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1367 个相关结果.
  • 六一散

    …利小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为君药。甘草清热和中,与滑石配伍,一则甘寒生津,使利小便而津不伤;二则防滑石寒凉质重伐胃,为佐药。因其用量比例为6:1,故名“六一散”。为治暑湿证的常用良方。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暑热夹湿证的常用方。临床以身热烦渴,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等属暑湿或膀胱湿热者。 注意 若阴…
  • 润肺饮《医宗必读》

    …九。具有润肺化痰之功效。主治肺经燥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其痰涩而难出者。症见咳嗽咯痰不利,咽喉燥痛,舌质红干。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 歌诀 润肺饮中知贝苓,橘冬桔梗草姜呈;地黄生用天花粉,润燥化痰咳哽宁。组成 贝母(糯米拌炒)、天花粉各三钱(9g),桔梗一钱(3g),甘草五分(1.5g),麦门冬(去心)、橘红(去白)、茯苓(去皮)各一钱半(…
  • 加减藿香正气散

    …剂名。出自《医便》。具有散寒化湿,辟恶止呕之功效。主治非时伤寒,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疬,山岚瘴疟,不服水土等症。临床常用于急性胃炎,急性痢疾,食物中毒,腹泻等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 《医便》卷二:加减藿香正气散 处方 藿香4.5克 白芷 川芎 紫苏叶 半夏 苍术各3克 白术 白茯苓 陈皮 厚朴(姜制)各2.4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 治非时伤寒,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
  • 理脾汤《古今医鉴》

    …。出自《古今医鉴》卷十二。具有理睥消食,导滞健胃之功效。主治产后停食,胸膈饱闷,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临床治疗常用于妇女产褥期消化不良、泄泻等属于脾胃不和者。 组成 苍术(米泔浸,炒)、陈皮各一钱(3g),厚朴(姜炒)一钱半(4.5g),砂仁(炒)七分(1.5g),神曲(炒)一钱(3g),山楂(去核)一钱(3g),麦芽(炒)一钱(3g),干姜(炒黑)八分(2.5g),甘草(炙)三分(1…
  • 黑虎汤

    …;5:17):黑虎汤 处方 白及30g,旱莲草30g,侧柏叶炭20g,地榆炭20g。 功能主治 止血。主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常见的有上消化系溃疡,炎症,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以及药物刺激所引起的出血。 临床应用 吐血:杨某某,男,30岁,教师,1977年4月18日入院。患肝硬化四年,近日吐血,解黑便,经输血、止血(云南白药、安络血、止血敏),效不显,故拟上方。第一天日夜各一剂,第…
  • 开郁至神汤《辨证录》

    …出自《辨证录》卷四。具有疏肝健脾,理气解郁之功效。主治畏寒畏热,似风非风,头痛颊疼,胃脘饱闷,甚则心胁相连脂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甚则耳鸣如沸,昏眩欲仆,目不识人,是木郁之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治疗肝胆气郁所致胃脘饱闷,吞酸吐食。 歌诀 开郁至神参术苓,归芍柴甘香附陈;肝胆气郁是病机,吞酸吐食胃饱闷。组成 人参一钱(3g),香附三钱(9g),茯苓二钱(6g…
  • 生慧汤《辨证录》

    …益气养血,心肾兼补之功效。主治心肾不足,老年健忘,近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茫然。症见头晕,心悸,健忘,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象细弱。临床常用于治疗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劳伤、肾精亏损所致的健忘、心悸、怔忡、失眠等。 组成 熟地一两(30g),山茱萸四钱(12g),远志二钱(6g),生枣仁五钱(15g),柏子仁(去油)五钱(15g),茯神三钱(10g),人参三钱(10g),菖蒲五分(…
  • 升阳除湿防风汤

    … 主治肠澼下血,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或少有脓,或少有血,舌红绛,脉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眩晕、溃疡性结肠炎、疲劳综合征等病症。 1.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升阳除湿防风汤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0例,与内服柳氮磺胺吡啶片60例作对照,疗程25日,治疗2~3个疗程,6个月评定疗效。以服药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1%以…
  • 四顺汤《养老奉亲》

    …气发动,气滞食停,胸膈胀满,不思饮食者。四顺汤功能承顺胃气,助纳助运,主治老人夏月饮食不节,心腹胀满,噫气不食,粪如败卵者。橘红散功能消食和气、暖胃止泻,主治老人夏月食欲不振、呕泻腹胀者。三方性味平和,故亦可作温平顺气汤散,供夏季预防脾胃病使用。”各家论述 谢普:更值得一提的是,陈氏治疗老人百疾亦从调理脾胃人手,制有四顺汤一方,嘱老人常服,脾健胃强,以消百病之源,颇有临床意义。(《黄帝内…
  • 加味大醒脾散

    … 小儿慢脾风,内虚,昏迷不醒。方义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丁香温肾助阳;肉蔻、砂仁、木香温中行气,健胃消食;山药、石莲肉补脾止泻;全蝎、天麻息风止痉;南星、白附子、橘红祛痰止痉;石菖蒲祛痰开窍醒神。共奏温补脾肾,开窍熄风之功。运用 临床常用于小儿脾肾阳虚,精神萎弱,嗜睡昏迷所致的慢惊风。加减化裁 回阳,加附子。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