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3
秒,为您找到
27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四味回阳饮《景岳全书》
…神。重要文献摘要 《妇科医籍辑要》:“此肝脾大损.阳气大陷之证,当速用甘温,如理阴煎、理中汤、归脾汤、四味回阳饮、补中益气汤之类,单救脾土,则陷者举,脱者固,元气渐复,病无不愈。”《华明珍
临证
辑要》:“临床应用:气虚明显者,方选保元汤;阳虚为主者,用四味回阳饮;阳虚痰浊内生者,加瓜蒌薤白半夏汤;水凌心肺者用真武汤或五苓散;阳虚血瘀者,加川芎、丹参。”《中医内科证治歌括》:“气厥虚证症状为…
龙牡复脉汤
…上脱之证皆可用之。但此方必加西红花。为何而加?因毛脉、孙络、缠络有瘀毒,故加之。此病瘀毒一解,百脉和畅,气化可行,则阴生阳回,可望康复。使用注意 1、肢冷脉弱,自汗出如油病者,则阴亡而阳亦随亡,此时宜去吉林参3克,加别直参6克,淡附片5克。遇此类病人时,应以西药治疗为主。2、食欲缺乏者慎服。重要文献摘要 《读书教学与
临证
》:“前人治例,阳脱由于真阴下竭的,俞根初以龙牡复脉汤(《…
茴香丸
…,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
指南
方》:茴香丸 处方 茴香1两,香附半两,菟丝子2两,桑螵蛸半两,盐(炒过)2钱。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虚寒,小便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
指南
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茴香丸 处方 茴香(…
辰砂远志丸《本事》
…子、龙齿丹,二陈汤加枣仁、麦门冬,《本事》辰砂远志丸,虚者参香散。”《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校注妇人良方大字本》:“余为肝火炽盛,用十全大补加钩藤、山栀而安,再用十全大补汤、辰砂远志丸而愈。”《古今名医
临证
金鉴 心悸怔忡卷》:“丹溪责之虚与痰(辰砂远志丸,有饮者控涎丹),症状不齐,总不外乎心伤而火动,火郁而生涎也。”《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女科指要 大字本》:“辰砂远志丸治癫,脉沉濡滑者。”《中国医学大辞…
胶艾汤
…》卷三三七引《
指南
方》:胶艾汤 别名 胶艾芎归汤、胶艾当归散 处方 阿胶2两,川芎2两,甘草(炙)2两,艾叶3两,当归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胞阻。胎动下血在8-9月内,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 用法用量 胶艾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胶艾当归散(《医学正印》卷下)。 冷痛,加干姜2两。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
指南
方》 《…
连翘汤
…前、山栀、紫草、瞿麦。 功能主治 麻疹。 摘录 《痧痘集解》卷六 方出《临症
指南
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连翘汤 处方 连翘、薄荷、黄芩、山栀、夏枯草、青菊叶、苦丁茶、桑皮。 功能主治 秋风化燥,上焦受邪,目赤珠痛。 摘录 方出《临症
指南
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外台》卷二十四引《崔氏方》:连翘汤 处方 连翘…
栀子豆豉汤《准绳·幼科》
…治准绳(三)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证治准绳(五)科幼》:“盖火旺则津液水亏,故心肾合而为燥,宜用栀子豆豉汤。”《简明中医病证辞典》:“少阳者,小柴胡汤合栀子豆豉汤。”《国医圣手董建华经验良方赏析》:“太阴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盛,心烦懊恼,起卧不安,欲呕不得,无中焦证,栀子互豉汤主之。”《
临证
中药500味手册 配彩图》:“热病虚烦不眠,心中懊恢;邪…
固本泻火汤《眼科临症笔记》
…:“眼底出血,左某某,女,干部。忽觉头晕、目昏,视有红花,确诊为眼底出血。六脉洪大。乃肝火旺盛,上冲于脑,波及于目而致。先服本方十余剂,血即止。改服平肝泻火汤,三月余视力上达1.2。”2.《中医眼科
临证
备要》:“萤星满目症:两眼黑珠与平人无异,不疼不红,自觉火光乱飞,视物昏花。近似西医玻璃体出血症。发病机理:萤星满目症,虽有外伤和内病之分,而治疗之法则一,大概初起之因素,多为思虑过度,肝经邪火旺盛…
清带汤
…有效率为92.5%。治愈病例中服药最少者为14剂,最多者为70剂,平均为42剂。(《四川中医》2001年第5期) 方解 方用龙骨、牡蛎以固脱,茜草、海螵蛸以化滞,更用生山药以滋真阴固元气。至
临证
时,遇有因寒者,加温热之药;因热者,加寒凉之药,此方中意也。单赤带,加白芍、苦参各二钱;单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三钱。 现代研究 清带汤水提物能降低感染和非感染性发热大鼠体温,显著抑制乙酸、…
开郁正元散
…麦芽、延胡索、香附、砂仁、海粉、山楂、甘草、桔梗也。用以健脾消食、化痰渗饮、理气和血,则积聚未有不愈者矣。释一:开郁正元散为治一般气血郁结,痰食搏阻而致的积聚之方,其方平稳,较轻病证用之可收效。释二:积聚为胸腹两胁间之积块,病因有痰、食、气、血之不同,男妇均可得此病,
临证
应根据所因不同,分别治之,非仅开郁正元散一方,可参考杂病心法积聚门。释三:本方有海粉一味,《药物辞典》名红海粉,为海珠吐出之红丝…
1..
«
23
24
25
26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