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10637 个相关结果.
  • 立胜煎《中医眼科学讲义》

    …国中医中医眼科学讲义》 三焦火毒上燔,目睛黄液上冲 清热解毒 立胜煎,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国中医中医眼科学讲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火毒上燔,目睛黄液上冲。症见黑睛与黄仁之间积聚黄色脓液。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化脓性角膜炎者。 组成 川连、黄柏、秦皮、甘草。用法用量 加水300ml,煎30分钟后过滤,浓缩到150ml,再加缓冲溶液,以消除刺激性,用时滴于眼内。…
  • 扫风丸《中医外伤科学

    …《中医外伤科学》 初期轻型麻风 祛风,利湿,杀虫 扫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外伤科学》。具有祛风,利湿,杀虫的功效。主治初期轻型麻风。 组成 大风子1.75千克,苡仁240克,荆芥240克,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各120克,白花蛇30克,苍术、白附子、桂枝、当归、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木瓜、菟丝子、肉桂、天麻、川牛膝、何首乌、千年健、青磺石(制)、川乌、…
  • 青吹口散《中医科学讲义》

    …《中医科学讲义》 口、舌、咽喉碎痛之疳疮 消炎止痛,清热解毒 青吹口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科学讲义》。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口、舌、咽喉碎痛之疳疮。 组成 煅石膏三钱,煅人中白三钱,青黛一钱,薄荷五分,黄柏七分,川连五分,煅月石六钱,三梅一钱。用法用量 将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各研细末,和匀,再用水飞三四次,研至无声为度,晒干,再研细后,再将其余五味各研细…
  • 除瘟化毒汤《中医科学讲义》

    …《中医科学讲义》 风热型白喉 疏表,清热,解毒 除瘟化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科学讲义》。具有疏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型白喉。 组成 桑叶四钱,葛根一钱,薄荷三钱,川贝母四钱,甘草二钱,木通三钱,竹叶三钱,银花四钱,瓜蒌皮四钱,土牛膝根六钱。用法用量 水煎服。以上系成人用量,小儿酌减。功用 疏表,清热,解毒。主治 风热型白喉。加减化裁 …
  • 首乌枸杞汤《简明中医科学

    …简明中医科学》 白带,属肾气虚弱者 补养肝肾,利湿固涩 首乌枸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简明中医科学》。具有补养肝肾,利湿固涩之功效。主治白带,属肾气虚弱者。症见阳事不举,举而不坚,伴有早泄,腰膝酸软,体倦乏力,咽干,大便干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临床应用于白带。 组成 首乌、枸杞、菟丝子、桑螵蛸、赤石脂、狗脊、杜仲各四钱(12g),熟地八钱(24g),藿香、砂仁各…
  • 葛根透毒汤《眼科临症笔记》

    …烧,头疼赤胀,热泪不止,羞明怕日。运用 诊断要点:两目赤胀,星翳数点;按其脉,六脉浮数。是知余毒不净,外感风邪,闭塞毛窍,发热头痛;上攻于目,发生赤白膜等症。重要文献摘要 《中医眼科学》:“初期,宜刺少商、神庭二穴;内服加味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薄荷、牛蒡子、升麻、柴胡、大贝母、银花、僵蚕、桔梗、甘草);二三剂大热必退,而目依然,再服龙胆泻肝汤…
  • 补胆丸《眼科龙木论》

    …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针灸传世经典国医大师贺普仁临床点评丛书 秘传眼科龙木论》:“蟹睛疼痛外障。此眼初患,忽然疼痛,坐卧不得,赤涩泪出,怕日羞明,皆是肝脏伏热,膈中胆气不足,致令瞳人突出如黑珠子,又如桃李相似,此是蟹睛眼也。急宜服药,不可针灸钩割熨烙,恐损眼也。宜服泻肝汤、补胆丸、镇肾决明丸,立瘥。”《中医眼科临证备要》:“祖传单验方治疗:予遂平李城用补胆丸治疗蟹睛疼痛立效。防风、细辛各…
  • 宫颈炎散《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慢性子宫颈炎 解毒化腐,清热生肌 宫颈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妇产科学》。具有解毒化腐,清热生肌之功效。主治慢性子宫颈炎。 歌诀 宫颈炎散青黛青,西瓜霜连柏白中;硼砂甘草炉甘石,石膏煅研合香冰。组成 青黛三钱(9g),青果核二钱(6g),月石二两(60g),炉甘石三两(90g),人中白三两(90g),黄柏八钱(24g),西瓜霜一两(30g),甘草一两(30g),石…
  • 养阴止血汤《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崩漏属于阴虚血热者 养阴止血,固摄冲任 养阴止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妇产科学》。具有养阴止血,固摄冲任的功效。主治崩漏属于阴虚血热者。 组成 生地八钱,生白芍三钱,黄芩三钱,玄参三钱,石斛三钱,地骨皮三钱,煅牡蛎一两,花蕊石一两,棕榈炭四钱,侧柏叶五钱,藕节炭四钱。功用 养阴止血,固摄冲任。主治 崩漏属于阴虚血热者。方义 生地、花蕊石、棕榈、…
  • 固睛明目丸《眼科临症笔记》

    …大陵、承泣轮流刺之可也。”方论选录:1.《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六册》:“视正反斜症,道口吕某某,男,七十岁。素好饮酒,头晕目酸,视物歪斜,脉右寸微细,两关滑数。乃肺气不足,痰火郁膈,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先略刺上星、人中、阳白、神庭,另服固睛明目丸十余剂,而视物不甚歪斜,但头晕如故,又服柏子坠痰丸,刺头维、后顶、大陵数次,头晕止,视物正常。”2.《中医眼科临证备要》:“患此病须急速治疗,待致头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