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701 个相关结果.
  • 娑罗子

    …腹胀闷,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 3~9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娑罗子 拼音注音 Suō Luó Zǐ 别名 莎婆子(《百草镜》),武吉(《杨春涯经验方》),苏罗子(《药材资料汇编》),开心果(《江苏植药志》),索罗果(《陕西中药志》),梭椤子(《陕西中草药》)。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或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霜降…
  • 芜菁子

    …~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青盲眼障,但瞳子不坏者:蔓菁子六升,蒸之气遍,合甑取下,以釜中热汤淋之,乃曝干,还淋,如是三遍,即收杵为末。食上,清酒服方寸匕,日再服。(《海上集验方》) ②补肝明目:芜菁子三升,净淘,以清酒三升煮令熟,暴干,治下筛。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稍加至三匕,无所忌。可少少作。服之令人充肥,明目洞视。水煮酒服亦可。(《千金方》芜菁子散) ③治黄疸皮肤眼睛如…
  • 合欢花

    …失眠,胸闷纳呆,风火眼疾,视物不清,腰痛,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复方 1.夜合花丸(圣惠方),主治腰脚疼痛久不差。2.经验方: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用于心肾不交失眠。3.验方(子母秘录),夜合花,为末,酒调服,主治跌打损伤疼痛。 各家论述 1.《本草便读》:能养血。 2.《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3.《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
  • 蚕沙

    …,川连(姜汁炒)三钱,制半夏、黄芩(酒炒)、通草各一钱,焦栀一钱五分,陈吴萸(泡淡)三分。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王士雄《霍乱论》蚕矢汤)⑦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沙二、三宿,涂患处。(《陈氏经验方》一抹膏)⑧治迎风流泪:蚕沙(炒)四两,巴戟(去皮,用练肉)、马蔺花(去梗)各三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无灰酒,不拘时候调下。(《眼科龙木论》蚕沙汤)⑨治男子妇人心气痛不可忍者:晚蚕沙,为末,滚汤泡过…
  • 瓣蕊唐松草

    …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4、治小儿高热,角弓反张:瓣蕊唐松草1.5-1.8g。水煎服。(《西宁中草药》)5、治肿毒:瓣蕊唐松草鲜根捣烂,摊布包敷患处,日换1次,连敷2-3次即愈。(《银川中草药验方、新医疗法手册》)6、治痈肿疮疖:马尾黄连9g、蒲公英30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7、治渗出性皮炎(浸淫疮):瓣蕊唐松草焙干研末,取适量,撒布患处或与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撒后患处干燥起裂,…
  • 羊肺

    …细切,复于砂盆内,以柳木槌研,倾于净瓷器中,以冷熟水三升浸,经一日一夜,取其汁汤,即旋旋饮之。(《圣惠方》)3、治小便数而多:羊肺羹,纳少许羊肉合作之,调和盐,如常食之法,多少任意。(《外台》引《集验方》)4、治水气肿、鼓胀,小便不利:茛菪子一升,羖羊肺一具(青羊亦佳)。上二味,先洗羊肺,汤微煠之,薄切,暴干,作末;以三年大醋渍莨菪子一晬时,出熬令变色,熟捣如泥;和肺末,蜜合捣作丸,如梧子。食后一…
  • 云母

    …散) ④治小儿赤白痢及水痢:云母粉半大两,研作粉煮白粥调,空腹食之。(《食医心镜》) ⑤治带下:云母粉服三方寸匕,三五服。(《千金翼方》) ⑥治妇人难产,经日不生:云母粉半两,温酒调服。(《积德堂经验方》) ⑦治金疮、一切恶疮:云母粉涂之。(《千金翼方》) ⑧治痔病:云母服三力寸匕.慎房室、血食油腻。(《千金翼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云母 拼音注…
  • 地牯牛

    …酒吞服,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一次。慢性疟疾,得服一星期。 ②治小儿疟疾:地枯牛七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 ③治疔毒:地枯牛七个。以六个捣绒敷疔顶,另一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①方以下出《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④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生草药性备要》) ⑤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地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 荆芥根

    …nɡ Jiè Gēn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根。 功能主治 治吐血,牙痛,瘰疬。 复方 ①治吐血不止:荆芥连根,洗,捣汁半盏服;干穗为末亦可。(《经验方》) ②治风热牙痛: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频含漱之。(《纲目》) ③治瘰疬溃烂:荆芥根下一段,剪碎,煎沸汤,温洗良久,看烂破处紫黑,以针一刺,去血再洗;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扫上,出…
  • 木棉皮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产后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复方 治阴囊奇痒:木棉皮煎汤洗之。(《贵州中医验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棉皮 拼音注音 Mù Mián Pí 英文名 Bark of Common Bombax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