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黄水疮,为一常见病,系接触传染,常发于夏秋季,多侵犯儿童。

【病因】

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二者混合感染。

促使化脓球菌侵入机体产生本病的因素:一、原存在某些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虫咬皮炎,外伤等,使皮肤损伤,细菌由此侵入,二、天气炎热、出汗、使皮肤浸渍或不洁,三、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使免疫力下降,四、婴幼儿皮肤薄嫩、免疫功能发育不全。

症状:可分为两型:

一、大疱型脓疱病:多发生于2~8岁儿童,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为红斑或水疱,迅即变为脓疱,米粒至黄豆大,周围有红晕,疱壁松弛,疱内脓汁沉积于疱底,上部为透明液体,形成半月形,疱膜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蜜黄色脓痂,自觉瘙痒,故而搔抓后易自我传染,向周围蔓延。

二、脓痂性脓疱病: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转为脓疱,脓汁较粘稠,周围炎性红晕明显,干燥后结有蜜黄色厚痂,约一周左右,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脓疱病出现的并发症有: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急性肾炎、甚至败血症等。

诊断:根据典型皮损发病部位、年龄、季节不难诊断。同时作脓汁培养及药敏试验辅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