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合病

病证名。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其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故宜白虎汤清而解之。三阳合病轻证,可用柴葛解肌汤清解。

三阳病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的简称。参见六经病条。

三阳

①经络分类名。即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脉的总称。

②指太阳经。见《素问·阴阳别论》。

③推拿穴位名。位于左眼胞。《幼科推拿秘书》:“夜啼……如寒,推三阳。”

三虚

①指五脏虚、天气虚及感受虚邪更伤正气。《素问·本病论》:“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因而三虚。”

②指三类虚证。《难经·四十八难》:“人有三虚三实”。三虚指脉虚(濡),病虚(发病缓慢,五脏自病,病由内而出)、症虚(病变局部柔软凹陷,痛而喜按或不痛而痒)。

③运气学说名词。指年、月、时俱虚的气运。《灵枢·岁露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三形

指肥、膏、肉三种体形肥壮的人。《素问·卫气失常》:“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参见肥人、膏人、肉人条。

三痟

病名。痟同消。即三消。详三消条。

《三消论》

书名。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的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发挥,使消渴病的脉因证治之理论趋于系统化。对后世医家颇有指导意义。现存初刻本和《古今医学汇通》本等。

三消

病名。亦称三痟。三种消证总称。《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谓三消为痟渴、痟中、痟肾,以饮水多而小便少者为痟渴;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为痟中;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为痟肾。《丹溪心法》分三消为上消、中消、下消,《景岳全书·杂证谟》谓: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痟也。”《幼科铁镜》称儿科消上、消肌、消浊为三消。详见小儿消渴条。

三陷

病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乃疡科变证火陷、干陷、虚陷之总称。该书称:“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出现内闭外脱之象;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若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食日减,形神俱削,渐发腹痛便泻,寒热似损变象,皆不治之证也。”治参各该条。

三痫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即风痫、惊痫、食痫。详各条。

三叟长寿歌

养生诗歌。三国魏时文学家应璩作。全文为:“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上叟前致词:室内妪粗丑。中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三水

指三阴、脾。《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二火即二阳(胃),三水即三阴(脾)。一说二火指心与肺,三水指肝、脾、肾。

三实

①实证的三种表现。《难经·四十八难》:“人有三虚三实。”三实指脉实(紧牢)、病实(发病急剧,病由外入,卒然不能说话)、症实(病变局部坚牢拘急、疼痛拒按而不痒)。

②运气学说所指的年、月、时俱盛的气运。《灵枢·岁露论》:“愿闻三实……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三十四疔

病名。按部位、形状等分疔为三十四种之总称。出《外科启玄》卷二。即:一曰心疔,二曰肝疔,三曰脾疔,四曰肺疔,五曰肾疔,六曰麻子疔,七曰石疔,八曰雄疔,九曰雌疔,十曰火疔,十一曰烂疔,十二曰三十六疔,十三曰蛇头疔,十四曰盐肤疔,十五曰水洗疔,十六曰刀镰疔,十七曰浮沤疔,十八曰牛拘疔,十九曰猪疔,廿曰牛疔,廿一曰狗疔,廿二曰羊疔,廿三曰驴马疔,廿四曰瓜藤疔,廿五曰豆腐疔,廿六曰气疔,廿七曰鬼疔,廿八曰红丝疔,廿九曰内疔,卅曰薄桃疔,卅一曰杨梅疔,卅二曰鱼脐疔,卅三曰痘疔,卅四曰蜈蚣疔。各详该条。

三十脉

三十种脉象的合称。出《诊家枢要》。包括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脉。

三十六黄

三十六种黄病证候。出《外台秘要》卷四。《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诸黄者,其黄皆因伤寒为本,五脏互有所伤,热气相侵,致使病人精神恍惚,六腑不和,七神无主,情意改变。”所指与一些急性发热病引起的发黄及意识障碍相似。所列三十六黄为肝黄、心黄、脾黄、肺黄、肾黄、胆黄、脑黄、行黄、癖黄、胃黄、鬼黄、奸黄、走马黄、立黄、黑黄、体黄、劳黄、脊禁黄、食黄、火黄、阴黄、气黄、煴黄、髓黄、房黄、血黄、忧黄、惊黄、花黄、疟黄、水黄、蛇黄、牛黄、雅黄、鸡黄、蚰蜒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论黄病三十六种“皆非黄疸之比”,谓其多发生在东南地带。以地气湿热,易成瘴毒,人感而成黄。所指似包括我国南方地区性传染病。所载三十六黄为心黄、肝黄、脾黄、肺黄、肾黄、鬼黄、奸黄、血黄、人黄、髓黄、癊黄、急黄、气黄、痫黄、白黄、阴黄、胆黄、惊黄、风黄、走精黄、酒黄、鸡黄、蚰蜒黄、火黄、走马黄、房黄、黑黄、厌黄、水黄、爪黄、肠黄、犊黄、气黄、猪黄、土黄、虾蟆黄。

三十六风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该书分风病为三十六种型,故名。包括疠风(麻风病)等。

三十六丁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为十三丁之一种。又名黑疱、乱疔、满天星、满天星疔、肾疔。“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或谓今日生一,明天生二,乃至十,若临证生满三十六者药所不治,故以为名。若未满三十六者可治。忌七情之愁、恨、怒等,治宜早,参见疔疮条。

三尸

养生学术语。又称三虫、三彭、三尸神。谓人体中的三条“虫”,实际为人体内病邪之气的代指。又分上、中、下三尸,各有专名。而上尸好宝物,中尸好五味,下尸好色欲,均与人为祟。故学道养生者当服药辟谷,以灭三尸。《悟真篇》:“杀尽三尸道可期。”

三棱针

医用针具之一。

①眼科手术器械。亦名锋针。长约四寸,钢铁制作,胞睑生疮、椒疮等用以刺刮劆洗。见《眼科菁化录》。

②针具名。《古今医统》:“锋针……泻热出血宜此。今之所谓三棱者是也。”即锋针。见该条。

三泪

证名。中医眼科分泪水为三种之谓。《银海精微》:将泪水概括为三泪:一曰冷泪,二曰热泪,三曰眵泪。一冷泪,不赤不痛,无翳无膜。凡早起迎风有泪,或至秋迎风有泪,其泪自出,病在肝也。二热泪,如糊粘下与上睑皮,有红有肿,眼罔不见日,夜见灯火泪涌出,病在心也。三眵泪,如糊粘两眼弦,赤肿生胬肉,病在肺也。参见冷泪、热泪、眵泪条。

三科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总称。隋代时医学开始分为三科。即医、按摩、咒禁。医科和咒禁科均设有博士二人,按摩科设有按摩师。隋代的针灸教学也统归由医博士来担任,到唐代,针科从医科中独立出来,因而医学分为四科。见四科条。

三进一退

针刺手法名。见《针灸大成》。指先按浅、中、深次序分层进针,然后一次提至皮下的针刺方法。操作时每层均应根据需要作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需继续刺激,可以重复操作。体现了徐入疾出的补法原则。

三戒

养生术语。含意不一。儒家之说,见《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所得。”道教之说,如《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三结交

针灸学名词。指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关元穴。《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三焦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三焦蒸,亦杂病,乍寒乍热。”

三焦郁

病名。郁证之一。见《灵枢·胀论》:“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奇效良方·胀满》谓三焦胀证见大小便不通,卒然胀满,脉来沉伏。又有虚实之分,虚者皮肤壳壳然而坚,不痛而气满,治以升降气道,温补脾元;实者内挟宿食,邪实于内,按之坚痛,当以疏气涤实。

三焦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三焦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痢,水肿,鼓胀,黄疸,遗尿,癃闭,腰脊强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三焦痈

病名。系发于丹田穴部位之痈而命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焦疽也。上肉微起者,三焦痈也。”病由湿热因遇寒凝滞结而成,除局部之外症外,身多寒热往来,二便秘涩等。治法参见小肠痈条。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谓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脉经·三焦手少阳经病证》除上述“是动、所生”病外,又列举腹胀气满、小腹坚、不得小便、咳成肺痿、溺血等症。

三焦秘

病症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大便秘结由于三焦不和者。《丹溪心法附余·燥门》:“三焦不和,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结。”治宜搜风润肠丸。

三焦咳

病症名。指咳而腹满,纳食减少者。出《素问·咳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治宜异功散、通理汤、木香顺气散、七气汤加黄连、枳实等。

三焦惊

脏腑惊证之一。详该条。

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的简称。见该条。

三焦病

病候名。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灵枢·邪气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于皮肤内,轻轻然而不牢,或小便涩,或大便难,是为三焦实也,则宜泻之。三焦气不足,则寒气客之,病遗尿,或泄利,或胸满,或食不消,是三焦之气虚也,则宜补之。”从不同的症候以分辨三焦病之虚实。《杂病广要·脏腑类》辨三焦病之寒热:“若上焦有热,则胸膈痞满,口苦咽干;有寒则吞酢而吐沫。中焦有热,则身重目黄;有寒则善胀而食不消。下焦有热,则大便难;有寒则少腹痛而小便数。”

三焦辨证

温病辨证方法之一。见《温病条辨》,指按温热病传变情况,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有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证。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质红绛等证。高热极期属中焦脾、胃病变。足阳明胃经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等证。足太阴脾病有发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等证。末期属下焦肝、肾病变。足少阴肾病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等证。足厥阴肝病有热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动、抽搐等证。

三焦

①六腑之一。又名外腑、孤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分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以病理生理言,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功能),“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传输功能),“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功能,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上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过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至今未有定论。三焦手少阳经脉,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

②温病学的辨证纲领。《温病条辨》:“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于上焦,终于下焦。”

③推拿部位名。用于治疗心气冷痛等症。《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谓位于总筋穴与天河水穴之间,《小儿推拿广意》谓位于无名指中节的腹面,《幼科铁镜》谓位于中指中节的腹面,《推拿仙术》谓位于中指指骨近端的腹面。

三间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少谷。属手阳明大肠经,输(木)穴。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三家医案合刻》

医案著作。三卷。清·吴金寿刊刻于1831年。本书汇萃苏州名医叶桂、薛雪、缪遵义三家医案,所选大多证治熨贴,议论中肯。本书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三家相见

气功学术语。三家指身、心、意。通过修炼,使身心意从各自为政到统一协调,进而合而为一,称为三家相见。

三秽液毒

痘疮病因学名。出《小儿痘疹方论》。指五脏六腑秽液之毒,发为水泡疮;皮膜筋肉秽液之毒,发为浓水泡疮;气血骨髓秽液之毒,发为脓血水泡疮,三毒既出,则发为疹痘疮。

三华聚顶

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精化为炁、炁化为神,精炁神三宝之精华融聚于上丹田。此为内丹功成。《玄微心印·三花聚顶》:“下乘炼精化气,中乘炼气化神,上乘炼神还虚。精生气,气生神,神合道,返本还原,入于太虚,是谓三花聚顶。”

三合

①运气术语。指主运、司天、年支三者同气相合。《素问·天元纪大论》:“应天为天府,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②经脉表里关系的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相对而言。

三光

眼科诊断术语。古称日、月、星为天之三光。历代眼科对视力严重减退者,常以是否能见三光辨患眼有无光感。《秘传眼科龙木论》:“目不辨人物,惟睹三光”,即指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

三管

任脉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管,与脘通。《脉经》:“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三关

①脉诊部位。指寸口切脉的三部。《医宗金鉴》:“三关者,寸、关、尺也。”

②小儿指诊部位。又称指三关、虎口三关。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风关、气关、命关。详见各条。

③推拿部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称大三关。位于前臂桡侧缘。常用推法,自腕推至肘,为推上三关;自肘推至腕,为退下三关。旧说男推上,女退下,医生施治时均推左手,取推上三关之法。寒证、虚证用之,能培补元气,发汗行气。治发热恶寒无汗,四肢冷弱,赤白痢下,因寒而引起的头痛、腹痛等症。《幼科铁镜》作前臂伸侧为三关。

④气功术语。其说不一。以身体部位而言:一指气沿督脉由下上行时遇到的三处较难通过的地方,即尾闾关、辘轳关(夹脊关)、玉枕关。《寥阳殿问答篇》:“人之尾闾,在尻背上第三节,……丹书名曰尾闾关是也。人之背脊二十四节,……有关在二十四节头尾之中,……此即夹脊关也。人之后脑骨,一名风池,其窍最小而难开,……此关名玉枕,又曰铁壁也。”其位置大致尾闾关在脊椎骨最下段长强穴处,夹脊关在心后背中,玉枕关在脑后两侧风池穴之间。精气在通过此三关时,多会遇到障碍,炁足方能过关,称“一撞三关”。此三关一般叫“后三关”。又有“前三关”之说,指下丹田、绛宫、泥丸三宫。另尚有以耳、口、目,或口、足、手,或鼻、手、足等为三关者。以内丹修炼的阶段而言,有“百日关”、“十月关”、“九年关”的三关之说。《天仙正理直论》说:“初关炼精化气,中关炼气化神,上关炼神还虚,谓之三关修炼。”就是指此三关。又有指内丹术中筑基、炼精阶段中三个修炼要点为“内三关”者。《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使性不变情为一关,情不变精为二关,精炁神打成一片,阳火石汇,炁不化精,神不外驰,常守于中,乃内三关也。”

三痼

病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之三痼。又名三固。《千金要方》卷四:“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是女子三种较为顽固的疾病。

三固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三固者,一者月水闭塞不通,其余二固者,文阙不载。”即三痼。详该条。

三法

治疗学术语。

①对疾病初、中、末三个阶段的处理方法。出《三法五治论》。谓疾病初期感邪方浅,正气未伤,以攻邪为主,用药宜峻猛;中期邪正交争,养正祛邪兼顾,用药宜缓疾适中;末期邪虽未尽,但正气已虚,应宜养正为主,使正胜邪却。

②指汗、吐、下三种治法。详各条。

三刺

刺法名。

①指针刺分浅、中、深三层的刺法。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达到泻实补虚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自血气;后深刺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刺之,以下谷气。”

②即齐刺。详该条。

三串毒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因情感所发,逐渐溃烂,发无定处,串延不已,预后险恶而得名。该书称:“此症上下生之,其形虽一,而中间皮好,但内肉溃烂。初起红色,亦不大痛,日渐溃烂。此症之来,六气七情所感,严寒酷暑所遇,积毒于脏腑,或年老男妇性度怡默而亦患,此者恐平居坐卧湿地而然也。若无外症得生,若饮食日减,泄泻发热,势难生矣。”其治参见诸发背、痈疽等病。

三虫病

病名。指长虫病、赤虫病、蛲虫病三种虫病。见《诸病源候论·三虫候》。治宜白蔹丸等方。

三虫

小儿三种常见的肠寄生虫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详蛔虫病、姜片虫病、蛲虫病条。

三池

①经外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在肘部桡侧,曲池及其上、下各开一寸处,共3穴。主治热病,鼻渊,肘臂酸痛,上肢不遂等。各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②气功术语,谓胆、舌下、小腹胞。《黄庭内景经·中池章第五》务成子注:“胆为中池,舌下为华池,小腹胞为玉池,亦三池之通名。”

三车

气功学术语。一词多意。一指河车初动、小河车、大河车。参见“河车”条。一指羊车、鹿车、牛车,系比喻运火采药时意念的缓急轻重的程度。在精炁运转过背后三关时,初过尾闾关,称为羊车,意谓用意要轻,炁行慎缓细柔;次过夹脊关,称为鹿车,意谓用意轻快,炁行迅捷而过;最后过玉枕关时,称牛车,意谓此关障碍最大,须用大力冲开,炁行奋猛而过。

《三朝名医方论》

丛书。本书系清末人将以下三书合刊而成。即《重订内经拾遗方选》四卷(前二卷为宋·骆龙吉撰,后二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宣明论方》十五卷、《名医方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的节录本)四卷。本书系清末人(作者佚名)将《重订内经拾遗方论》四卷(前二卷为宋·骆龙吉撰,后二卷为明·刘浴德等补订)。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十五卷,和《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的节录本,《名医方论》四卷合刊而成。因作者涉及到宋、明、清三代,故云《三朝名医方论》。现存光绪、宣统间刻本。

三常

问诊内容之一。出《素问·疏五过论》。即贵贱、贫富、苦乐。指诊病时要问明病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精神状态等三种基本情况的变化。

三才

经外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标幽赋》:“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百会在顶应天,主气;涌泉在足应地,主精;璇玑在胸应人,主神。故称三才。

三部穴

穴位分类名。指大包、天枢、地机三穴。《标幽赋》:“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玉龙经》解释:“上中下三部谓之三要,大包在腋下三寸,主脾之大络,一要也;天枢者夹脐旁二寸,谓之关,二要也;地机者脾舍之郄,在膝下五寸,下部之总,三要也。”

三部九候

诊脉术语。

①指全身遍诊法。即于头部、上肢、下肢三部诊脉,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不同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之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候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候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候脾,若候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谿),候肾(《肾问·三部九候论》)。

②指寸口诊法。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指力按脉,分浮、中、沉(《难经·十八难》)。

三部

①指发病部位。即脏部、上部、下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

②指人体部位。即上、中、下三部。《素问·三部九候论》:“何谓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

③指面之上、中、下三部。《灵枢·天年》:“三部三里起。”

④指脉诊部位。即寸、关、尺三部。《难经·十八难》:“三部者,寸关尺也。”

三变刺

针刺法分类名。指针刺出血、出气和针后纳热三法。《灵枢·寿夭刚柔》:“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纳)热。”又“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粹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三痹

病名。行痹、痛痹、着痹三种痹证的合称。《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三痹各有所胜,用药用胜者为主,兼者佐之。如行痹以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宜防风汤。痛痹以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宜加减五积散。着痹以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宜川芎茯苓汤加芪、术。另有统治风寒湿痹的三痹汤等。参风痹、寒痹、着痹条。

三宝

①养生术语。多意词。内丹家指元精、元气、元神为三宝,以此作为修炼内丹的药物。认为此三者源于先天,为一身生化之本,因而又称之为“上药三品”、“内药”;而后天精、气、神则指交感之精、呼吸之气和思虑之神,称为“外药”。《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又指耳、目、口,称为“外三宝”。《周易参同契》:“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又《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②指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是生命存亡的关键。详精、气、神条。

三百六十五络

泛指全身细小的络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内经》用这数字称络脉和穴位,说明全身穴位为络脉所联系。细小的络脉分布到各穴位,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并接受针灸等治疗刺激以起补虚泻实、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百六十五节

全身穴位的约数。节,指经络气血流注出入的部位,即穴位。《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王冰注:“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当时实际穴位不足此数,有时也略称“三百六十节”(《灵枢·邪客》)。

三百六十五会

全身穴位的约数。《素问·气穴论》:“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参见三百六十五节条。

《赛金丹》

综合性医着。二卷。清·蕴真子集,刊于1847年。本书以介绍验方治疗为主。卷上杂论养生、病机、用药、炮制等,并附铜人图;卷下分列风寒、瘟疫、疟疾等多种病症的简易单方。全书简明扼要、说理通俗、列方简易。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腮痈

病名。系指发于腮颔部的痈。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又名腮颔发、鱼腮毒、金腮疮。本病多因阳明结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热,方用清胃散加减。若二便不通,可用凉膈散;二便如常者,用漏芦汤。参见外痈条。

腮喉痈

病名。系指生于腮下之痈。又名兜腮痈。本病多因郁积寒气而发。

腮颔发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也即发颐。详见该条。

面颊的下部。

塞因塞用

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谓因塞证而用塞法。前“塞”为塞法,指补养固涩;后“塞”为塞证,指本虚标实之满胀不通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塞喉风

病名。系指喉风病影响吞咽的病证。《囊秘喉书》:“塞喉风,喉痹聚毒,喉涎稠实而发寒热。”本病多因湿热痰浊壅塞肺系所致。治宜清热祛痰,消肿止痛。方用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加减。脓成时刺破排脓,外吹冰硼散。

塞法

外治法之一。是将药粉以纱布包裹,扎紧,或将药物制成锭剂填塞耳、鼻或阴道、肛门的一种外治法。如治疗慢性鼻窦炎,用川芎、辛夷、细辛、木通研细末,纱布裹少量塞鼻孔中等。

萨守坚

元代道家。西蜀(今四川)人。初习医,因误用药物伤致人命,遂弃医学道,后教人以气功治病。

洒腿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屈膝提腿。《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洒腿:足不运则气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须将左足立定,右足提起,共七次,左右交换如前。”有益寿健身的功效。

食喘

证名。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又名食积喘逆。证见胸满,胃痛腹痛,恶食饱闷,大便或结或溏,上气喘逆,喘呕嗳气等。治宜消导为主,方用保和丸、资生丸、枳术丸等。寒积宜下者,用煮黄丸;热积用承气汤,消导攻下(《症因脉治》卷二)。

神府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在胸骨剑突之中心处。主治心痛。艾炷灸3-5壮。

伤食

病证名。因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所致的病证。见《丹溪心法·伤食》。一名食伤。治疗伤食须辨虚实。若停滞中焦或胀或痛,为实证,当先去其食,大和中饮主之。若食停上焦,宜用吐法;若食停下焦,痛极兼胀者,须下而去之,宜神佑丸或备急丸。《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虚人易于伤食,治宜权衡虚实,消补兼施。伤食有伤谷、伤面、伤肉、伤鱼鳖、伤蟹、伤蛋、伤生冷果菜、伤酒、伤茶、宿食、宿滞、五味过伤等,详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