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蛋黄油治

小儿腹泻很令家长头疼,鸡蛋黄油有很好的止泻作用,我1岁的孙子腹泻时给他服用此方,每获良效。具体方法为:把6个熟鸡蛋黄放人沙锅中,用勺将蛋黄碾碎,用小火慢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烤出的油分3 天给婴儿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也行。轻的腹泻吃一剂就见好,如需巩固,再用7个鸡蛋黄烤油就可以了。江苏徐州 陈潮阳编辑提醒:鸡蛋黄油可治婴幼儿拉肚子,但有些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含脂肪的食物吃多了,造成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腹泻蒜茶巧治

我家孩子经常腹泻,邻居告诉我一个小偏方:用一小撮茶叶、几颗去了皮的大蒜瓣,放在锅里煮水,开了锅再煮三四分钟,晾到温凉,给孩子当水喝,视情况喝上一两回。每次孩子腹泻,我都用这个小偏方,效果很好。茶叶有收敛的作用,可以缓解泻肚。大蒜无论生熟都有消毒的作用,不仅能治痢疾杆菌,因此这个小偏方对于轻度腹泻效果良好。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中毒型 细菌性痢疾 中医疗法大全

中毒型菌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发高热、抽搐、昏迷,或迅速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以2~7岁小儿多见,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少数病例开始为普通型急性痢疾,1~2天内才转为中毒型。近年来本病有减少趋势。  中医称中毒型菌痢为“疫毒痢”、“疫痢”、“时疫痢”。  病因病机  染有疫毒等不洁之物,从口入腹,蕴伏肠胃,为其主要发生原因。受凉、疲劳、饥饿,以及患其他疾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偏方

鸡内金散:鸡内金适量,烘干研细末,每次月艮2—3克,每日2 次,开水冲服。适用于脾虚型腹泻及伤食者。姜茶饮:干姜2 克,绿茶3克,研成细末后加少量白砂糖,用开水冲服。干姜所含辣素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绿茶有抑菌和收敛作用。山药糊:将山药研成粉末状,每次用6— 12克,加适量糖,温水调好,置文火上熬成糊,每日分3次服。适用司:腹泻病程较长者。乌梅汤:乌梅3 克,水煎服,服时加少许盐,每日3—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经验方治婴幼儿泄泻

婴幼儿泄泻临床分型:①伤食型: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腐臭;②风寒型:便稀多沫、色淡,肠鸣腹痛,伴发热流涕;③湿热型:大便如水样,伴不消化食物,色绿或黄带粘液,肛门灼热发红;④脾虚型:大便时泻时止,久泻不愈,完谷不化,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苍白;⑤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止,食入即泻,完谷不化,四肢冷等。经验方:风尾草、仙鹤草、车前草、茯苓、炒山药各15克,泽泻10克,甘草3克,木香1克。随症加减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婴儿秋季腹泻食谱

适当选用药茶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  乳茶:云南绿茶1克。将绿茶研细末,分3次用乳汁调服,连服3~5天。功能清热、消食、止泻。  孩儿茶:将孩儿茶研细,口服。1岁左右每次服0.15克,2岁以上服0.2克,每日3次。可清热、消食。  儿科醋茶:绿茶1杯(约300毫升),食醋20毫升,二者混合,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功效:和胃止泻。  车前米仁茶:炒车前子、炒薏米仁各9克,红茶1克,白糖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小儿秋季腹泻

处方:白术、山药、苡米仁各15克,干姜8克,共研碎过细箩为面,放锅内文火炒黄。每次0.5克—0.8克,加开水10毫升-20毫升为糊服用,每日3次。功效:健脾、暖胃、止泻。适用于小儿受凉腹泻。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泄泻分型外治

小儿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小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外感六淫均可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致泄泻。本病四季皆有,秋季多发,2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发病后易耗伤气液,重症可伤阴损阳,产生危笃之变。由于小儿多畏服药,故外治法有特殊的价值。外治选用的部位有脐中、腹部和足心。脐中为神阙穴,任脉之要穴。与督脉之命门相应。任督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起着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用药敷脐,可通过调整任督来调整肠胃功能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神经性呕吐方

处方:石菖蒲20克,水煎服;宜少量频服。10日为1个疗程。功效:化痰开胃,治神经性呕吐,呕吐突然发生,一般无恶心感觉,呕吐不费力,呕吐量不多,不影响食欲和食量,常在呕吐后即可进食。患者多伴有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治婴幼儿慢性腹泻方

方药: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微炒鸡内金6克。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日用量为: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1岁3克,按年龄每岁3克渐增。加糖适量,用热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1疗程。功能: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主治:迁延性及慢性婴幼儿腹泻,症见婴儿久泻不愈,大便酸臭夹有不消化之物,每于食后作泻,纳呆,腹胀,苔白腻等。疗效:治疗220例病程在2周以上的久泻患儿,痊愈167例,有效36例,无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中医论治婴幼儿腹泻

秋天来了,婴幼儿腹泻又将迎来高发期。该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造成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泄”、“泄泻”范畴。    食疗预防  未病先防,做好病前调养护理与卫生十分重要。  1、扁豆粟米粥:扁豆角30克、党参(或人参)10克,同煎去滓取汁,入粟米50克煮粥,常常食之,可防小儿腹泄。  2、山药扁豆糕:山药200克(去皮切成薄片)、鲜扁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