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391 个相关结果.
  • 蟋蟀

    …一个。阴阳瓦焙干,为末。白滚汤下,小儿减半。(《医方集听》) ②治跌扑伤小肚,尿闭不出:蟋蟀一枚。煎服。(《养素园传信方》) ③治老人尿闭:蟋蟀四只,蝼蛄四只,生甘草一钱。煎汤,分三次温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小儿遗尿:蟋蟀一个。焙,末,滚水下,照岁(数)服,如儿十一岁者,每次服一个,服至十一个为止。(《慈航活人书》) ⑤治肾虚阳痿:蟋蟀、蜻蜒,狗肾。共为末,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
  • 血散薯

    …桂千金藤注射液:神经肌肉阻滞药,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用作全身麻醉辅助药。相关配伍 1、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血散薯研粉,每次6g,日2次,开水送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 2、治急性肠胃炎:血散薯、金果榄、黄牛木各10g,煎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炮制方法 洗净,切片,晒干备用。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块根…
  • 文蛤

    …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拼音注音 Wén Há 别名 花蛤(《梦溪笔淡》),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4~10月间采捕,去肉,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活于浅海泥沙中,通…
  • 九香虫

    …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①《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②《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③《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神经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闷,因精神不快而发胸窝滞痛等症,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
  • 全叶马兰

    …根30g,水煎服。 4、牙痛:鲜全叶马兰根30g,水煎汤,以汤同鸭蛋2个煮服。 5、急性支气管炎:全叶马兰根100g,白豆腐1-2块,同煮,放盐不放油,吃豆腐汤,每日1剂。孕妇忌服。(1-5方出自《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2》)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洗净,晒干。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全叶马兰。形态特征 全叶马兰,又名全叶鸡儿肠、野粉团花。多年生草本,高30-70…
  • 金钱橘饼

    …拾遗》:消食,下气,开膈。又可醒酒。 金钱橘饼,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金橘或金弹的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功能主治为:消食,下气,开膈。又可醒酒。 拼音注音 Jīn Qián Jú Bǐnɡ 别名 金橘饼(《中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金橘或金弹的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消食,下气,开膈。又可醒酒。" …
  • 羊耳菊

    …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用法用量 内服:15-30g。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忌食酸、辣食物。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相关论述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祛风止痛,调经活血,补血,解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贫血,腹泻,痢疾,支气管炎等。”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产后伤风:羊耳菊18g,华荆芥9g,木芙蓉1…
  • 番木瓜

    … 别名 石瓜(《品汇精要》),万寿果(《肇庆府志》),蓬生果、乳瓜(《岭南杂记》),番瓜(《植物名实图考》),木瓜(《台湾植物名录》),广西木瓜、木冬瓜(《陆川本草》)。 出处 《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 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生境分布 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产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番木瓜,又名:冬瓜树(《罗江县…
  • 原蚕沙

    …以洗之,宜避风。(《圣惠方》) ③治外感头痛:蚕沙、白芷、大黄各三钱。共研细末,调葱汤外敷。(《泉州本草》) ④治风湿痛或麻木不仁:晚蚕沙一两。煎汤,一日三回分服,临服时和入热黄酒半杯同服。(《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半身不遂:蚕沙二硕。以二袋盛之蒸熟,更互熨患处。仍以羊肚、粳米煮粥,日食一枚,十日即止。(《纲目》) ⑥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时行急证:晚蚕沙五钱,生苡仁、大豆黄卷…
  • 烟管蓟

    …用量 内服:煎汤,4.5-9g,鲜品可用至30-60g;加酒煨服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脾胃虚寒、无瘀滞、血虚极者不宜使用。相关论述 《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咯血,衄血,尿血,月经过多,肺结核,痈肿疮毒等。”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独疮:(烟管蓟)根,煨吃。(《双柏彝医书》引《彝医植物志》) 2、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