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疗法

临床上,许多少儿支气管炎变成慢性,咳嗽、气喘反复发作,令家长担心不已。中医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痰湿阻肺型:常以咳嗽痰多、痰稀薄色白或黏腻易咳出为特点。可伴有咳声重浊、气喘、头身沉重、神疲乏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状。治疗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主。药方:半夏。橘红、茯苓、金银花、苍术、白术、厚朴、枳实各m克,香橼、制南星、苏子、车前子、莱菔子、虎杖各5克。随年龄增减药量。日1剂;水煎服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体虚小儿巧食疗

体质虚弱的小儿容易患病,所以对体虚小儿的饮食调补十分重要。调补原则是给予高热量及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品,由于体虚小儿消化功能弱,应选择甘润不腻的食品。  1.香菇山药瘦肉汤 取香菇30克,山药50克,瘦肉100克。将香菇洗净,瘦肉及山药切块,同放入沙锅中加水煲2小时,调味可食。有滋阴健脾作用。  2.白萝卜猪肺汤 取白萝卜250克,猪肺200克,红枣10枚。将猪肺及白萝卜洗净切块。先用少许油将猪肺炒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疳积 头癣民间方

治小儿疳积方 处方与用法:红参 10克,鸡内金、莲子肉、炒神曲、炒麦芽各20 克,炒山药、炒山楂各30 克,炒扁豆、使君子、甘草、灸鳖甲各10克。共研为细末,过筛后备用。每次3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也可冲入面粉芝麻一起烙饼食用。 功效:健脾开霄,益气生血,治小儿疳积症,身体消瘦,头发干枯脱落,枕后尤重,纳食不香,睡眠不实等。(郑芳英) 治小儿头癣民间方 处方与用法:川楝子30充,烤黄,研成极细粉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6种食疗方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的常见病。该病患儿的体内可出现广泛的白细胞碎裂性小血管炎,这种病变可发生在其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甚至可涉及心、肺等脏器。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常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吃某些食物(如鱼、虾、蟹等)、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等)、寒冷的气候、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等)、昆虫咬伤及接触花粉等诱发。该病患者多为2~8岁的儿童,男孩的发病率略高于女孩。大多数过敏性紫癜患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夜哭郎 小儿痢痢效方

治夜哭郎效方 1.地龙3条,洗净。水煎服。 2.山药,茯苓各 20克,煎汤加糖调服,连服10天,治小儿昼夜啼哭,食少发黄者。 3.僵蚕2克,水煎服。 (秦村影) 治小儿痢痢方 处方与用法:旱莲草12克,白芍15克;槟榔8克,黄芩5克,大黄 5克,木香5克,当归5 克,甘草3克,肉桂3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止痢,凉血止血,治小儿痢疾。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简单按摩防小儿感染

体质较弱的小儿,容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反复不断地感冒,出现发热、咳嗽流涕,以及咽喉肿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与小儿年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小儿肌肤薄、寒暖不能自凋、抵抗外邪能力较差,所以病邪容易乘虚而入,以致发生呼吸道反复感染。根据中医扶正固本祛邪的原则,可以采用手法按摩防治小儿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其具体的按摩手法可以归纳为:一掐、二揉、三推。一掐 是指掐商阳穴,用拇、中指夹住病孩两侧商阳穴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方

处方与用法:蝉蜕10克,水煎2次,药液一半内服,一半用纱布蘸药液敷患处,每日1剂。 另方:肉桂5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2克。加水煎煮15 分钟,滤取药液,待温度适宜时,将阴囊全部浸入药液内,浸洗 30分钟。 功效:利水,祛风,止痒,主治小儿鞘膜积液,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局部不,痛不痒者。(盛中林)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婴幼儿小病茶疗最好

茶叶作药用历史久远,《神农本草》把茶列入365种药物之中,并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等作用,还对婴幼儿红臀和眼部疾患有明显疗效。取茶叶3~5克,放入 200~300毫升开水中浸泡20~30分钟备用。治疗婴幼儿因上火而致的眼屎多,将消毒纱布放入茶水中,取出纱布拧至半干,温度以 30~C左右为宜,用纱布湿敷,每日4次,每次 20分钟;治疗婴幼儿红臀,茶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中药方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又称尿布红斑及婴儿臀部红斑,是发生在尿布遮盖部位的局限性皮炎。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湮尻疮”“猴子疳”类似。治疗方药:云南白药4瓶,小儿痱子粉1盒。配备及用法:将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取出研成粉末,然后与白药、痱子粉混合拌匀,备用。婴幼儿大小便后用温水洗涤局部,用棉布吸干后,再将配备好的云南白药痱子粉外扑于患处,用药次数不受限制,每次换尿布时即可用。轻者用药二天可痊愈;重者3-5天后可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新生儿硬肿症方

处方:红参5克,鹿角片5克,羌活5克,桂枝5克,当归5克,炙甘草5克,黄芪10克,麻黄3克,细辛2克。 用法:水煎取浓汁,慢慢喂服,每日1 剂,3天为1个疗程。 主治:新生儿硬肿症,症见出生不久,皮肤变硬,皮肤冰冷,哭声低怯,气息微弱,关节僵硬,面目紫暗,吸吮困难。上方应配合现代医学的保温、抗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措施。 (郝伟)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奶癣方 小儿黄疸方

治小儿奶癣方处方与用法:陈皮、苍术、茯苓各5克.厚朴 3克,炙甘草2、克,滑石 10克,泽泻3克,炒麦芽15克。水煎服,日1 剂。另用地榆、黄柏各 50克,水煎,湿敷患处,日3次,每次15分钟。内外并治,以愈为度。功效:清利湿热,调理脾胃,治小儿奶癣,形体多胖,瘙痒难耐,哭闹不安,吮乳不多,局部呈多形性表现,丘疹、糜烂、渗液、结痂并见,舌淡,苔黄腻等。 (韩蒸平)治小儿黄疸方处方与用法:生麦芽15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

治小儿癫痫 小儿虫积夜啼方

治小儿癫痫单方 处方与用法:代赭石 50克,研细末。掺在小儿饮食中晨用,45天为1个疗程。间隔15天,再进行下1令疗程。 功效:平肝镇惊,治小儿癫痫,有一定的效果。本品含少量坤盐.本宜久服。 (邵三桥) 治小儿虫积夜啼方 处方与用法:摈榔6 克,百部、炒白术各10 克,大蒜、大黄(后下)各3 克。水煎服,可加白糖调味,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驱虫、安神,治小儿虫积,面生白斑,粪便检查
病理科 儿科 - 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