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遗尿治验

患者王某,女性,30岁。初诊,2016年2月1日。患者主诉遗尿16年。患者自14岁开始出现遗尿,毎晚必遗,尿频,四肢怕冷,月经量少腹痛。至成年后结婚生子临产时,会阴侧切伤口愈合良好,但至此遗尿愈发加重,水笼头一开听到水滴声就会遗尿,每天用尿不湿4至5张,乏力气短,小便清长,夜寐欠安。近日外感咳嗽,痰多稀白,遗尿白天晩上均可发生,尿频尿急尿痛又接踵而至,患者痛苦不已。舌质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浮缓。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遗尿安宁汤

黄中柱,男,1937年生,江西省萍乡市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1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6年,培养了大批儿科事业的骨干。曾任江西省中医儿科学会常务理事,萍乡市儿科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发表儿科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6部。曾评为江西省及全国科协工作先进个人。组成:益智仁9克,鹿角霜9克,桑螵蛸6克,黄芪6克,金樱子6克,菟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

凡3岁以后经常发生或 5岁以后有时在睡梦中不自 主地排尿者,称为小儿遗尿 症。少数息儿的遗尿是由于 器质病变所致,就需治疗原 发病。大多数患儿是由于肺 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引起膀 胱失约而发病,属于功能性 遗尿,治疗时运用中医的辨 证论治,行之有效。1.下焦虚寒.肾气不足 型:患儿面色苍白,肢凉怕 冷,反应迟钝,小便清长,舌 淡脉沉迟。治宜温补肾阳,固 涩小便。方药可选遗溺汤加 味(菟丝子、鸡内金、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儿童“遗尿症”方用温阳汤 双补汤

正常情况下,儿童在3-4岁开始就可控制排尿,如果随着年龄增长仍经常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临床发现,对于功能性遗尿,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将遗尿分为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等证型。肾气不足尿液清长味不大,小便次数较多,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下肢无力,舌淡苔白滑。治宜温补肾阳,方用温阳汤——桑螵蛸、茯苓各15克,附子、姜黄各3克,山茱萸、五倍子各12克,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治小儿遗尿 顽固性盗汗 阴囊疝气方

治小儿遗尿症经验方法:取桑螵蛸、煅龙骨、煅 牡蛎、五味子各10克。肺脾气 虚,症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 汗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者,加黄芪、升麻各10克;肾阳 虚,症见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 淡,苔薄,脉细者,加仙灵脾、菟 丝子各10克;肾阴虚,症见形体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消瘦,腰酸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产后遗尿 小儿尿频治案

产后遗尿治案一例张某,女,25岁。足月妊娠初 产,产后患感冒咳嗽后,小便失禁, 小腹坠胀,伴有腰酸腿软,食少,心 悸气短,脉细无力。证属肺肾气虚, 膀胱失约。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陈皮6克,炙甘草9克,柴胡8克, 当归身、覆盆子各12克,白术、菟 丝子、桑螵蛸各15克,党参、益智 仁各20克,山药、炙黄芪各30克。 水煎2次,滤取汁液,混匀,分3次 服,每日1剂,7剂为1疗程,连服 l~2个疗程遗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遗尿 药膳调治尿床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不自主排尿,.醒后方觉。其病因多责之肾气不固。经临床观察,本病属肺。肾气虚者较多。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尿不禁。糯米味甘性温,益肺气,缩小便:黄芪、山药、莲子协助糯米补益肺气,肺气充足,通调有权,则肾水能摄;猪脬甘咸,以脬补脬;益智仁益肾缩小便,为治标之用。诸药能益肺固脬,治疗本病效果好。方法:取糯米50克,黄芪、山药、莲子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遗尿 自行灸治一周即得以控制

遗尿是指5岁以上儿童、甚至成年人反复尿床、尿裤子的一种病症。由于患者本身羞于启齿,感到很不光彩,加上家人的歧视,甚至打骂,往往影响遗尿的康复。遗尿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的标志,是一种暂时的病状,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愈。笔者临证发现中药缩泉丸、桑螵蛸散、金匮肾气丸等传统治疗遗尿的方药疗效不甚理想,而艾灸神阙、中极、水道、涌泉等穴位屡用屡效。具体方法是,点燃艾条,在神阙、中极、水道、涌泉轮换熏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一听流水 小便自遗 中药方

李某某,男,47岁,2013年4月13日就诊。 患者主诉一听到流水声,则小便自遗2年加重3月。患者2011年以来,无明显诱因,偶尔听到滴水声音就想去排小便,渐渐加重,凡听到水声,即小便不能控制,尿液排出,十分苦恼,影响正常生活。平时喜饮酒,性情急躁,梦多,睡眠深度不够。饮食、大便均可,体重无明显改变。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此乃肝经湿热,治以泻肝经湿热。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小儿遗尿 名医临床经验艾灸大钟穴

【穴性特点】大钟穴是肾经的络穴,沟通肾经和膀胱经。大,巨大也。钟,古指乐器编钟,其声混厚洪亮。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声如洪钟,故名。大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功可益肾平喘,调理二便。《千金方》载:“大钟、郄门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针灸大成》载:“大钟主淋沥洒淅,腹胀便难。”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哮喘、咽痛、口腔炎、食道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治遗尿 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席某,男,11岁,学生,2012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遗尿不止8年。患者每于夜里12点左右或凌晨5~6点遗尿,羞苦难言,上学住校多有不便。其母代述病情,怀胎时父母体弱,出生后未能以母乳喂养,先天不足,因此身材瘦小,发育不良,抵抗力差,经常感冒。面色青黑泛黄,身冷畏寒,冬日手脚发冷,小小年纪常呼腰腿酸困。其他孩子玩耍时,他则倚物而立,默默不快。稍动则冷汗出,时腹中痛,痛时欲便,恶心欲呕,于晨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

三阴交穴位埋线治小儿遗尿症

【穴性特点】  三阴交名出《针灸甲乙经》:“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为“三阴交”。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  三阴交具有补脾胃、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通气滞、调血室、理精宫、通经络、祛风湿之功。主治动苦两胫腰痛,少腹痛,颠疾(《脉经》),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飱泄(《甲乙》)。小儿中马客忤。而吐不止,心痛腹胀,涩涩然大便不利,梦泄精,劳淋,卯偏
病理科 儿科 - 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