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嗽上气之由来,则因于胃气之逆也。故仲景诸方,温凉补泻,立法非一,而总以中气为主。未有土死而金生者,亦未有土生而金死者。见子而顾母,仲景诸方,未尝泻金而败土也。

盖咳嗽痰喘,悉缘中气之败,后世庸工,但知清金泻火,不知照顾中气。其下者,复加以滋阴补水之药,中气沦亡,未有不死者。虚劳咳嗽,未必即死,而最难逃者,庸工之毒手,横览夭枉,惕目惊心,天乎?人乎?可不解也。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 五章

肺痿一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热在上焦者,因咳嗽而为肺痿,肺痿之病,由于津亡而金燥也。溯其原来,或从汗出而津亡于表,或从呕吐而津亡于里,或从消渴便数而津亡于前,或从胃燥便难,津液原亏,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而津亡于后,故得之也。寸脉虚数,咳而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此为肺痿。若口中辟辟干燥,咳即胸中隐隐作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脉数而虚者,为肺痿,脉数而实者,为肺痈。肺痿因于燥热,故数虚而无脓,肺痈因于湿热,故数实而有脓也。

盖痿者,痿软而不振也。人之所以精神爽健者,肺气清也,肺热而金烁,则气耗而体倦,是以委靡而废弛也。《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肺者,脏之长也,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五脏各有痿,而五脏之痿,则以肺痿为根。缘肺主气而气化津,所以浸灌五脏。五脏之气,皆受于肺,气耗而津枯,五脏失滋,是以痿也。五脏之痿,因于肺热,而肺热之由,则又原于阳明之燥,故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虽化气于燥金,而燥金实受气于阳明,以金生于土故也。

肺痈二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痈?当有血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泄于表,数则为热郁于里。微为风泄,则窍开而汗出,数为热郁,则阴束而恶寒。风则伤卫,风愈泄而卫愈闭,呼气不能入,热则伤营,卫有闭而营莫泄,吸气不能出也。出气为呼,风泄于外,譬犹呼气,泄而不开,是呼气不入。入气为吸,气闭于内,譬犹吸气,闭而不泄,是吸气不出。风邪外伤其皮毛,热邪内伤其血脉。风伤皮毛,故风舍于肺,皮毛闭塞,肺气壅阻,则生咳嗽,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吐浊沫,时时振寒。热伤血脉,故热过于营,血脉凝滞,瘀蒸腐败,化为痈脓,痈脓蓄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盖肺痈之病,因胸膈湿盛,外感风邪,肺气壅遏,湿郁为热,表则寒热兼作,里则瘀浊淫蒸,营血腐烂,化而为脓,久而肺脏溃败,是以死也。

肺痿三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肺痿之病,金被火刑,必咳而渴,若但吐涎沫而不咳者,则其人不渴,必当遗尿而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气不摄水故也。此为肺中寒冷,必头目眩晕,多吐涎唾。以其肺胃寒滞,阳不归根,是以发眩。气不四达,是以多涎。甘草干姜汤,甘草补中而培土,干姜温肺而降逆也。此肺痿之寒者。

◎甘草干姜汤百十 方见《伤寒?太阳》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 干姜二两

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原方阙载,取《伤寒》补。

肺痈四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咳而胸满,振寒者,肺气郁阻,阳为阴闭也,脉数者,肺气不降,金被火刑也。咽干不渴者,咽燥而肺湿也。时出浊唾腥臭者,肺金味辛而气腥,痰涎瘀浊,郁蒸而腐化也。久而痈脓上吐,形如米粥,此为肺痈。桔梗汤,桔梗行瘀而排脓,甘草泄热而保中也。

◎桔梗汤百十一 方见《伤寒?少阴》

桔梗汤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肺痈五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肺痈,喘不得卧,肺郁而气逆也。此缘土虚湿旺,浊气痞塞,腐败瘀蒸,肺无降路。葶苈大枣泻肺汤,大枣补脾精而保中气,葶苈破肺壅而排脓秽也。

◎葶苈大枣泻肺汤百十二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内伤杂病 咳嗽上气 八章

咳嗽上气六

【上气喘而躁者,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咳嗽上气,喘而躁烦者,此为肺胀而气阻也。气为水母,此欲作风水。以风中皮毛,遏闭肺气,不能调水道而输膀胱也。《素问?五脏生成论》: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手阳明升则化气,手太阴降则化水,咳嗽上气,辛金不降,无以行水,欲作风水之兆也。发汗以泻其皮毛而消肺胀,则愈矣。

咳嗽上气七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气,壅于头面,是以浮肿。喘息肩摇,是谓肩息。其脉浮大者,阳根下绝,此为不治。又加下利,中气败泄,尤为甚也。

咳嗽上气八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咳而上气、此为肺气胀满,其人喘阻,肺气上冲,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是表邪外束而里气上逆也。越婢加半夏汤,姜、甘、大枣,培土而和中,石膏、麻黄,清金而发表,半夏降逆而下冲也。

◎越婢加半夏汤百十三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生姜三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咳嗽上气九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此心下有水,阻格金火降路,气阻而发喘咳,肺热而生烦躁也。小青龙加石膏汤,甘草、麻、桂,补中气而泻营卫,芍药、半夏,清胆火而降胃逆,姜、辛、五味,下冲气而止咳喘,石膏凉肺蒸而除烦躁也。积水化汗而外泄,诸证自愈矣。

◎小青龙加石膏汤百十四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三两 桂枝三两 甘草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半升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咳嗽上气十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咳而脉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里气上逆,肺金郁格而不降也。厚朴麻黄汤,麻黄发表而散寒,石膏、小麦,清金而润燥,朴、杏、姜、辛、半夏、五味,破壅而降逆也。咳而脉沉者,其病在下,是水邪上泛,相火壅阻,肺金伤克而不归也。泽漆汤,人参、甘草,补中而培土,生姜、半夏,降逆而驱浊,紫参、白前,清金而破壅,桂枝、黄芩,疏木而泻火,泽漆决瘀而泻水也。脉法:浮为在表,表有寒邪,故用麻黄。

◎厚朴麻黄汤百十五

厚朴麻黄汤

厚朴五两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五味半升 石膏如鸡子大 小麦一升 麻黄四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泽漆汤百十六

泽漆汤

泽漆一升,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五两 半夏半升 白前五两 紫参五两 桂枝三两 黄芩三两

上九味,(口父)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咳嗽上气十一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风寒外闭,肺气郁阻,逆冲咽喉,泻之不及,以致呼吸堵塞,声如水鸡。此缘阳衰土湿,中气不运,一感外邪,里气愈郁。胃土上逆,肺无降路,而皮毛既阖,不得外泄,是以逆行上窍,冲塞如此。射干麻黄汤,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细辛、生姜、半夏,下冲逆而破壅塞,大枣补土而养脾精,麻黄发汗而泻表寒也。此即伤风齁喘之证。

◎射干麻黄汤百十七

射干麻黄汤

射干十二枚 紫菀三两 款冬三两 五味半升 细辛三两 生姜四两 半夏半升 大枣七枚 麻黄四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咳嗽上气十二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土虚胃逆,相火莫降,刑克辛金,肺气逆冲,上窍壅塞,故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门冬汤,甘、枣、参、粳,补中而化气,麦冬、半夏,清金而降逆也。

◎麦门冬汤百十八

麦门冬汤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咳嗽上气十三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能坐而不得眠,此肺气之壅闭也。皂荚丸,利气而破壅,故能主之。

◎皂荚丸百十九

皂荚丸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内伤杂病 附方 卷十五?内伤杂病

◎《千金》生姜甘草汤八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甘草汤

生姜五两 甘草四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炙甘草汤九 方见《伤寒?少阳》

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在“虚劳”。

◎《外台》桔梗白散十 方见《伤寒?太阳》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在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即定。

【肺痈,胸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此条系黄氏所缺,依《要略》本补之。)

卷十六 内伤杂病 胸痹心痛短气 九章

胸痹、心痛之病,浊阴逆犯清阳,责在肝肾之阴盛,心肺之阳虚,而其原,总由于中气之败。胃逆则浊阴不降,脾陷则清阳不升,是寒水凌火,风木贼土之根本也。阳宜降也,阳中之浊气宜降而清气不宜降,阴宜升也,阴中之清气宜升而浊气不宜升。浊气升而清气降,则阳陷于下而阴填于上,清虚冲和之位,变而为痞满结硬之所。阴贼横逆,宫城填塞,君主失守,阳神奔败,此胸痹、心痛所由也。

失升降之职,易阴阳之部,非缘中气亏败,何至于此!仲景于散结开痹之中,而示人参一汤,所谓握要而警策者矣。

胸痹心痛一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诊脉当取其太过不及,以定虚实。寸为阳,尺为阴,寸旺于尺,人之常也,寸微是阳虚于上,尺弦是阴盛于下。弦为肝脉,应见于左关,尺弦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于水而不升也。木不升则脾必陷,肝脾所以升清阳,肝脾郁陷,清阳不升,是寸之所以微也。阳不敌阴、则阴邪上犯,浊气填塞,是以胸痹。宫城逼窄,是以心痛。所以然者,责其上焦之清阳极虚也。阳在上,今寸微阳虚,因知病在上焦,其上焦所以胸痹而心痛者,以其尺脉之弦。阴盛而侵微阳,上凌清位,窒塞而不开,冲击而不宁也。此脉之不及而病虚者。

胸痹短气二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若夫平人外无寒热之表证,忽而短气不足以息者,此必隧道壅塞而不通,或有宿物阻格而不达,是实证也。实则宜泻,当以行瘀开闭之方,除旧布新之法,排决郁陈,则气降而息顺矣。此脉之太过而病实者。

胸痹心痛短气三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之病,凡喘息咳唾,即胸背疼痛,短气喘促,寸口之脉沉而迟,关上之脉小而紧数,是中气不运,浊阴上逆,气道痞塞而不通也。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涤瘀而清烦,薤白、白酒,开壅而决塞也。

◎栝蒌薤白白酒汤百二十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白酒七斤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心痛四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胸痹不得眠卧,心痛彻背者,是阴邪上填,冲逼心宫,而胸膈痹塞,气无前降之路,膈上莫容,是以后冲于脊背也。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涤瘀而清烦,薤白、白酒、半夏,破壅而降逆也。

◎栝蒌薤白半夏汤百二十一

栝蒌薤白半夏汤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白酒一斗 半夏半升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痛五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胸痹,心中痞塞,浊气留结在胸,胸膈壅闷,胁下气逆,上抢于心,是皆胆胃逆升,浊阴不降之故也。枳实薤白桂枝汤,枳、朴、薤白,破壅塞而消痹结,栝蒌、桂枝,涤浊瘀而下冲气也。人参汤,参、术,燥土而益气,姜、甘,温中而缓急,亦主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百二十二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栝蒌一枚,捣 薤白半斤 桂枝一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百二十三

人参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短气六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是土湿胃逆,浊气痞塞,肺无降路,是以短气。肺气堙塞,则津液凝瘀,而化痰涎。茯苓杏仁甘草汤,杏仁利气而破壅,苓、甘,补土而泻湿也。橘枳生姜汤,橘皮破凝而开郁,枳、姜,泻满而降浊也。

◎茯苓杏仁甘草汤百二十四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枚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橘枳生姜汤百二十五

橘枳生姜汤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七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痹缓急者,水土湿寒,浊阴上逆,肺气郁阻,胸膈闭塞。证有缓急不同,而总属湿寒。薏苡附子散,薏苡泻湿而降浊,附子驱寒而破壅也。

◎薏苡附子散百二十六

薏苡附子散

薏苡十五两 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痹心痛八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中痞塞,诸气上逆,心悬作痛,以胆胃不降,胸膈郁满,阻碍厥阴升路,冲击作疼。桂枝生姜枳实汤,枳、姜,降浊而泻痞,桂枝疏木而下冲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百二十七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胸痹心痛九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寒邪冲逆,凌逼心君,故心背彻痛。乌头赤石脂丸,乌、附、椒、姜,驱寒邪而降逆,赤石脂护心君而止痛也。

◎乌头赤石脂丸百二十八

乌头赤石脂丸

乌头一分,炮 蜀椒一分(一法二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附子半两(一法一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