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1293 个相关结果.
  • 益肾散《直指》卷二十一

    …阳,石菖蒲芳香行气开窍;葱白辛烈行气开窍,共为佐药。盐引药入肾,酒活血通脉,助行药力。全方配伍,偏补肾阳,兼通耳窍,则肾阳虚而致之耳聋自除。加减化裁 阳虚甚者,加肉桂、菟丝子温补肾阳;阳虚失于摄纳而见喘甚者,还可加补骨脂、苏子补肾平喘。使用注意 本方温燥,有虚热、实热者均不宜服用。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东医宝鉴》:“益肾散,治肾虚耳聋。”《绛雪园古方选注》:“又若非…
  • 九江太守散

    …用法用量 上为散。以每服方寸匕,酒送下,一日二次;饮酒,常令有酒色,勿令大醉。功用 延年益寿,轻身明目,强筋骨,愈折伤。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妇人产后余疾,五脏六腑诸风。使用注意 禁房室、猪、鱼、生冷。重要文献摘要 《千金翼方》:“九江太守散,男女老少未有不苦风者,男子五劳七伤,妇人产后余疾,五脏六腑诸风,皆悉主之。知母、人参、茯苓各三两,蜀椒(汗,…
  • 当归大黄汤《外台秘要》

    …去人参添加寒热清热解毒药,并加大大黄用量或加枳实、厚朴助下。酌加黄连、黄芩以加强其清热解毒之力。若腹痛甚者,加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若下痢白多红少者,加苡米、车前子,若下痢赤多白少者,加丹皮、苦参。使用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重要文献摘要 《中医历代良方全书》:“当归大黄汤张文仲方(录《外台秘要》)。当归、人参各9g,大黄8g,芍药15g,桂心3g,干姜、吴茱萸、甘草各5g。…
  • 化痰铁刷丸

    …,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功用 化痰堕痰,止嗽定喘。主治 男子妇人风痰、酒痰、茶痰、食痰、气痰,一切痰逆呕吐,痰厥头痛,头目昏眩,肺痿咯脓声如拽锯。使用注意 方中附子、皂荚、硇砂、轻粉有毒,宜慎用。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御药院方》:“化痰铁刷丸,治男子妇人风痰、酒痰、茶痰、食痰,气痰,一切痰逆呕吐,痰厥头痛,头目昏眩,肺痿哈脓…
  • 鸡肉丸

    …查询平台: 鸡肉丸组成 雌鸡(去羽皮骨肠)一具,信石(为末)一钱五分。用法用量 上和调.分而为七,纳土器七枚,固封,以盐泥遍涂器面,乃悉烧之,初以文火,后以武火,须臾下火,细末糊丸。每日服一器之药,以搜风解毒汤煎汁送下,七日宜尽剂。初服二三日,病人四肢稍当觉麻痹,至六七日全身痿痹,纵虽不痿痹者,必瞑眩,则止后服。主治 梅毒,诸药不效者。使用注意 禁冷物、…
  • 利惊滚痰丸

    …、全蝎熄风止痉;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荡涤坠痰,开窍醒神,镇惊熄风之功。本方由滚痰丸化裁而来,其荡痰力峻,镇惊力大,故名利惊滚痰丸。配伍特点 全力于荡逐顽痰,复以五倍子之酸涩,既助清化之力,又有酸收之功,使荡泻不致伤正。运用 对于痰热壅盛,腹满便结,苔厚腻色黄,脉沉实有力之证颇为适宜。现代临床用于全身惊厥性发作、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具备上述证候特点者。使用注意 峻猛之…
  • 辛夷清肺饮

    …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宜通。加减化裁 咳嗽痰多者,加苦杏仁、桔梗:头顶痛者,加蒿本:前额、眉棱骨痛者.加白芷;后枕及项背痛者.加葛根:颞部痛者,加柴胡;胆经郁热者,加服藿胆丸:脾经湿热者,加滑石。使用注意 兼节饮食、断浓味、戒急暴、省房欲,愈后庶不再发。重要文献摘要 《外科正宗》:“辛夷清肺饮。辛夷清肺饮黄芩,百合山栀知母称;麦冬甘草石膏等,升麻枇叶一同论。治…
  • 除痰降火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实、枳壳,陈皮行气宽中、泻痰除痞;佐以天花粉清热滋阴,润燥生津,前胡宣肺化痰止咳;使以桔梗利咽消肿,载药上行病所。运用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感冒咳嗽咳痰属于热痰壅肺者。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咳嗽及孕妇忌服。重要文献摘要 《中国古今奇效良方》“除痰降火丸,主治实热咳嗽,痰涎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功效清肺止咳,降火化痰。大黄70g…
  • 秘精丸

    …肾、安神凝志之效,以遗精滑泄、阳事不举、小便白浊、失禁余沥等为辨证要点。伴见小便不爽者,加木通、黄柏、泽泻、路路通等;小便白浊如米泔者,加车前子、萆薢、乌药、益智仁等。 凡湿热下注、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歌 秘精补肾固摄方,早泄滑胎溺失良,韭子桑蛸龙牡味,白石云苓菟丝帮。 摘录 宋·《严氏济生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秘精丸歌诀 秘精菟蛎龙韭子,桑…
  • 通气防风汤《内外伤辨惑论》

    …惑论》,泻风热。②《脾胃论注释》:开泻肺经的风热,解肌表而和膀胱。主治 ①《内外伤辨惑论》:风热乘肺,肺气郁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②《脾胃论》:,手太阳气郁而不行,肩背痛不可回顾。使用注意 ①《内外伤辨惑论》:如面白脱色,气短者,不可服。②《脾胃论注释》:气盛者,宜服。重要文献摘要 《东医宝鉴》:“通气防风汤,治太阳经中寒湿肩背痛,不可回顾。又云:肩背痛乃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