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腠发汗 方药:麻黄汤

郭某某,女,24岁。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血沉25mm/h,其他如白细胞和基础代谢均正常。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2次,体温在37.5℃上下。虽经治疗,未愈。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口疮的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维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六神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每次9粒,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4)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5)维生素E,每次20毫克,每日3次。 2.验方自疗法 (1)金银花10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子10克、知母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3)野蔷薇根30克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9种

小儿腹泻治疗方案1.取胡椒10粒,五味子15克,研细末混匀,用藿香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一次,连敷3~5天。小儿腹泻治疗方案2.取吴茱萸30克,苍术30克,丁香6克,小茴香30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匀。取药粉5克,用热米汤拌匀敷贴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用3天。小儿腹泻治疗方案3.吴茱萸6克,肉桂,广木香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将上药共研成细粉,混匀,用老陈醋调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急惊风 民间偏方快速有效

小儿急惊风是一种险症,发病突然,如不及时抢救,常致生命危险。此症内因于痰热积滞,外因于感受时邪、暴受惊恐。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抽搐,两目直视,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迫促,肚腹胀满,便秘尿赤,舌尖舐唇,甚至唇青而颤动,口吐白沫,脉多浮数,指纹青紫相兼。凡患儿临床出现高热啼哭无泪,目光直呆,拇、食指做交叉形,四肢逆冷,或昏沉嗜睡等症时,多为惊风之先兆。急惊风发作时可采用掐指甲法,常可立即生效,止住抽搐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推拿方法很简单 轻松调理宝宝食积问题

儿童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所以平常饮食稍不注意,或饮食过量,或生冷不均,均易导致食积。如果不及时调理,常常引发感冒、发烧、咳嗽等问题。专家推荐的推拿方法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调理宝宝的食积问题。第一招:掐揉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是四横纹。小儿食积时,用掐一下、揉三下的方法,掐揉小儿四横纹处50下,可清热散结,化积消食。第二招:分推腹阴阳沿小儿肋弓做八字分推,边做边向下移动,到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严苍山辨治汗证验案三则

典型案例一刘某,男,29岁。初诊:据述初则自汗如沫,年余不止,其他一切如常,唯脉象大而应指有力,苔薄白干。此属气阴两虚。因内火妄动则亢阳逼津液而外泄,也与阳虚自汗者有别,故仿六黄汤法加减治之,以观其效。方药:黄芪皮9g,大生熟地各12g,知柏各6g(盐水炒),川连1.8g(盐水炒),五味子2.4g,当归身9g,生甘草3g,豆衣9g,浮小麦9g,煅龙牡各12g,移山人参4.5g。二诊:脉象较和,汗出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清化散

组成:川芎(酒洗)45克,大黄(酒蒸)45克,子黄芩(酒炒)45克,黑丑(炒)30克,薄荷25在,滑石粉30克,槟榔片38克,枳壳25克,连翘30克,赤芍(微炒)30克。 功效:清火解毒,消积导滞。 主治:小儿口疮。 用法:依法炮制,共研极细面。周岁小儿每次0.5克,2-3岁1-1.5克,随年龄增大酌增,白水和服。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

刺蒺藜治小儿秋季腹泻

经验方:刺蒺藜,小于2岁用30~40 克,大于2岁用40-60克。用法:加水煎至500毫升,取药液温洗膝以下部位并不断搓揉足底、足背、小腿腓肠肌,每次洗2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疗效:本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退烧、止泻、消除腹胀为2~5天,疗效优于用抗菌素的对照组。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儿科病验方四则

1.小儿口腔溃疡取蛋黄油(用鸡蛋6~7枚煮熟,取黄炒黑压油)加珍珠粉1克,拌匀,清洁口腔后涂口腔溃疡处,每日3~4次。一般涂3~5次明显见效,2~3天可愈。  2.小儿水痘取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紫草、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可治水痘、高热不退,一般服药数剂可愈。  3.小儿包皮水肿取生栀子50克(打碎),黄柏、地肤子、苍术各15克,白酒200克。将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什么是积食 焦三仙消食汤的做法

中药“焦三仙”指的是什么?在中医的处方上,经常看到“一味”药——焦三仙,大部分人会把焦三仙当做是中药材的一种,实际上它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三种药配伍的统称。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因此,临床上医生常将三药合用并称为“焦三仙”。焦三仙为消积导滞之品,对面食、肉食之积有助消化、解油腻作用。
病理科 儿科 - 厌食

出冷汗饮用食疗方

入冬气温下降,多数人肌肤腠理逐渐密闭,很少出汗。然而,有的人很容易出一身“冷汗”,不但动则汗出,还伴有手足不温、怕风畏冷、精神不振、气短懒言、脸色苍白、容易疲劳和感冒等症状。推荐这类患者饮用北芪山斑鱼汤,有益气固表、提气敛汗的功效。取北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淮山药30克、糯稻根30克、山斑鱼1条、生姜1块、蜜枣1个。上述药材洗一下,浸泡15分钟左右;山斑鱼宰杀后清水冲净,抹干表面水分备
病理科 儿科 - 盗汗

口疮方

组成:煅炉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0.3克,枯矾0.5克。 功效:燥湿收敛,化腐生肌,清热止痛。 主治:口疮。 用法:上药共为极细末,放瓶中收贮,将药末搽于患处,1日1次。
病理科 儿科 - 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