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纤维腺瘤(秘方数:3)

乳房纤维腺瘤 (方数:3) 女性乳房肿瘤的发病率甚高,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50%左右,而良性肿瘤以纤维腺瘤为最多,约占良性肿瘤的3/4,乳房纤维腺瘤的好发部位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大多数(约75%)是单个的。除出现肿块外,病人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增长速度比较缓慢,扪之质坚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容易推动,多呈圆形、椭圆形。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并无影响。乳房纤维腺瘤的发生,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年龄在性机能旺盛时期(18-25岁),妊娠期增长特别快,动物实验也证明雌激素注射可促其发病等现象,都足以说明雌激素在乳房纤维腺瘤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仍有恶变的可能。一旦发现,应予手术切除。在肿块表面作轮辐切口,把肿瘤连同其包膜整块切除,切下的肿块必须进行常规病理检查。本病属于中医的“乳癖”范围。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疡科心得集》曰:“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此名乳癖。”治拟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唐汉钧) 方 名 全蝎瓜蒌散 乳癖散 巴蜡丸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乳腺增生病(秘方数:11)

本病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25-40岁之间。本病的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轻重不一,胀痛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乳房肿块可发于一侧,也可以双侧,或多发性:可限于乳房的一部分,也可分散于整个乳房。扪查时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而可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肿块在经期后可能有所缩小。腋窝淋巴结不肿大。此外,本病病程较长,发展较慢,乳头溢液亦为常见症状。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常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量就相对增多。根据以上临床表现,本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少数病人可能发生恶变,因此,应对病人每3个月进行1次复查,必要时进行活组织切片检查,特别是对于单侧性、病变范围局限者。检查要重点注意有无迅速增长或质地变硬的单个肿块出现。一旦出现这种肿块,应高度怀疑恶变的可能。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人用雄激素抑制雌激素,软化结节减轻疼痛,或用5%碘化钾缓解疼痛。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等激素治疗的副作用是进一步扰乱人体激素之间的细致平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疼痛严重而影响工作或生活时,才考虑采用。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的“乳癖”范畴,与肝、胃、冲、任等经脉有密切关系。肝胃不和者,病前常有情怀不畅史,肝气不舒,郁于胃中,故乳房肿块常随喜怒而消长;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不调史,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故乳房胀痛常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治则以疏肝理气为主,并根据病情佐以活血化瘀或化痰散结之法。(唐汉钧汝丽娟) 方 名 乳腺消瘤汤 麦楂方 消乳腺肿块方 归藤双白方 乳癖内消饮 白芥祛痰汤 乳核饮 解毒内消汤 鹿甲消乳方 归柴白芍方 瓜蒌乌药散结汤 ·急性乳腺炎(秘方数:19)·乳腺癌(秘方数:13)·乳腺癌·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治疗急性乳腺炎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中药方 ·圆白菜胡萝卜能防乳腺癌 ·治疗乳腺癌食疗药膳方精选·乳腺炎药膳-核桃肉粉·治疗乳腺炎-凉拌马齿苋·搜索更多(乳腺增生病)方 更多秘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急性乳腺炎(秘方数:19)

本病是乳房部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往往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其中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在哺乳期发生的,中医名“外吹乳痈”;怀孕期发生的,名“内吹乳痈”;无论男女老小,与哺乳无关的,名“非哺乳期乳痈”。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外吹乳痈”。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前一般都先有乳头皲裂现象。哺乳时感到乳头刺痛,或有乳汁郁积现象,往往在哺乳时可见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在乳房的某一部分有胀痛和硬结,全身感觉不适,胃纳减少,大便秘结,有时头痛和发热,甚至畏寒或寒战。此时如能使阻塞的乳管重新通畅,将郁积的乳汁全部吸出,再加局部冷敷或用抗生素治疗等措施,则病变往往可中止发展并逐渐好转。当细菌已侵入患处后;局部炎症更加明显,乳房肿胀,皮肤焮热水肿,有剧烈疼痛和压痛,呈显著的蜂窝组织炎表现。病变发展到乳房肿胀阶段时,局部可有波动感,并有全身寒战高热,倦怠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加等毒血症表现。本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入。病变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第一次分娩后为多(约占80%)。哺乳时由于婴儿的吮啜致乳头表皮的微小擦伤或皲裂,细菌往往由此小创口进入皮下,或沿着淋巴管或乳腺导管深入乳腺组织,引起乳房不同部位急性炎症或脓肿。急性乳腺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从单纯(卡他性)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房蜂窝组织炎,以致最后形成乳房脓肿,后者往往伴有多量的组织坏死和组织分解,形成几个小脓肿或一个大脓肿。脓肿部位可有不同,或位于乳晕范围内的皮下,或在—个小叶或腺叶内,也可在整个乳房的深面,即胸大肌筋膜的前面。急性乳腺炎常伴有同侧腋窝的急性淋巴结炎,有时也可能化脓。患者并发败血症的机会则不多见。急性乳腺炎和乳房浅部脓肿的诊断不难,但深部脓肿因波动感多不明显,及时诊断有时并不容易。一般说来,如急性乳腺炎患者经短期的非手术治疗后仍高热不退,患处皮肤紧张,有凹陷性水肿和明显压痛,即应该考虑到病变已发展到化脓阶段,必要时可用较粗的针头试行穿刺,以便得脓后即行切开引流。中医学认为乳痈系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乳汁凝滞不通,邪热壅滞而发,并有“传囊”和“袋脓”之变。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为主,酿脓后拟切开引流。(唐汉钧汝丽娟) 方 名 公英柴胡汤治急性乳腺炎 羊屎大黄膏治急性乳腺炎 瓜蒌芍药汤治急性乳腺炎 公英绿豆膏治急性乳腺炎 马兰治急性乳腺炎 银花甘草汤治急性乳腺炎 地肤子治急性乳腺炎 公英苦楝汤治急性乳腺炎 瓜蒌银花汤 乳痈汤 消痈汤 蜂房银花汤 麝香雄黄丸 土茯苓公英方 升麻膏 急性子外敷方 野葡萄外敷方 全蝎方 砂仁塞鼻方 搜索更多(急性乳腺炎)方 更多秘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引产(秘方数:5)

引产 (方数:5) 引产是指中、晚期妊娠,由于病情需要而结束妊娠所使用的方法。(曹玲仙) 方 名 天花粉方 甘遂方 参归引产方 益母芎归汤 复方黄芪煎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子宫脱垂(秘方数:11)

子宫脱垂 (方数:11)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并常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本病多见子经产妇,与生育多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根据其脱垂的程度分为三度。Ⅰ度为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水平以下,不超越阴道口,距处女膜缘少于4厘米。Ⅱ度为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Ⅲ度为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临床表现为站立或劳动时会阴部下坠感,走路与劳累时腰酸加重。症状越明显,脱垂程度越重,尤其在经期盆腔瘀血,症状更加严重,还常伴月经过多;肿物自阴道脱出,初起当腹压增加时脱出,经休息或卧床后能自动回缩。病情发展则脱出的肿物越来越大,甚则终日脱子阴道外,非经手术回纳不能自行复位。严重耐脱出的肿物充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回纳,长期暴露在阴道口外,局部上皮增厚,粘膜角化,又因长期与内裤摩擦而发生糜烂,溃疡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步履行动不便,非常痛苦;且还伴有阴道前壁膨出(膀肤膨出)及阴道后壁膨出(直肠膨出),引起尿潴留,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甚至导致张力在尿失禁。子宫脱垂严重时输尿管常发生移位、弯曲,易引起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直肠膨出时,有排便团难。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固是由于支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及盆底组织受到损伤,或过度松驰,尤其后位子宫、子宫轴与阴道轴相一致,如在腹压增加的影响下,子宫即沿阴道方向向下脱出,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对本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与手术疗法两种。前者采用子宫托并配合一般支持方法,加强营养,增进体质,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和重体力劳动。如经过保守治疗无效者,或Ⅰ度、Ⅲ度子宫脱垂,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或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缩短主韧带及子宫颈部分切除术,或阴道子宫全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或阴道纵隔形成术。本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统称为“阴挺”,叉称“阴菌”、“阴脱”或“产肠不收”,主要病机多固身体素虚,分娩时难产、产程过长、用力太过,或产后过早地参加体力劳动,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维系子宫的胞络松驰,不能固摄宫体,移位下坠;或产育过多,肾气耗损,不能维系子宫,因而下坠。《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曰:“妇人阴挺,或因胞络损,或因分娩用力太过,或因气虚下陷,湿热下注。阴中突出一物如蛇,或如菌,如鸡冠者,即古之癞疝类也。属热者,必肿痛,小便赤数,……属虚者,必重坠,小便清长……。”因此表现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虚则冲任不固,带脉失约,子宫脱出;肾虚膀胱气化失司,小便频数,以夜间尤甚。妇女的盆底肌肉,是比较软弱的,再加上劳动时腹压增加,其盆底肌肉对压力失去了正常抗力,自易形成子宫脱垂。韧带及其肌肉松驰是子宫下垂的原因,而脾气虚弱,运化失职,使血行不畅,又是造成肌肉松驰的根源。脾虚中气不足,中阳不振,见面色少华,四肢无力,少气懒言;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清稀;脾虚生湿、郁久化热,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腻有臭气。(沈丽君) 方 名 升提固脱煎 龚氏升陷汤 黄芪坤草汤 升麻牡蛎散 李氏升举汤 提宫散 大补元丸 收宫散 梁三女秘方 黄二验方 五枯丸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不孕症(秘方数:5)

不孕症是指夫妇同居之年以上未孕者,或婚后曾怀孕流产后持续2年以上再未受孕者。前者称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复杂,排除男方因素,属于女性方面的原因,包括卵子发育和排卵异常,如卵巢先天发育不良,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健,多囊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均影响排卵;输卵管炎、输卵管不通畅或输卵管发育不全可影响精卵结合,子宫先天性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宫颈重度炎症等可影响精子的通入和受精卵的着床。另外,染色体异常可引起性腺发育异常或生殖道异常。近年来又发现有20%不孕症是与免疫因素有关,即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所引起,如精子、精浆、卵透明带及卵巢内产生甾体激素的细胞均为特异性抗原,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及受精,而致不孕。对不孕症的检查和诊断,包括妇科检查与男方精液检查,还须测量基础体温或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及宫颈粘液,或月经期前子宫内膜活检以测定排卵功能,进行输卵管通气、通液及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以鉴定输卵管通畅度,经以上检查均无特殊异常者,可作性交后精子穿透力试验和进一步作免疫试验、染色体测定等。由于妇科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不孕,其治疗也分别记述于各篇目中。但尚有一些原因不明的不孕或免疫因素的不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治疗,故在本章专以介绍。中医对不孕症素为重视。《内经素问》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而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说明受孕的机理是赖乎肾气旺盛,真阴充足,气血和顺,络脉通畅。这里所谓“天癸”者,是泛指与人体性腺发育有关的各种内分泌腺功能活动,由于这些内分泌腺机能的协调,才能冲任充盈,天癸至而不竭,而肾气盛衰就直接影响了这种天癸的生殖功能。因此,历代医学家都把补肾作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措施。然上述经文仅启示了母体虚而不孕者,若本休不虚而不孕,则另有他因,历代医学家亦见解各异,如缪仲醇云“风寒乘袭子宫”;朱丹溪谓“冲任伏热”;张子和主“胞中实痰”;王清任称“瘀阻胞宫”:巢元方又说“带下结积无子……”。综上所述,不孕症的病理实质,其内因是由于禀赋虚弱,肾气不足而冲任亏损,气血失调;外因为风寒侵袭,或痰闭胞宫,或瘀阻胞络所致,其中寒、湿、痰、瘀又相互关连,互为因果,造成不孕症错综复杂的症候特,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症状特点,运用辩证论治方法,分别采用温肾暖宫,漾肾养阴,益气补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清热利温等治则。(蔡庄) 方 名 助孕育麟方 种子丸 助孕汤 通卵受孕种育丹 三七红藤汤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子宫肌瘤(秘方数:11)

子宫肌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故又称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均自子宫肌层长出。当肌瘤为肌层包围时称肌壁间肌瘤;若向子宫浆膜面发展,突出于子宫表面,即称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当肌瘤向子宫腔发展,覆盖于子宫粘膜下,则称为粘膜下肌瘤。多数子宫肌瘤可无症状,仅于体检时被发现,但粘膜下肌瘤或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增大的子宫肌瘤亦可出现白带增多或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肌瘤红色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月腹痛。此外,尚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因素为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尤其在只有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作用时,更易发生,但不仅于此,子宫肌瘤的发病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目前尚未明了。根据增大的子宫和月经过免或淋漓不净等临床表现,子宫肌瘤一般不难诊断。若临床检查不能肯定时,可通过测探宫腔、诊断性刮宫、B型超声及子宫腔碘油造影术加以确诊。但需注意与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相鉴别。现代医学根据悉者的年龄、生育状况和临床表现,一般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用刮宫术和雄激素治疗月经量多而肌瘤不大的患者,凡肿瘤较大、症状明显而其他方法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如粘膜下肌瘤经阴道摘除术、经月复部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症瘕”范畴。一般由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因寒气客于子门,瘀血凝结,蕴久化热,与内湿相合,箅以留止,日益增大发为本病。治疗当以行气导滞、理血散积,活血破瘀、消症散结,清热化湿、祛瘀散结,理气化瘀、导痰消积诸法,辩证施治。当肌瘤患者出现崩漏时,亦可采用塞流、澄源,复旧诸法调治。(蔡小荪冯杜熊) 方 名 清瘀化症汤 益气消症汤 化瘀散症汤 宫症汤 消瘤汤 海藻生牡蛎治子宫肌瘤 消瘤汤治子宫肌瘤 丹参桃仁治子宫肌瘤 桂枝乳香治子宫肌瘤 党参白术汤治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硬皮病(秘方数:9)

本病是以皮肤进行性浮肿、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征的一种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分局限性和系统性硬皮病两种。局限性者硬化只限于皮肤,呈片状、带状或点状损害,多发生于头额、面颊及四肢等部位。系统性者根据病情轻重,又分肢端性和弥漫性两型,实质上两者属同一病,主要不同点在于肢端性硬皮病开始于手、足、面部等处,受累范围相对局限,进展较缓,预后较好。本病的临床表现,早期皮肤紧张变厚,皱纹消失,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苍白或淡黄。随着病情发展,皮肤变硬,表面蜡样光泽,不能用手捏起,患处皮肤无汗,毛发脱落,色素沉着,间有感觉异常,并可产生手指伸屈受限,面部表情固定,口眼张闭困难,胸部紧束感。病至晚期皮肤萎缩变薄,如羊皮纸样,甚至皮下组织及肌肉亦产生萎缩及硬化,紧贴于骨骼,指端及关节处易出现难愈性溃疡。内脏受累则有吞咽困难、呕吐、腹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肌肉萎缩而无力、关节炎、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血管运动神经障碍、胶原代谢异常、病灶感染有关。本病诊断主要依据皮肤硬化、萎缩、特殊面容、吞咽困难、肺脏受损等。实验室检查有部分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病理检查示胶原纤维肿胀,增殖硬化,小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汗腺位置上移,毛发皮脂腺减少或消失。X线检查可见肺食道及骨关节异常。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张去除感染灶,加强营养,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还可酌情选用按摩、推拿、蜡疗、水疗、音频电疗等物理疗法。硬皮病在祖国医学中多属皮痹、虚劳的范畴。其皮病机制为脾肾阳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加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于经络肌表血脉之间,以至气血运行不利,营卫失和,出现皮肤硬化如革状,筋失所养,则口限开阖不利,手僵足挺,重则状如尸蜡。总之,本病外因与风、寒、湿邪气有关,内因与脾肾阳虚、营卫气血不和有关。(秦万章乔子虹)方 名一味丹参方桃益参红汤软化硬皮方归芎方双蛇双参方积雪甙方乌枝方戟羊苁蓉方肌生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梅毒能治愈吗? 中药治方

以下是古今名家治疗梅毒的验方秘方,以供参考。  通治方  陈实功:解毒天浆散,治杨梅疮不问新久,遍身溃烂及筋骨作痛者。  验方:天花粉6克,防己、防风、皂角针、白藓皮、连翘、川芎、当归、风藤、木瓜、金银花、蝉蜕、薏苡仁各3克,甘草1.5克,土茯苓60克。  水2盅,煎8分,临服入酒1杯,量病上下服之。下部加牛膝。  张锡纯:洗髓丹,治杨梅疮毒蔓延周身,或上至顶,或下至足,或深入骨髓,无论陈新、轻剧,服之皆有奇效,三四日间疮痂即脱落。  验方:净轻粉6克(炒至光色减去三分之二,研细,火候宜中),净红粉3克(研细,须多带紫黑片者用之方有效验),露蜂房(如拳大者)1个(大者可用一半,小者可用2个,炮至半黑半黄色,研细,炮时须用物按之着锅),核桃10个(去皮捣碎,炮至半黑半黄色,研细,纸包数层,压去其油)。  上诸药用枣肉为丸,黄豆粒大,晒干,分3次服之。服时须清晨空腹,开水送下,至午后方可饮食。忌腥半月。  辨证方  1、热证  龚自璋:治杨梅结毒。  验方:土茯苓15克,银花3克,花粉4.5克,蜈蚣3条(去足),地丁3克,蒲公英3克,蒌仁4.5克,穿山甲(炒)3片,全蝎3个(茶洗),天虫(炒)4.5克,芒硝15克,蝉蜕4.5克,土木鳖1.5克(去壳,切片),生大黄15克,生甘草1.5克,大斑蝥1.5克(去头翅,糯米拌炒),老姜3片。  上以河水3碗,煎至碗半,滤出,露l宿,去脚取清者,空腹温服。临时将口咬芦管,使火毒从上出而解。大便泻数次之后,以猪肉好酒啖之。泻止疮瘥再服后方:  槐花120克,川萆薢120克,白药皮90克,苍耳子60克,甘草30克,连翘60克,地肤子60克,胡麻仁60克,金银花90克。  共炒磨末,和蜜为丸,如桐子大。早晚以土茯苓15克煎汤吞9克。忌食茶。  龚自璋:搜风解毒汤,治杨梅疮成结毒,筋骨疼痛。  验方:土茯苓30克,白藓皮15克,金银花15克,薏苡仁15克,防风15克,木通15克,木瓜15克,皂角子12克。  用水煎,1日3服。  气虚弱加人参3克,血虚加当归10克。忌食牛、羊、鸡、鹅等发物,并肉、鱼、茶、烧酒,禁房事。    2、虚证  陶承熹:杨梅阴毒方。  验方:生地、当归、银花、甘草节各30克。  另用土茯苓1000克,捶碎入无灰酒5000克浸一宿,再入猪胰子2个,去筋膜净,砂锅煮至4大碗,去渣,入前药同煮至2碗服之。忌食盐、忌铁。至重者2服痊愈。  缪仲淳:治霉疮。  验方:猪胰脂60克,金银花6克,皂角刺3克,芭蕉根30克,雪里红15克,五加皮6克,土茯苓(白色者)60克,皂荚子7粒(打碎),独核肥皂仁7粒(切片),白僵蚕(炙)2克,木瓜3克,白葬皮3克,蝉蜕3克。  年久力衰者,加薏苡仁15克、甘草节6克、绵黄芪9克、怀生地6克、人参6克;久不愈,加胡黄连9克、胡麻仁6克、全蝎7枚。水3大碗,煎1碗,不拘时,饥则服。    3、实证  龚廷贤:西圣复煎丸乃扶沟宝林憎传,治杨梅疮后,肿块经年,破而难愈,以至垂危,百方不效,用此如神。  秘方:乳香、没药、儿茶、丁香(焙)各30克,阿魏、白花蛇、血竭各12克(俱为末),白面(炒)500克,蜂蜜(炼熟)180克,香油120克(煎熟),枣肉(水煮去皮核)500克。  上共一处为末,捣干余下,丸如弹子大。每用l丸,土茯苓120克;水4碗煎至2碗,入丸煎化,去渣温服。  万潜斋:外治杨梅疮法。  秘方:铜绿、胆矾各15克,轻粉、石膏各30克。  共研极细末,磁罐收贮,湿疹干掺,干疮猪胆汁调点,1日点3次自愈。  食疗方  万潜斋:热证。  秘方:用麻黄3克,经霜紫背浮萍15克,鳖鱼1个(重150~180克,去肠杂),共入罐,加水煮极烂食之,7日痊愈,且不致肛疼,其法最妙。  龚廷贤:热证。  秘方:茯苓糕,治杨梅疮毒。土茯苓去粗皮为细末500克,白蜜500克。  秘方:糯米粉500克,3味和匀,蒸糕食之。常以茯苓煎服当茶吃,不可饮茶水。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黄水疮(脓疱疮)治疗土方

黄水疮,又称滴脓疮、天疱疮,是一种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外科正宗·黄水疮》云:“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脓疱、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儿重,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易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相当于西医的脓疱疮。>> 山药蛋,擦丝捣烂,敷患处,纱布包扎,日换1次,黄水疮5—6日可愈。若无效,可用甘草粉,香油调敷,屡用屡验。>> 海螵蛸30克研为细面,香油调拌,涂患部。1日2次,黄水疮数次即愈。>> 黄柏、枣炭各等分,共研细面,用熟香油调和为软膏,敷患处,黄水疮4~5日即愈。>> 鸡蛋皮在砂锅内焙黄,研细末,用香油调拌,抹患处,每日1次,黄水疮3~5次可愈。治方:槐树枝若干。 治法:用水将槐树枝烧成木炭形成,然后研成细末,与医用凡士林油搅和,涂在患处,黄水疮二、三次即愈。(韩旭)·脓疱疮食疗方精选·脓疱疮(秘方数:7) ·黄水疮偏方·黄水疮外治验方·善攻能补——蛇床子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治寒冷性荨麻疹验方

寒性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团”,中医称为“瘾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型,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不同部位出现的瘙痒及风团。皮损可以局限于寒冷条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触寒冷物体的部位,也可泛发,可累及口腔粘膜,甚至表现为头痛,寒战,腹泻以及心动过速等。冬季接触寒冷物体的机会多,故本病易见到。方药 桂枝、白术、防风各 10克,白芍、黄芪、白蒺藜各12克,生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3剂为1疗程。一般服药3剂后显效,可活血、祛风、止痒,主治秋季天气转凉后常见的寒冷性荨麻疹。 (郭旭光)·荨麻疹药膳方精选·荨麻疹偏方·急性荨麻疹秘方·小儿荨麻疹·中医辨证荨麻疹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

祛除头皮屑四方

头皮屑的产生是一般的皮肤污垢,也就是表皮的角质层不断的剥落面产生的,也是新陈代谢的结果。头皮屑过多,毛孔被堵塞,就造成毛发衰弱状态,容易细菌增殖,而刺激皮肤产生头痒问题。提供几个除头皮屑的方法:1、用温醋洗:把食醋50毫升掺入温开水中洗头,每周一次,既可止痒去头屑,又能使头发乌黑发亮。2、用洋葱泥拍:把洋葱捣烂成泥状,用纱布包好,用其轻轻拍打头皮,直到葱汁均匀地敷在头皮上为止。过数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头部,即可去除头屑。3、用鸡蛋清搓:把鸡蛋清用筷子搅开,在洗头后立即浇在头发上,并迅速用两手搓揉,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周一次,短期内即可见效。4、早晚梳头一百下,有助增进血液循环,减少脱发又可减少头皮屑。从古至今讲究养生之道的人都很重视梳头。祖国医学中有许多关于梳头的记载。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梳头不仅可以美容,而且有显著的医疗作用,是大脑保健方法之一。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