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口疮
厌食
佝偻病
遗尿
蛔虫
夜啼
盗汗
腹泻/呕吐
增高
小儿疾病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厌食方三
锅焦(炒黄)、莲肉各120克。将莲肉去心,蒸熟后,干燥,与锅焦共为细面,每次3—5匙,加白糖,开水调匀温服,日3次。本方常食可增加食欲。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温阳化浊疗厌食
付某,女,60岁,2011年3月18日前来就诊。自诉:患2型糖尿病已5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近30年,近来厌食已3月余,胸闷气短,时而呃逆,嗅觉已无,大便不爽,全身乏力,倦怠,面色无华,双目呆滞,精神欠佳。曾在河北省沧州某医院住院治疗半月余,无效出院。脉象沉迟无力,舌质淡,舌体胖大,齿痕显现,苔白厚,滑腻。 辨为脾肾阳虚,湿浊中阻,升降失常。法宜温阳化浊,宣畅气机。 处方:制附子60克(先煎1小时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厌食方四
北沙参、玉竹、百合、山药各15克,猪瘦肉500---1000克。将猪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加水炖熟,饮汤食肉与药。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小儿厌食症经验
经验方:质量上好之皂荚适量。用法:将皂荚洗净晾干后,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旺火、后慢火炒至内无生心为度,研成粉备用。每次服药粉1克,每天2次,用白糖拌匀后吞服。治疗3~10日。疗效:本方治小儿厌食症患者110例,痊愈86例,好转1 8例,无效6例。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厌食方五
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胃阴不足所致之厌食症。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赵法新五字诀 防治小儿厌食积滞疳积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赵法新教授认为,小儿厌食、积滞、疳积三者,名异源同,互为因果,因脾虚而厌食,因失运而积滞,因气液耗伤而成疳积。病情逐步加重,重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必然造成儿童营养缺乏症。同时,慢性脾胃症患者病程长、失治、误治、反复缠绵者不少,尤其自幼就有胃肠消化不良更为多见,追根求源,多因自幼积滞、疳积,失治、误治造成脾胃虚弱,功能紊乱。要防治诸多脾胃病症,应当从小儿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主要以消化酶类、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的补充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物质的需求。目前,比较一致地认为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引起厌食症,故多采用锌剂治疗含锌量低的厌食症,而对含锌量正常的厌食症患儿暂无特异性治疗。况且锌剂只能改善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长期使用锌剂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单纯补锌也会影响铜、钙、铁的吸收,造成机体内部各微量元素不平衡。 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有中药辨证治疗、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治疗小儿厌食偏方 按摩疗法
小儿厌食,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损伤脾胃,导致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或食之无味,甚则拒食。日久则致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或伴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或吐泻,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下面介绍几种按摩法以改善、解除小儿厌食。 方法一 取穴:天枢穴(双)、四缝穴(双)、脾俞穴(双)、足三里穴(双)。 天枢穴在腹中部,平脐旁开2寸。四缝穴位于两手2~5指的掌面,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之中点处,每侧四穴。脾俞在第11胸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小儿厌食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以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脾胃不和,运化失职所致。常用的临床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神曲10--15克,粳米适量。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后,去渣,人粳米,一同煮为稀粥。 本方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方二]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张锡君治小儿厌食经验
张锡君认为,小儿厌食症多由两个原因引起,一是乳食积滞,损伤脾胃;二是脾胃虚弱、乳食停滞。常以开胃进食汤(藿香、佩兰、厚朴、陈皮、甘草、鱼秋串、鱼腥草、炒三仙)为基础方加减应用,配合中成药,多获良效。1.乳食积滞者治以开胃进食汤加莱菔子。伴腹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呕吐厉害者加白蔻、苏梗。中成药可选消食冲剂、一厘金、小儿化食丸、大山楂丸等配合服用。2.体质不佳、脾胃虚弱者用开胃进食汤去厚朴、陈皮、炒三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健脾糕片
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用于厌食属脾胃虚弱者。嚼服,1~3岁每服6~8片,3~6岁每服8~12片,日服2次。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名医石恩骏治小儿厌食方
方药组成:南沙参9克,麦冬6克,连翘6克,焦术9克,知母3克,厚朴9克,扁豆花9克,云苓12克,谷芽9克,藿香6克,莲子9克,砂仁5克(后下),怀山药12克,甘草3克。一般采取浓煎法,每日1剂。 本方脱胎于参苓白术散,经贵州名医石恩骏重新增损而成。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对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考小儿厌食症,各个时期的小儿均可发病,尤以1~6岁发病率高。一般病程较长,多以不思饮食为主要症状,究其原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1..
«
5
6
7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