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方四

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腹泻脱水偏方:米汤加盐

孩子腹泻后,最致命的危险就是脱水,一旦出现脱水,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会导致休克,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怎么给孩子补水呢?   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魏新苗大夫介绍说,防脱水最好的“方子”是米汤加盐,因为这个组合含有比较丰富的电解质成分,而且也容易吸收。500毫升米汤加1.75克盐,500毫升的量相当于一瓶啤酒,1.75克盐的量基本就是啤酒瓶盖的一半。另外,在500毫升白开水中加入一平勺的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婴儿)腹泻(拉黄、绿便)

用大蒜头1只,烧到蒜熟皮焦,再煎半碗汤,加上红糖适量,1次服下,1日3次,一天显效,连用3天,无不痊愈,并可治细菌性痢疾。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变稀,次数增多。如蛋花汤状或泡沫状,可呈黄绿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块样的物质,偶有恶心、呕吐。轻型患者可无失水,或伴有轻到中度失水。重型患者腹泻次数每日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丢失水分较多,可伴有发热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中医认识与治疗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根据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泄泻” 的范畴。 治疗:(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以上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由三种病因引起。首先是感受外邪。如感受暑湿时邪,每易热迫大肠发生暴泻;或因受凉饮冷,感受寒湿,影响脾胃生化功能,升降失常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婴儿腹泻的食疗方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伤食型 腹泻有腹胀,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药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1.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 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2.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一岁以内的儿童,大于一岁者,可吃苹果泥。风寒型 腹泻有大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婴幼儿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抗病力弱,一旦不慎遭受风寒侵袭,或乳食过度,引起消化不良,均可导致腹泻。本人历经数十年临床经验,考虑到汤药味苦,婴儿往往难以接受服药,因此自拟外治法治疗,疗效肯定。组方:山柰5克,细辛5克,甘松5克,白芷5克,共研极细粉末,加少许面粉、白酒,调湿调匀,做成药饼,先将患儿脐部用热水毛巾擦净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丁香治小儿胃寒呕吐

丁香是常用中药,具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等功效,对小儿胃寒呕吐有较好的效果。 1.丁香、肉桂各2 克,研末,分3次,用开水或牛奶送服。 2.老生姜一块,挖1 小孔,放入丁香2粒,用文火煎,分2次温服。 (贝多里)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腹泻用双黄连粉针治疗

小儿腹泻发病原因多样,一般为细菌或病毒进入肠道所致。由于病毒进入体内后导致强烈的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引起明显的失水,而丢失的水分带走大量的钾盐和钠盐,使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正常的细胞功能不能表达,由此进一步加重症状。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控制病情,使体内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然后通过药物治疗,间接改变体内的生理环境或通过靶位点直接抑制细菌,从而使细菌不能正常生长复制以及行使功能,达到改善病情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小儿腹泻辨治浅述

小儿腹泻,属现代医学之消化不良、肠炎及肠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此病四李皆有,但以夏秋季节为多,尤多见于两岁以下之婴幼儿,且年龄愈小,病情变化愈多。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增多,其便似蛋花水样,或大便稀薄并挟有食物残渣。迁延日久,可致营养不良而成疳病。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或为外感时邪,或为内伤饮食、乳汁或为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运化无力,不能腐熟水谷,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遂成腹泻。患儿有伤食或饮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炒米粥苹果汤治小儿腹泻

我生孩子时怀胎未足月,可能是先天脾胃功能较弱的缘故,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经常拉肚子,每天拉好几次。大人用的止泻药不敢随便给孩子吃,常用的妈咪爱、乳酸菌等也不见效,总是反反复复。  腹泻除影响婴幼儿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外,还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如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全家人都因此而焦虑不安。在跟一位亲戚通电话时偶然讲起这个情况,她就给我传授了两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

民间方治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属于中医学”泄泻” 的范畴。 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增多,其便似蛋花水样,或大便稀薄并挟有食物残渣。迁延日久,可致营养不良而成疳病。小儿腹泻可使用下面几方治疗:1.芹菜杆5根,水煎,加红糖5克,温服。2.黄芩9克,白芍6克,甘草 5克,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如有里急后重,加木香 3克,槟榔6克,发热加黄连5 克,腹痛加乌
病理科 儿科 - 腹泻/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