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4 秒,为您找到 262 个相关结果.
  • 举肺汤《嵩崖尊生》

    …。宜举肺汤,元参精肺饮,切忌升散温热辛燥。”2.《中医大辞典》:“举肺汤,《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桔梗、甘草、天门冬、竹茹、阿胶、沙参、贝母、百合。水煎服。治肺痿,寒热往来,自汗,烦闷多唾。或带红线脓血。”3.《简明中医内科学》:“肺痿久嗽气虚,热在上焦,发热自汗,口吐浊沫,或唾红丝脓血,宜用举肺汤、元参清肺饮。”4.《简明中医病证辞典》:“热与虚寒之分。虚热者,症见咳喘气急、咳声低若、咳…
  • 龙生丸

    《中国内科医鉴》 胃病 龙生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国内科医鉴》。主治胃病。 处方 石硫黄、胡椒。 制法 糊为丸。 功能主治 胃病。 用法用量 每服5-7粒,白汤送下。 摘录 《中国内科医鉴》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龙生丸组成 石硫黄18g、胡椒6g。用法用量 糊为丸。每服五七粒,白汤送下。主治 胃病。
  • 祛疣汤

    处方 木贼 香附 连翘 苡仁 板蓝根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扁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外科学
  • 黄芩半夏生姜汤

    …《内科摘要》卷下 ①《内科摘要》:胆府发咳,呕苦水如胆汁。②《痘疹世医心法》:痘疹吐利者 黄芩半夏生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内科摘要》卷下。主治①《内科摘要》:胆府发咳,呕苦水如胆汁。②《痘疹世医心法》:痘疹吐利者。 别名 黄芩汤 处方 黄芩2钱(炒),生姜2钱,甘草2钱(炙),半夏2钱。 功能主治 胆府发咳,呕苦水如胆汁。痘疹吐利者。 用法用量 黄芩汤(《杂病源流犀…
  • 辟瘟丹

    …能主治 辟秽解浊。主感寒触秽,腹痛吐泻,头晕胸闷。 用法用量 每用1-2块(片剂2-4片),开水化服,小儿减半。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中药成方配本》 《中医内科学》:辟瘟丹 处方 羚羊角、朴消、牙皂、广木香、黄柏、茅术、茜草、黄芩、姜半夏、文蛤、银花、川连、犀角、川朴、川乌、玳瑁、大黄、藿香、玄精石、郁金、茯苓、香附、桂心、赤小豆、降香、鬼箭羽、朱砂、毛…
  • 茯苓琥珀汤《卫生宝鉴》

    …转输水道之用。则湿热之蕴于腹者可排泄矣。重要文献摘要 《中华医方 内科篇 肾系病》:“小便不利,中书右丞合刺合孙,病小便数而欠,日夜约去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脉沉缓,时时带数。随处茯苓琥珀汤,两服减半,旬日良愈。”《淋证》:“茯苓琥珀汤:治小便数而欠,淋涩,脉沉缓,时时带数。”《实用中医儿科学》:“明代张三锡除提出以尿量多少鉴别虚与热外,还论及治疗相关方药,其云:‘数而…
  • 虎杖根粉剂

    处方 虎杖根。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清凉止痛。主烧伤。 用法用量 麻油调搽患处,每日3-4次。 摘录 《中医外科学
  • 糠锌油

    处方 糠馏油5g,氧化锌50g,花生油50g。 功能主治 止痒,消炎,减少渗出。主 用法用量 外搽,每日3-4次。 摘录 《中医外科学
  • 接骨六一散

    …外伤科学》 骨折中、后期 接骨、活血、止痛 接骨六一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外伤科学》。主治骨折中、后期。 处方 五加皮6份,土鳖1份。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接骨、活血、止痛。主骨折中、后期。 用法用量 蜜调外敷。 摘录 《外伤科学》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接骨六一散组成 五加皮6份,土鳖1份。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蜜调外…
  • 生肌八宝丹

    别名 生肌八宝散(《中医伤科学》)。 处方 煅石膏30克 赤石脂30克 铅丹9克 龙骨9克 轻粉30克 血竭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制法 共研成极细末。 功能主治 生肌收敛。治溃疡脓尽,疮口未合者。 用法用量 外撒创口。 摘录 《中医伤科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