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283 个相关结果.
  • 合欢皮

    …消肿,止痛。 5.《分类草药性》:消瘰疬。 6.《动植物民间药》:治咳嗽。 7.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气躁急、失眠及筋挛。 8.《本草衍义补遗》;合欢,补阴有捷功,长肌肉,续筋骨,概可见矣,而外科家未曾录用何也?9.《本草汇言》:合欢皮,甘温平补,有开达五神,消除五志之妙应也。……味甘气平,主和缓心气,心气和缓,则神明自畅而欢乐无忧。如俗语云,萱草忘忧,合欢蠲忿,正二药之谓欤。又大氏方,主消…
  • 炮姜

    …宫冷不孕、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相关药品 固本益肠片、小儿暖脐膏、橘核疝气丸。相关方剂 甘草炮姜汤(《不知医必要》)、乌附椒姜汤(《重订通俗伤寒论》)、二姜丸(《和剂局方》)、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以干姜砂烫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至棕褐色入药。炮制方法 取净砂子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干片或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表面显棕褐色,…
  • 黄芩

    …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撤。 复方 ①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
  • 牛黄

    …含有的成份,由牛胆汁或猪胆汁中提取,加工而成。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人造牛黄,功效颇好。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牛黄 拼音注音 Niú Huánɡ 别名 犀黄(《外科全生集》),各一旺(蒙名)。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全年均产。于宰牛时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
  • 赶风柴

    …认为裸花紫珠能促进胆色素及蛋白质的代谢,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 ⑦预防手术后感染 用300%裸花紫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3~4次;或裸花紫珠浸膏片,每次1.25克,日服2次。试用于外科及产科手术百余例,均有预防术后感染效果。 ⑧用于消毒 裸花紫珠制成1:1煎液,用于注射或口腔手术前的局部皮肤、粘膜消毒,及手术泡手,均有较好效果。据观察:㈠用于各种注射皮肤消毒11844人次,无1例…
  • 金银花

    …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
  • 琥珀

    …先研极细,另将蜜、蜡铜杓内溶化,离火片时,候蜡四边稍凝时,方入上药搅匀,共成一块,以一人将药火上微烘,众手急丸,小绿豆大,用朱砂为衣,磁罐收贮。每服二、三十丸,白汤食后送下,病甚者早晚日进二次。(《外科正宗》琥珀蜡矾丸) ⒂治从高坠下,有瘀血在内:刮琥珀屑,酒服方寸匕,或入蒲黄三、二匕,日服四、五次。(《外台秘要方》)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琥珀属阳,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
  • 瓜蒌

    …燥热咳嗽及虚劳咳嗽均可。相关药品 咳喘静糖浆、解心痛片、双虎清肝颗粒、延枳丹胶囊。相关方剂 瓜蒌汤(《圣济总录》)、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瓜蒌散(《外科大成》)、托里散(《景岳全书》)。药膳食疗 瓜蒌大腹皮炖猪肚: 1、功效:宽胸散结、利水疏肝。肝硬化,兼糖尿病患者适宜食用。 2、原材料:瓜蒌20g,大腹皮25g,猪肚1个,姜、葱、盐各5g,…
  • 樟脑

    …中去脚气。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癣可与土槿皮、川椒、白矾等配伍应用。2、治臁疮,与枯矾、轻粉共为细末,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敷,如香白散(《外科大成》)。3、治瘰疬溃烂,若与雄黄等份为末,用时先以荆芥煎汤洗患处,再用麻油调涂,如雄脑散(《外科全生集》)。4、治跌打伤痛,肌肤完好者,可泡酒外擦。5、治龋齿牙痛,与黄丹、皂角(去皮、核)各等份为末,蜜丸,塞孔中(《余居士选奇方》)。6、治感受秽…
  • 芦荟

    …消疳饮(《外科正宗》),治小儿走马牙疳,身热气粗,牙龈腐烂,气味作臭,甚则穿腮破唇者。3.芦荟肥儿丸(《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治小儿肝疳,面目爪甲皆青者,其人目生眵泪,隐涩难睁,腹大青筋,身体赢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4.芦荟丸(《太平圣惠方》),治小儿疳积,面目萎黄,头发成穗,鼻痒口干,脘腹虚胀,青筋暴露,四肢壮热。5.芦荟丸(《普济方》),治伤中,赤白带下。6.芦荟丸(《外科正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