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3 秒,为您找到 115 个相关结果.
  • 草乌散《世医得效方》

    …麻之。或用铁钳拽出,或用凿凿开取出。后用盐汤或盐水与服,立醒。”2、《全身骨图考正》:“凡骨碎者,须用麻药即草乌散与服,或用刀割开,甚者用剪剪去骨锋,使不冲破肉;或有粉碎者,与去细骨,免脓血之祸,且以药水一日一洗,莫令臭秽《得效》。”3、《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一本全》:“中国古代的麻醉术……至今,麻沸散的药物组成早已失传。据现代人研究,它可能和宋代窦材、元代危亦林(1277~1347年)、明代李时珍所…
  • 脏连丸

    …树木耳4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用活鲫鱼1尾,重300克,去肠、刺,取肉捣如泥和作团,用健猪大肠头46.5厘米,翻过,去油洗净,装前药扎定煮热。空腹时食之。至重不过二次,服之甚效。如年久日远,以药末晒干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多年痔漏。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时用酒或白汤送下。 摘录 《外科启玄》卷十二 《外科大成》卷二:脏连丸 处方 黄连50…
  • 救苦膏

    …齿疼痛,膏药亭穴贴;男子久虚,肾气衰弱,腰膝筋骨疼痛,腰眼穴贴;闪肭骨折,手搦腕骨还旧,以膏药量伤处尺寸贴,软帛绵好竹片包裹扎定,3次收换,须候7日,如是伤重,12日可效;妇人气虚血弱,腰脐腹胯疼痛,于脐下腰眼贴之;奶痈吹奶,于患处贴之;小儿一切痈疮失气痛,随患处贴;瘰疬漏疮,两膝肿痛,髀膝枯瘁,皮肤拘挛,蜷卧不得屈伸,此证名曰鹤膝,以药烘贴;生产死胎,胞衣不下者,用川芎汤下7粒;余病随疼处、患处…
  • 顺经两安汤

    …肝血,以壮水之主;白术助气血生化,黑芥穗入血分泻肠火止血,升麻振中气上升,遂其游溢之精气上行,承制心火。综观全方,重在滋补心肝肾以治本止血。加减化裁 久治无效者,以熟、附、枯矾等份研末,每以药汤送服10g,立收温摄之功。重要文献摘要 1、原方选录《傅青主女科歌括》:“经前大便下血(二十七)妇人有行经之前一日大便先出血者,人以为血崩之症,谁知是经流于大肠乎?夫大肠与行经之路,各有…
  • 牢牙散

    …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九 《圣惠》卷三十四:牢牙散 处方 五倍子半两,干地龙(微炒)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牙齿动摇欲落。 用法用量 先用生姜揩牙根,后以药末敷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二○:牢牙散 处方 皂荚5梃(烧存性,小者用10梃),附子1枚(生),乳香(研)半两,麝香(研)少许。 制法 上为散。 …
  • 玉真散

    …为细末。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解痉。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角弓反张,脉弦者。亦治打扑伤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如破伤风,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黄酒调下3克;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6克,童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6克,温酒调下;打伤至死,但心头微温,以童便调下6克。 摘录 《普济本事方》卷六 《外科正宗》卷四:玉真散 别名 玉贞散(《梅…
  • 芦荟散

    …《普济方》卷三八三 《圣惠》卷六十五:芦荟散 处方 芦荟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湿癣,搔之有黄汁者。 用法用量 先用浆水洗癣上讫,用帛裛干,便以药敷之。3-5日愈。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五 《圣惠》卷八十七:芦荟散 处方 芦荟半两(细研),土绿半两,珍珠末1两,胡粉半两(研入),蜗牛壳1两半(炒令黄),黄芩1两半,麝香1分…
  • 胡桐泪散

    …麝香1分(细研),胡桐泪半两(细研)。 制法 上为极细末,与生地黄汁相和令匀,于银器中,即以文武火慢慢煎成膏。 功能主治 骨槽风痛,龈肿齿疏。 用法用量 每用1字,食后、夜卧以药于牙龈上涂之。有津即咽。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胡桐泪散组成 胡桐泪(烧赤,细研)一两(30g),石胆(细研)一两(30g),黄矾(烧灰,…
  • 黄连煎

    …,绵滤去滓;去滓过,又取蕤仁,以绢裹,别以水1盏揉令浆尽,却和前黄连汁,同煎似稀膏,又以浆水半合浸硼砂,化尽,去夹石,入前药中,更以慢火煎如稠膏,刮取摊于瓷盒中后,以新砖1口,上安艾如鸡子大,烧之,以药盒覆盖,勿令烟出熏之,以艾尽为度,后研令匀。 功能主治 眼远年风赤。 用法用量 每以铜箸取如绿豆大,点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一:黄连煎 处…
  • 调经散

    …,腐败如水,渐致身体面目浮肿。 又治因产,败血上干于心不受触,致心烦躁,卧起不安,如见鬼神,言语颠倒,并宜服之。 大抵产后虚浮,医人不识,便作水气治之。凡治水气,多以导水药,极是虚人。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谓重虚,往往因致枉夭。但服此药,血行肿消既愈。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温酒入生姜汁少许调匀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产育宝庆集》卷上:调经散 处方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