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顺气散

加味顺气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主治男子妇人,气脉不顺,虚风攻注,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肌肤不遂,手足缓弱。心忡气短,行步不正。
出处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
主治 男子妇人,气脉不顺,虚风攻注,痰涎壅 滞,头目昏眩,肌肤不遂,手足缓弱。心忡气短,行步不正。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加味顺气散

处方

天台乌药5两,桔梗(去芦,炒)2两半,川白芷2两半,川芎2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去白)2两半,白术(无油者)2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枳壳(去瓤,锉,麸炒令黄)1两半,天南星(炮制)1两,大腹皮(洗净)1两,川乌头(生,去皮脐)1两,干姜(炮)7钱半,人参(去芦)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

功能主治

男子妇人,气脉不顺,虚风攻注,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肌肤不遂,手足缓弱。心忡气短,行步不正。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匕,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1盏半,同煎至8分,去滓,吞下白丸子。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

《普济方》卷一○五:加味顺气散

处方

南星、枳壳防风川芎僵蚕全蝎木香少许、白术、白茯苓(去皮)、当归青皮(去白)、蓬术、陈皮(去白)、天台乌药人参少许、甘草、白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

风气。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味顺气散

组成

大台乌药五两,桔梗(去芦,炒)、川白芷、川芎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无油者)各二两半,麻黄(去根节)、枳壳(去瓤,锉,麸炒令黄)一两半,天南星(炮制)、人腹皮(洗净)、川乌头(生,去皮脐)各一两,干姜(炮)七钱半,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各半两。

用法用量

上锉。每服四钱匕,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水一盏半,同煎至八分,去滓,吞下白丸子。

主治

男子妇人,气脉不顺,虚风攻注,痰涎壅滞,头目昏眩,肌肤不遂,手足缓弱。心忡气短,行步不正。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龚廷贤医学全书》:“中风,脉宜浮迟,不宜弦大急数。其为病也,或为中风舌强不语,语言謇涩,或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筋骨麻痛,或头目眩晕,痰火炽盛,或呵欠喷嚏,面木头痛,或僵仆不省人事等症。宜先用通关之药,俟有嚏,随进解毒丸或导痰汤或摄生饮,对症选用。或有未至昏冒,而不必用此三方者,均宜服加味顺气散二三剂”

2.《龚廷贤医学全书》:“按上方,治一切卒中不醒人事者宜之。服后人事稍醒,气未尽顺,痰未尽消,惟当以藿香正气散加南星、木香以苏痰气,调理最稳。或服加味顺气散亦可。藿香正气散方见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