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方

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肝郁痰凝)方:处方:柴胡、赤芍、白芍各12克,青皮、玫瑰花、陈皮各6克,香附、川芎各10克,郁金、茯苓、瓜蒌、益母草、丹参、八月札、海藻、昆布各12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舒肝理气,化痰散结。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本方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肝郁痰凝型。症见双乳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条索状或颗粒状,多在月经前加重,痛至腋下,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月经色鲜红、量少,舌淡红,苔薄,脉弦。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肝郁脾虚)方:处方:柴胡、赤芍、白芍、枳壳各9克,青皮、陈皮各6克,泽泻、山药、太子参、白术、茯苓、丹参、川楝子各12克,甘草、砂仁各6克,黄芪10克,薏苡仁、炒麦芽、红枣各3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舒肝理气,健脾益气。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症见双乳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散在性结节,双乳胀痛与月经及情志无明显关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乏力,大便溏,舌淡有齿痕,苔薄脉细。专家点评:本病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肝肾阴虚)方:处方:青皮、陈皮、香附各6克,柴胡、生地、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补骨脂、丹皮、玄参、茯苓、三棱、莪术各10克,红枣3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补益肝肾。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乳房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团块状,疼痛在劳累后加重,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乏力神倦,舌苔薄,脉弦。浙江名医治乳腺囊性增生(脾肾阳虚)方:处方:黄芪、太子参、白术、丹皮、茯苓、山药、仙茅、肉苁蓉、淫羊藿、鹿角霜各10克,桃仁、红花、玫瑰花、甘草6克,肉桂3克,生枇杷叶各15克,薏苡仁、红枣、生山楂、炒麦芽各3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健脾益气,温阳补肾。用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临床症见双乳胀痛伴结块,结块多为条索状或团块状。部分患者双乳有多孔乳白色或淡黄色溢液,畏寒怕冷,舌淡苔薄,脉细。注意事项:1.首先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2.应适当控制脂肪的摄人,有减少雌激素过量可能,故宜清淡饮食。3.宜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4.积极治疗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子宫及卵巢炎症;避免人工流产,保持性生活和谐。5.对于有乳房胀痛肿块者,宜经医生检查,并学会自我乳房检查法,进行自我保健。6.对于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7.由于病程长,易反复,需坚持治疗,保持乐观情绪。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脏躁病 辨证论治

脏躁症?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更年期综合证、经前期紧张症、癔病等证。其多发生于中青年妇女,表现为精神忧郁,情志烦乱,哭笑无常,睡眠不安,更有甚者出现意识朦胧。对脏躁病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一)痰火交炽  症见心胸烦闷,语无论次,殴打怒骂,不避亲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涤痰,开窍。方用二陈汤加味:姜夏10克,陈皮10克,制远志7克,菖蒲8克,茯苓20克,苡米40克,象贝10克,郁金10克,甘草3克,大枣6枚。  (二)心肝火旺  症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胁痛,哭笑无端,尿黄便燥,舌红苔黄,脉弦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宁心柔肝。方用百合地黄汤配甘麦大枣汤加味:百合20克,生地30克,浮小麦60克,甘草10克,大枣6枚,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火麻仁20克,天冬10克,山药15克。  (三)心阴不足  症见心悸、心烦、悲伤哭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或五心发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虚细而数。治宜甘缓和中,养心安神。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浮小麦40克,麦冬20克,酸枣仁15克,地骨皮10克,鳖甲(先煎)20克,龟胶(烊化)10克,甘草12克,大枣6枚。  注意:在治疗上①忌苦寒强行清热泄火。②要结合思想开导。妇人脏躁,脏属阴,阴虚而火乘之,则为躁。不必拘于何脏,而既已成躁,则病症皆同。但见其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现出心病。又见其数欠善伸,现出肾病。所以然者,五志生火,动必关心,阴脏既伤,穷必及肾是也。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宫寒不孕 中医治疗方

“宫寒”是中医学上的一个概念,直白地说就是“子宫寒冷”。但是,中医所说的“子宫”与西医所指的子宫不同,它的范围要更大些,包括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子宫寒冷”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形形色色临床症状的总结,例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处方与用法:制川乌、制草乌(2 味先煎)各5克,细辛(后下)3克,丹参、益母草各 20克。水煎服,月经干净后,连服3 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功效:温宫散寒,治宫寒不孕,少腹冷痛,白带清稀,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者。 (于飞)食疗方:鹿鞭1只,罐头蘑菇90克,带皮猪肉.1000克,海米30克,嫩母鸡500克,干贝30克,味精、料酒、胡椒粉、鸡油、葱、姜、精盐、鸡汤各适量。将鹿鞭温水泡透,用刀沿纵向剖开,将尿道尾用刀削掉,再用开水将外皮烫掉,放锅内用开水煮1小时左右,用冷水洗净,放锅内,加鸡清汤、干贝、海米、净嫩母鸡,洗净猪肉、葱、姜共炖烂。将炖烂的鹿鞭取出切成斜片。锅内注入鸡汤,加入蘑菇(大的切四半,小的切两半),料酒、胡椒粉、盐、鹿鞭片同烩,最后加味精,淋上鸡油即成。此方具滋阴补阳、益肾暖宫之功效。治女子宫寒不孕。民间土方:一小碗干黑豆,1斤白酒。将黑豆事先洗净浸泡一宿,待豆子胀大后捞出倒入炒菜锅中,倒入白酒,高度没过黑豆大于2厘米,盖好锅盖,小火焖煮。大约15-20分钟,待酒液全部消失,取出黑豆晾凉,每天吃几把,剩余的存入冰箱。宫寒不孕的人坚持使用本方。·治疗不孕症-穴道指压法·女性不孕症食疗方精选·不育不孕·女性不孕不育专题·女性不孕症偏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盆腔炎性包块中医辨明施治

盆腔炎性包块 盆腔炎可形成实质性、不规则固定包块,或宫旁结缔组织炎呈炎性浸润达盆壁(冰冻骨盆)与卵巢恶性肿瘤相似。盆腔炎性包块,属中医“癥瘕”【编者注:癥(zhēng)指腹腔内结块的病】范畴,多见于已婚妇女,患者一般有急、慢性盆腔炎史或妇科手术史。刘老认为本病临床证型有寒热之分,应辨明施治。      热证型   若证见少腹疼痛,按之明显,伴月经期量多、经前胸乳胀痛、腰痛、带下色黄或赤白,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此属肝郁气滞化热或感受邪毒、损伤冲任、热淤互结而成。治疗宜疏肝清热,活血消癥。   方用柴枳败酱汤加味:柴胡、三棱、枳实、莪术、牛膝、大黄、生内金各9克,赤白芍、香附、玄胡各12克,红藤、乳没、丹参各15克,甘草3克,败酱草30克,生水蛭6克,煎服。100毫升保留灌肠,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寒证型   属寒者,多为体质本虚,或病久阳气不足,运化不健,寒痰水湿下注与淤血互结而成癥瘕。临床以少腹疼痛或冷感,白带量多质稀,舌暗淡或有淤斑、淤点为辨证要点。治疗宜温化痰湿,利水活血消癥。   方用“桂己”合方:茯苓、桃仁、丹皮、赤芍、葶苈子、椒目、莪术、三棱各9克,大黄、昆布、海藻各15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桂枝6克。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盆腔炎性包块病人往往有人工流产术、上环、取环、产后感染史。表现发热,下腹痛,病程长,双合诊检查触痛明显,应用抗炎治疗包块缩小。必要时可行包块针刺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艾叶糕治盆腔炎·妇科盆腔炎中药方剂·柴胡当归汤治盆腔炎·治疗盆腔炎试用中药方·自制药包治疗盆腔炎·艾叶糕治盆腔炎·盆腔炎(秘方数:10)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腹胀: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治方

腹胀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中医认为腹胀多因酒伤、食伤、情志郁结(编者注:指心情不好,想说但又不能说或说不出口,憋在心里)、黄疸积聚等所致。有虚胀和实胀之分。中医治疗时一般根据腹胀原因对证下药。脾胃虚弱腹胀满不适,不思饮食,喜热喜揉按,气短乏力,体倦懒言。   ◇砂仁10克,陈皮6克,山药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党参12克,白术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党参10克,山药30克,砂仁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党参、炒白术各12克,蔻仁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饮食积滞腹部胀满,不能按压,按压会加重不舒服症状;呃气恶心,打嗝后有腐臭味,吞酸。   ◇焦山楂30克,炒枳壳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完,饭后服用。   ◇神曲15克,陈皮、香附各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炒枳实、厚朴各6克,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厚朴、苍术各6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山楂15克,莱菔子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情志郁结腹胀不适,痞塞满闷,心烦易怒,两胁作胀。   ◇柴胡、炒枳实各6克,白芍10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炒枳壳10克,炒白术12克,焦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砂仁、栀子各6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川芎5克,香附10克,神曲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苏叶10克,佛手5克, 酒军2克(酒制大黄,后下)。水煎取汁,分3次服。如患者愿吃中成药,则可依中医理论,按证候辨证选用。脾虚气滞所致腹胀,可用枳术丸,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也可服用健脾丸。湿阻气机所致腹胀,可用木香顺气丸,口服,一次6克~9克,一日2~3次。肝气郁滞所致腹胀,可用逍遥丸,口服,一次6克~9克,一日2次。·治腹胀便方·治疗腹胀验方·小儿伤食腹胀食疗方·薄荷温敷消腹胀·萝卜籽敷脐消腹胀·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慢性盆腔炎的表现与验方

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所致。可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下腹疼痛,轻者下腹不适,重者除疼痛外,还伴有腰骶部坠胀感,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及经期加剧。月经量增多,痛经,常在月经前2—3天发作,经期加剧。可并发不孕不育,常继发于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包拈物理疗法及药物治疗等。物理治疗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药物治疗,用足有效的抗生素,同时,采用一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酶,5—10次为 1个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可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或慢性输卵管炎反复发作者,可行手术治疗。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也有较好的效果。治慢性盆腔炎验方:用白花蛇舌草 30克,两面针、当归各9克,穿破石、五指毛桃各15克,日1剂,水煎服,连服 3-4周。 治慢性盆腔炎方:鸡血藤50克,黄芪30 克,党参、茯苓、山药、败酱草、薏苡仁各25克,白术、三棱、莪术、牛膝、车前子、荆芥穗各15 克,水煎服。随证加减。每于月经净后3天开始服药,每剂分3次服,日服1剂,每月8~10剂。1 个月为1个疗程。外敷方:小茴香、没药、红花、当归、川芎、千年健、透骨草、赤芍、艾叶、延胡索、芒硝、黄连各适量。研成粉末,加 35%酒精50毫升搅匀。取适量药末放置纱布中,敷在患处,外加TDP 照射,每次30分钟,日 1次。20次为1个疗程。灌肠方: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萆、蒲公英各30克,赤芍20克,香附10克,乳香、没药各 6克。用水浓煎成100- 150毫升,睡前保留灌肠2小时,日1次。10 次为1个疗程。丸药方:金铃子 (炒)、琥珀各10克,香附、赤芍、夏枯草、丝瓜络、当归各15克,川芎 6克,甲珠12克,鳖甲 35克,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金银花、红藤各30克。病程长且包块坚硬者加土鳖虫、水蛭各3—5克;体虚畏寒酌减清热解毒药,加桂枝、干姜各15克,炙黄芪 50克。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绷匠1 丸,日3次。复方公英汤:蒲公英、败酱草、紫花地丁、益母萆、元胡各30克,当归、丹参各15克,栀子、木香、香附各10克。附件有包块加三棱、莪术;带多色黄臭秽加薏苡仁、苍术、丹皮、黄柏;腹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生蒲黄。浓煎至100毫升,保留灌肠 30分钟,每晚 1次,6次休息 1日。1个月为 1个疗程。红藤灌肠方:红藤、忍冬藤各20克,败酱草30克,延胡索15 克,皂角刺12克,川楝子、没药、桃仁、赤芍、五灵脂、荔枝核、路路通、杜仲各10克。舌苔黄腻加苍术、黄柏;低热加蒲公英;经血不畅加益母草、泽兰;小腹冷痛加艾叶、血竭;便秘加川黄连(后下)、枳壳;经量多有血块加花蕊石、旱莲草;月经先期加山栀子、丹皮、地榆炭;附件包块加炙鳖甲、三棱、莪术。日1剂水煎服,同时用上药渣水煎浓缩至150~200 毫升,保留灌肠。 治结核性盆腔炎方:丹参15克,赤芍15 克,桃仁10克,生龟板 10克,生鳖甲10克,生牡蛎10克,夏枯萆10 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输卵管阻塞或可触及盆腔炎症性包块,加三棱、莪术;月经量少者,加当归、川芎、熟地、白芍、鸡血藤、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肉苁蓉。 (白山云)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妊娠剧吐中药方:半夏竹茹糊

妊娠剧吐是妊娠期常见病,笔者用半夏竹茹治疗效果良好。方中半夏辛温,有降逆止呕之良效,竹茹甘微寒,能除烦止呕,两药相配,煎液无任何异味,加面粉煎成稀糊服之可增强和胃降逆止呕效果。通过对8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说明该方治疗妊娠剧吐见效快、疗效高,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不影响孕妇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实为治疗妊娠剧吐之良法。典型病例 王某,27岁,停经3个月,于停经后50天起即有恶心呕吐,近l个月来,呕吐加剧,饮食不进,呕吐物中带有咖啡色粘液,口干苦,喜冷饮,但饮入即吐。往当地医院输液,中西药内服治疗,恶心呕吐仍不缓解。接诊后即嘱其停用其它药物,用半夏竹茹治疗3日,恶心呕吐明显减轻;服7天后,只恶心不呕吐,后改为隔日服l剂,至第 15日已能正常进食,诸症缓解。治疗方法 取制半夏l5g,清水浸泡,每10分钟换水一次直至口尝无异味,加竹茹l0g,及水300ml煎煮,得煎液200ml,第二、三煎分别加水250ml,煎出200ml,将3次所得煎液混合加面粉50g,烧成稀糊,多次少量分服,每日服l剂,待恶心呕吐减轻后,减为每隔日服l剂,直至痊愈。治疗中最好不要让患者知道服用的粥内有药物。近年来笔者用半夏竹茹糊治疗妊娠剧吐80例,效果较好。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妇科阴痒症:龙胆泻肝汤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包括经、带、胎、产、乳、杂诸病。因妇女之生理特性及其经、带、胎、产、乳等生理功能均与肝气、肝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妇人之病理征象,从肝论治亦常十有八九可一矢中的。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本通、车前子、生地、柴胡、泽泻、当归组成,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衍化,至清代王昂《医方集解》收载该方时增加了黄芩、栀子、甘草而臻成熟。   本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具有清肝泻火、除肝经湿热的作用,主治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之证,可用于内、外、妇、五官等各科多种疾病。由其对于妇科疾病中的因湿热下注所引起的阴痒,阴肿之症由较好的效果。本人在从事中医30多年中,多次使用此方加减并配合外治法治疗妇科阴痒阴肿症。   病例一:   1.某女,38岁,1998年8月15日初诊。主诉:阴部痒痛,带下量多1年。现病史:素有月经先期量少色紫之疾。1年前因为经期冒雨涉水,出现阴部痒痛,坐卧不安,带下色白而稠,有腥臭,伴口苦而黏,小便黄赤,心烦少寐,西医诊为真菌性阴道炎,曾服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系湿热内蕴,循经下注,损伤冲任所致。诊断:阴痒(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草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 、木通6克、车前子15克、生地15克、柴胡10克、泽泻12克、当归12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蛇床子15克、苦参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   二诊病去大半,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继予上方3剂。并配合熏洗法:塌痒汤(鹤虱、苦参、威灵仙、归尾、蛇床子、狼毒)水煎熏洗。   蛇床子散(蛇床子、花椒、明矾、苦参、百部)水煎先熏后坐浴。   三诊症状基本消失,惟睡眠欠佳,于前方去苍术、苦参、蛇床子,加炒枣仁20克,夜交藤20克,去掉熏洗法。8月31日四诊,症状全部消失,精神饮食、二便、睡眠均正常,复查真菌阴性,病告痊愈。   2.某女,29岁,2005年3月9日初诊。主诉:阴部奇痒难忍,坐卧不安,带下量多7日。现病史:7日前同房后,外阴及阴道内瘙痒,甚则奇痒难忍,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白或黄,或有秽气,伴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铉数。治法:清泻肝胆湿热。药用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木通6克、车前子20克、生地20克、柴胡5克、黄柏12克、苦参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另用外洗药黄柏12克、槟榔12克、土茯苓12克、蛇床子15克、生明矾12克、花椒12克、生甘草12克。煎水熏洗阴部。三日后,症状消失。   阴痒因脾虚湿蕴,肝经郁热挟湿下注,损伤任带二脉;或感染虫毒,虫蚀阴中所致,故徐春甫云:“妇人阴痒多属虫蚀所为,始因湿热不已”,治以龙胆泻肝汤以清利湿热取效。   【出处】《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本方常用于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用法】 作水剂煎服,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用药剂量。也可制成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禁忌】 本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文献】 吴谦:“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以出也。然皆清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也,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盖肝为藏血之脏,补血即所以补肝也。而妙在泻肝之剂反作补肝之药,寓有战胜抚绥之义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月经性偏头痛验方

月经性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痛范畴,现已统一命名为头风。该病的发病机制大多认为同月经周期中雌二醇和孕酮周期性改变有关,在月经期开始之前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会诱发偏头痛的发作,而有研究证实雌激素与5-HT的合成相关,5-HT的合成与降解以及神经元信息的发放似乎都受到雌激素受体介导机制的影响。在临床中可以观察到:月经性偏头痛患者大多有痛经、怕冷、四末冰凉及经行有血块等,属于中医学阳虚寒凝证的特征,从中医的发病机理来讲,女子以血为先天,肝藏血,月经期气血下注胞宫,肝血相对不足,患者本属阳虚体质,易受外寒侵袭,此时寒邪侵袭,致肝经受寒,凝滞不通,则发为偏头痛。治疗方法 停止服用就诊前所服用的治疗偏头痛的西药,中药汤药全部用当归四逆汤协定方(当归、白芍、大枣、炙甘草各15g,桂枝、生姜各10g,细辛6g,通草5g)。 用法:上方加水约800mL,文火煎煮半小时,每煎取汁约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l剂。所有患者均于月经期前2天开始服药,每次服药1周,至下次月经期前再次服药。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为厥阴血虚寒凝而设,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大枣、通草而成。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以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寒邪;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血通阳,更加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主治阳气不足,阴血亦弱,外受寒邪.伤于经络,血脉不利所致,诸证用于治疗女性月经性偏头痛,恰中病机,通过小样本的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证明,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肯定,且服药后患者普遍反应痛经、怕冷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老年经水复行治验一则

老年经水复行是指妇女年龄至50岁以上,月经早巳停断却又复潮的病证,属肝、脾、肾三经皆虚,因冲任不固而产生此病,民间俗称: “老年经水复行”、“倒开花”等。组方:党参35克,黄芪30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 (酒炒),山萸肉15克,阿胶12克(另炖),黑芥穗8克(炒),香附8克,木耳炭8克,贯仲炭10 克,甘草5克,以汤药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煎服。此方具有调补肝、脾、肾之功效,对老年患者确有良效。但辩证要准确无误,需经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后,才能服用此方。 病例:张某某,女,62岁,家庭妇女。患者平素精神欠佳,面黄肌瘦,因家务劳累过度,突然阴道出血,淋漓不间断,有时增多,质稀色淡,持续26天,伴有腰痛乏力,头晕心慌,食少,经某医院妇科检查末发现异常。诊查:沉细而弱,舌质淡红,白苔少,服此方6 剂而愈,经3年随访未复发。 (唐崇茂)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妇女阴道痉挛 用中药方加针灸治疗

阴道痉挛通常痉挛部位仅限于阴道口周围的肌肉,有时则表现为阴道全部肌肉的紧缩,致使产生外阴部、大腿内侧及下腹部的感觉异常,对这些部位的任何刺激都将加重阴道的痉挛。现提供二方主治:用于阴道痉挛,性交时插入阴道里的阴茎不能自拔及阴道疼痛等症。1、红花、丹参、当归各20克,桃仁(打碎)、莪术、乳香各15克,水煎服,一次见效。2、艾叶川乌、草乌各0.5克研末加适量植物油调糊状敷于脐周,20-30分钟见效。阴道痉挛也可用中医针灸治疗:交合时会阴部肌肉痉挛,拘急疼痛,小腹坠胀,口燥舌干,小便短赤,胸胁胀满,舌红苔黄,脉弦数。选穴:合谷、中极、神门、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法:每次取3-5个穴位,在交合前30分钟进行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弱刺激。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妊娠皮疹宜早治精护

妊娠皮疹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皮肤病并发症之一,皮疹发生在妊娠期间,发病时间为妊娠全程;所发病种如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疥疮、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不适,皮肤瘙痒,多形皮疹等。由于妊娠期间大部分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服药,往往使皮疹加重,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休息、饮食,严重时可间接影响到胎儿,因此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而临床医生认为,只有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有效地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 一般采用抗过敏药膏外用,如效果不好或皮疹加重,医生会给患者加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体位护理 妊娠皮疹患者生活护理十分重要,特别是发病3-4天之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卧床时避免长时间背部受压,期间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皮疹变化情况,保持被褥平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褥疮。患者室内应保持合适温度,室内外温差不能超过8℃。 皮肤湿敷护理 对于有渗出的皮损处,做开放式冷湿敷。以4-6层纱布浸于3%硼酸溶液中,取出拧干,以湿透不滴水为度;按范围大小,平整地紧贴患处,并与皮疹密切接触。一般每日4-6次,每次持续30分钟到2小时。夏季室温较高,局部红肿或渗液严重的,湿敷次数和持续时间可相应增加。中药外用方 茶叶、黄柏各50 克。煎水湿敷,每日3 次。感染性皮肤病 要注意妊娠时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和护理,少数妊娠病人可感染成人麻疹、疥疮,甚至梅毒,此类病人要专门护理或特别护理并隔离。 口腔护理 妊娠期间容易导致菌群失调,故应以漱口液漱口。漱口时嘱孕妇将药液尽可能保留时间长些,以达到充分的药效,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真菌感染。 (卫理文 陈海图)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