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414 个相关结果.
  • 磁朱丸

    …震摄心神之功;朱砂为臣药,用其重镇安神,清心定志之力;神曲为佐药,健胃和中,以消重镇之药损伤胃气;用蜂蜜为丸,亦有缓和药性之意。治失神、耳目之疾之外,对癫痫亦有疗效,清代医家柯琴赞之为“治癫痫之圣剂”。配伍特点 主以沉降之法,佐以健脾和中之品,且蜜制为丸,每服少量,药力得缓,无碍胃气。运用 诊断要点: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耳聋耳鸣,癫痫,脉细数。临床常用于心肾阴虚,心阳偏亢。使用…
  • 加减导赤散

    …竹叶、滑石各6g,赤茯苓、黑栀仁、瞿麦穗各9g。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功用 清热利水通淋。主治 小儿痘后热淋。症见小便黄赤,尿频涩痛,舌红苔黄,脉数。方义 方中淮木通、瞿麦、车前子、滑石、赤茯苓清热利水通淋;黑栀仁、淡竹叶、灯心清心利尿,导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水通淋之功。运用 诊断要点:小便黄赤,尿频涩痛,舌红苔黄…
  • 化痰清火汤

    …上锉。加生姜三片,水煎服。功用 化痰清火。主治 嘈杂。方义 以南星、半夏、橘红之类以消其痰,芩、连、栀子、知母、甘草之类以降其火,苍术、白术、芍药之类以健脾行湿,壮其本元则安。运用 诊断要点:胸闷痰多,胸膈懊恼,心烦口苦,口中粘腻,舌质红,苔黄,脉细数。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寿世保元》:“一论嘈杂,乃痰因火动也,宜:化痰清火汤。南星(姜炒)二钱,…
  • 半夏丸《丹溪心法》

    …酒盐汤送下,常服,于申、未间,冷酒送下。功用 开郁滞。主治 湿热内蕴,遗精滑浊,尿频涩痛。方义 半夏消痞散结,猪苓利尿渗湿。诸药合用则燥湿利水,开郁滞。运用 诊断要点:湿热下注,小便白浊。临床常用于治疗梦遗。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丹溪心法》:“半夏丸治白浊神效。半夏燥湿,猪苓分水(肝脉弦,加青黛)。”方论选录《本事》:“半夏有利性,而猪苓导水,盖…
  • 补胃丸《圣济总录》

    …~3g,1日3次。功用 除冷下气。主治 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方义 本方主治脾胃阳虚,中寒气满。方用人参、白术、麦蘖、陈曲益气补中,健胃消食;吴茱萸、肉桂、干姜温阳补脾,散寒暖胃;桔梗、厚朴、陈皮、枳壳调畅气机,化湿除满,健脾和胃。运用 诊断要点:胃脘疼痛,呕吐少食,体倦肢冷,腹满泄泻,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临床上常用于脾虚寒凝证。加减…
  • 和肝益肾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方中以白芍、木香、菊花调肝理气,菟丝饼益肾固精,石莒蒲宁心开窍,路通、木瓜通络除浊,三仙健脾强胃,灯心利水清心。方药平稳,亦缓图耳。运用 本方以肾虚腰痛, 遗精滑精,两胁刺痛,腹胀食少及乏力为诊断要点。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慈禧光绪民方选议》:“石莒蒲一钱,宣木瓜二钱,路路通五个,木香五分,焦三仙各一钱,菊花一钱,菟丝饼三钱,白芍二钱,灯心一子。水煎,温服。肝病。方中…
  • 增液润燥汤

    …15g,沙参15g,五味12g,当归12g,知母15g,天冬12g,地骨皮15g,白芍15g,玉竹20g,党参10g,甘草3g。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功用 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治 药物性角结膜干燥症。运用 本方以见结膜溃疡,失去光泽,并有皱褶,凸起处干燥无光;角膜呈烟雾状混浊,上皮脱落,溃疡面有坏死组织残留于下穹窿部;口唇干燥,舌瘦光滑少津为诊断要点…
  • 知柏地黄汤

    …,丹皮三两(9g),白茯苓三两(9g),山茱萸肉四两(12g),泽泻三两(9g),黄柏(盐水炒)三两(9g),熟地黄(蒸捣)八两(24g),知母(盐水炒)三两(9g)。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日3次。功用 养阴清热,疏通尿道。主治 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运用 诊断要点:面色潮红,两额发赤,精神空虚,食欲不佳,呼吸气促,语音细弱,夜间发热,盗汗失眠,耳鸣腰痛,头…
  • 苓桂浮萍汤

    …g)。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功用 燥湿利水。主治 水胀。方义 方用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半夏辛温燥湿;杏仁宣散疏利;浮萍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运用 诊断要点:全身浮肿,皮肤光亮,伴恶寒发热,肢体酸楚,舌薄胎白,脉浮紧。加减化裁 中气虚,加人参;寒,加干姜;肺热,加麦冬、贝母。重要文献摘要 《四圣心源…
  • 助阳止痒汤《医林改错》

    …山甲(炒)一钱。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益气散淤,通络止痒。主治 痘疮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方义 黄芪补气以助血行;配以桃仁、红花、炒山甲、皂角刺活血行淤,通络止痒。运用 诊断要点:症见皮肤瘙痒日久、神疲倦怠,皮肤干燥不润。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植物日光性皮炎,慢性湿疹、失音、肛门湿疹以及溃疡结肠炎。重要文献摘要 《现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