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夜啼的偏方21

酒服亂髮灰臘月縛豬繩燒灰,服之o燒蝟皮三寸灰,著乳頭飲之o車轄脂如小豆許,內口中及臍中o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良方

方1   组成:白茯苓50克,白菊花80克,勾藤80克,淡竹叶50克、灯芯草50克,琥珀20克,五味子10克。   主治:夜啼。   用法:打碎后装入一布袋中,夜间枕用,早晨将药袋装入塑料袋内密封;次夜继用。一般2~5天即愈。   方2   组成:朱砂3克,黄连6克,钩藤3克。   主治:夜啼。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和匀。每次取0.5克,撒于乳头上,使小儿吸吮,或用开水冲服。   方3   组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外治自疗法

(1)砂3克,取薄纸1张,表层涂上浆糊,再撒上砂药末,外敷于两足心。 (2)理中丸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夜敷晨揭。用于脾寒型。 (3)理中丸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夜敷晨揭。用于脾寒型。 (4)山栀子仁1粒,研细末,面粉9克、白酒5毫升,共混合后捏成面团,敷在 患儿双手挠动脉搏动处,24小时后取下。用于心热型。 (5)吴萸10克、五倍子15克、砂5克,面粉15克,共研细末,水调成糊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饮食自疗法4

黄花菜15克、莲子心3克、冰糖15克。共熬汤,每日服1次,连服5- 7天。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饮食自疗法3

雪梨汁30毫升、灯芯草2克、冰糖10克,先将灯芯草煎汁与雪梨及冰糖混匀,再隔水蒸化,1次服完,每日1次,连服5-7天,用于心热型夜啼。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饮食自疗法2

大蒜1头(煨熟)、乳香2克,将上述2味药共研成细末,制成药丸如芥子大。每次7粒,用乳汁送服。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方四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人乳汁中调入食糖。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方三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奉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方一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方系列

組成 甘草、小麥、大棗。 說明 本方出自金匱要略。能養心安神,神緩和中,有鎮靜神經之過度興奮,緩解急迫性痙攣的作用。尤其是婦女臟燥病的常用方。(臟燥病是一種無緣無故而發悲愁或芝麻小事而哭泣、大鬧、失眠,甚至昏迷、狂躁、頻頻打呵欠)此症多由心血虛少、肝氣鬱結所致,具有上述症狀者,男女老幼,皆可使用。 適應症 歇斯底里、神經衰弱、幼兒夜啼症、不眠、精神不安。 運用參考 因驚嚇睡眠不安加龍骨、天麻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

夜啼方六

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本方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
病理科 儿科 - 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