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长久咳嗽饮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比较高。任何年龄的小儿都可能发病,最多见于3岁以下。如果小儿咳嗽的时间超过半个月,可以服用久咳饮。  方药:南北沙参、麦冬、炙黄芪、百部、款冬、紫菀、枇杷叶各10克。  功效:益气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长时间咳嗽,咳而无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汗出较多,干咳痰少而粘,口渴咽干。  用法:1岁以下,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头疮溃烂便方

使用方法:用 槟榔,木香 各五十克。一起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到疮面上。舞取桃树叶(无时用芭蕉根代替适量),水煎后熏洗患处。功效:散毒退肿,主治小儿头疮溃烂。臭秽难闻,久不收口.此起彼伏者。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多动症治疗方

【辨证】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方名】小儿多动症治疗方【组成】枣树根、河草根、合各等量,共研为末【制法】次取药末20克,放入内,再加沸水【用法】待水温宜泡双脚,每日1次,次泡15—30分钟。一3~7日获效。【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韭菜水治小孩脱肛

【方名】韭菜水治小孩脱肛【组成】韭菜500克,加水2000 毫升【制法】煎开趁热熏洗肛门 (先熏,待温度略低洗肛门)【用法】数次可收良效,一般熏洗3~5天痊愈。【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不乳(新生儿不乳方)

【方名】新生儿不乳方【组成】人参1.5克【制法】持人参切成薄片放入人乳中浸泡30分钟,再放锅内隔水蒸透即成。【用法】待药温适宜用消毒棉球蘸药液,洗涤口腔,每日3-4次。【适用】适用于元气虚弱型新生儿不乳。【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多动症

【简介】少儿多动症是以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情绪不稳、易于冲动为特征的疾病。多动是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治法】养心安神,益脾缓中。【组成】柏子仁10克 茯苓10克 当归身15克 浮小麦20克 生龙骨10克 黄连3克 甘草1.5克【制法】煎汤【用法】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1疗程。【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方

【简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儿童发病为多,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潜伏期为2~10天。发病后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可见咽痛、咳嗽等症【治法】方一  [药物组成] 生石膏12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赤芍6克,丹皮4.5克,生栀子6克,淡豆鼓9克,生甘草6克。  *昏迷,剧烈头痛,呕吐,先服至宝丹1/2粒(不能口服,用鼻饲);  *体温下降后,去石膏。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儿童耳聋、耳呜民间方

【方名】儿童耳聋、耳呜民间方【组成】米醋1碗,弹子大铁1块。【制法】以米醋1碗,弹子大铁1块烧赤,投醋中,将耳就上,使气熏入耳中,即效。【用法】2-3日可治。主治小儿耳聋。【出处】中医培训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新生儿不啼哭 民方

【主治】由寒所逼导致初生儿不啼。【用法】急用棉絮包裹,抱于怀中,且勿断脐带,用纸捻蘸油点火于脐带下来回熏之,令火气出脐人腹,寒得温散,气得温通,啼声自出。【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风疹(风痧)治疗4方

【简介】风疹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治法】1  [药物组成] 地肤子16克,白芨藜16克,浮萍15克,川椒3克。  [适应证] 小儿风疹。  [用法 ] 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备用,温洗瘙痒部,每日数次。2  [药物组成] 银花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紫草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初生儿目闭(婴儿眼不开)

【疾病】月内婴儿眼不开【组成】芦荟花适量。【制法】上药煎汤备用【用法】取药液洗眼。主治月内婴儿眼不开。【出处】古今外治灵验单方全书2【疾病】初生儿目闭【组成】熊胆汁少许。【制法】上药蒸水即成【用法】取药汁洗目,1日7-8次。如3日不开,服四物加甘草、天花粉。 主治初生儿目闭,由胎中受热所致。【出处】全幼心鉴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主治小儿撮口(小儿紧口)

【主治】主治小儿撮口(即小儿紧口)【组成】赤苋适量【制法】上药捣汁即成【用法】取药汁外洗法即可【出处】太平圣惠方2【方名】夜合花枝汤【组成】夜合花技适虽【制法】上药加水煎取浓汁备用【用法】取药汁拭口中,并洗之。主治小儿撮口。【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