸡蛋连壳煮熟,去蛋壳和蛋白,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内金山药粥治小儿厌食症
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各年龄段孩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学龄前儿童较多。从生理特点来看,孩子不喜欢吃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实证,即由于他们不知饥饱,食无节制,导致饮食内停;二是脾虚,因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厌食、挑食。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建议家长可为孩子熬煮山药内金粥食用。 原料: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鸡内金研成细末;锅置火上,放入适量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 食欲不振甚至拒食 运用辨证施治方法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 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其主要证 型为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 虚弱三型,常采用“健脾、运脾、 养胃”等法治疗,却常常久洽不 愈。若能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 点,运用辨证施治方法,审证求 因,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 如下: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证见 厌食或拒食,进食一多,大便中 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精神较 差,形体消瘦,抵抗力低下,舌质 淡、苔薄白,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 内外合治方
侗医认为小儿厌食症多为饮食内滞,脾失健运所致。治疗上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主。内服药中,西洋参甘苦微寒,气阴双补;松苓健脾渗湿、益气安神;穿山龙、坝朵扁、莲子、芡实补脾和中固肠;芹蜡花消食健脾理气止痛;使君子驱虫消积;焦三仙化食助胃;槟榔下气消食、宽气除胀。外敷药中,胡黄连除疳热;雷档丢理气开郁、温肾阳;草入木燥湿健脾;芒硝沉降善消、化积消食。诸药组方具有健脾燥湿、行气消滞的作用。外敷雷连散:胡黄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敷神阙穴
方法:取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苍术、 白术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 克。便秘者,加芒硝10克,大黄5克。共研 细粉,贴敷神阙穴(肚脐)每日1次,每次 贴敷4小时,4次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 3~4个疗程。疗效: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126例, 观察患儿食量增加情况,其中治疗1~3次 显效者67例,1~2个疗程显效者39例, 3~4个疗程显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有 效率94.44%。该法不仅能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张悟本 调理脾胃治厌食
厌食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由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不健所引起。本病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长期厌食者,可导致气血化生不足,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甚至发展为疳证。 治疗该病应先辨明证候。若仅见食欲不振,其他症状不明显者,多为脾胃不和证;若伴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者,为脾胃气虚证;若伴口干,舌红苔少,食少饮多,大便偏干者,为脾胃阴虚证。在治疗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 治方
布渣叶10克,太子参10克,炙甘草6克,荷叶6克,薏苡仁6克。 上药煎熬45分钟后,加入冰糖10克,待溶化后当茶喝。每日1剂,7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食纳大增。 春夏季南方雨水为患,气候潮湿,小儿易出现纳呆不欲食或食欲减退,此验方具有清热祛湿、开胃醒脾之功,且气味芳香甘甜,颇受小儿喜爱。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宜“从痰论治”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是因为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如今小儿过食生冷寒凉、肥甘及煎炸香脆之品很常见.结果易损伤脾胃,寒湿内生。因脾喜燥恶湿,得阳则运,寒湿困脾,脾运失健,就可能导致厌食甚至拒食现象。所以,治疗厌食症应以化湿理气、健脾和胃为主。以二陈汤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收到良效。方药组成:陈皮、半夏、木香、厚朴、砂仁、枳壳各6克,山药、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少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 拟滋脾生津益胃之法
脾胃阴虚.濡润不利证见口干喜 饮,不欲进食,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手足 心热,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 为小儿偏食辛燥零食,或长期喂养高蛋 白、高热量高营养食品,化热为燥,灼伤 脾胃阴液,导致脾胃阴虚,胃失濡运,胃 不纳降而成。治宜滋脾和胃,养阴生津。方用增液益脾汤:太子参10克,山药12 克,玉竹、山楂8克,石斛、乌梅、白芍、粳 米各6克,麦冬5克,甘草3克。方中太 子参、山药益气健脾;石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孩子厌食可喝山药内金粥
常听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吃饭很困难”;更令家长头痛的是“孩子老喊肚子痛,不肯吃东西”。如今,与肥胖孩子相对应,经常不肯吃东西的孩子数量同样不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传统医疗部主任李建告诉笔者,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也是孩子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各年龄段孩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学龄前儿童较多。从生理特点来说,孩子不喜欢吃东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治小儿纳差案
纳差案 案一:王某,女,5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纳差,不知饥,不欲饮,晚上磨牙,舌尖红,脉濡数。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陈皮4克,半夏4克,茯苓4克,焦三仙各4克,木瓜4克,炙甘草4克,黄连2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9日二诊:食量增加一半,晚上仍磨牙,怕热,全身汗出,大便可,但不吃水果则大便干,喝水不多。脉浮弦滑,右大于左。上方加知母4克,7服,水煎服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1..
«
2
3
4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