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9 秒,为您找到 50 个相关结果.
  • 小青龙汤

    …化痰;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诸药温散太过而耗散肺气;炙甘草缓和药性,益气和中。合用而成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剂。 摘录 《伤寒论》 汉·张仲景《伤寒论》:小青龙汤 配方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9克);芍药三两(9克);细辛三两(3克);干姜三两(6克);甘草三两,炙(6克);桂枝去皮(6克);五味子半升(6克);半夏半升,洗(9克)。 用法用量 上八味,以…
  • 玉屏风散

    …祛邪。且黄耆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摘录 《简易方》引《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南宋·张松《究原方》:玉屏风散 配方组成 防风一两(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二两(各60克)。 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
  • 六神散

    …、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山药、扁豆。 功能主治 小儿表热,退后又热。 用法用量 上为散服。 摘录 《医学集成》卷二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六神散 配方组成 人参、白茯苓、干山药、白术、白扁豆、炙甘草。 用法用量 上药各等分,研为粗末,枣1个,生姜2片,同煎。亦可改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补中益气,化湿和胃。 主治 主治脾胃…
  • 四物汤

    …期、月经周期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125例,占46.64%;好转138例,占51.49%;无效5例,占1.87%,有效率98.13%。(《甘肃中医》2009年第6期) 4.功能性子宫出血:以本方配方颗粒治疗109例,与雌激素、结合雌激素(妊马雌酮)治疗95例对照,疗程3个月经周期。以经量、经期、月经周期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7%。(《中国药房》2009年第36期) 5.痛…
  • 小柴胡汤

    …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女科切要》卷七 汉·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 配方组成 柴胡半斤(24克);黄芩三两(9克);人参三两(9克);半夏半升,洗(9克);甘草三两,炙(6克);生姜三两,切(9克);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一斗三升,煮…
  • 炙甘草汤

    …,生地、麦冬、麻仁、阿胶,滋阴养血为臣;桂枝,生姜、清酒温阳通脉为佐。诸药合用,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摘录 《伤寒论》 汉·张仲景《伤寒论》:炙甘草汤 配方组成 炙甘草四两(12克);生姜,切,三两(9克);人参二两(6克);生地黄一斤(50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阿胶二两(6克);麦门冬,去心,半升(10克);麻仁半升(10克);大枣,擘,…
  • 血府逐瘀汤

    …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 摘录 《医林改错》卷上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 配方组成 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当归三钱(9克),生地黄三钱(9克),川芎一钱半(5克),赤芍二钱(6克),牛膝三钱(9克),桔梗一钱半(5克),柴胡一钱(3克),枳壳二钱(6克),甘…
  • 四君子汤

    …肺。治肺损,皮聚毛落。 用法用量 每服15~21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远温服。 摘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 配方组成 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各9克),甘草炙(6克)。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 六君子汤

    …止,脾胃虚寒,饮食不进,身体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 明·《医学正传》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君子汤 配方组成 人参一钱(3克) ,白术一钱五分(4.5克),茯苓一钱(3克),炙甘草一钱(3克),陈皮一钱(3克),半夏一钱五分(4.5克),大枣2枚,生姜3片。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2次。制丸…
  • 葶苈丸

    …子大。 功能主治 涌水。腹满不坚,疾行则濯濯有声。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葱白汤送下,不知加至3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葶苈丸 配方组成 葶苈子二斤(100克)(注:仲景原书无用量,此处为后人所加)。 用法用量 上一味,捣碎,以蜜为丸,共为二十丸,温服一丸,日三服。 功效 泻肺消肿。 主治 肺脾水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