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归藏汤

甲乙归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醇剩义》卷一。具有镇肝潜阳,疏肝安神之功效。主治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
出处 《医醇剩义》卷一
功能 镇肝潜阳,疏肝安神
主治 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
处方

真珠母8钱,龙齿2钱,柴胡1钱(醋炒),薄荷1钱,生地6钱,归身2钱,白芍1钱5分(酒炒),丹参2钱,柏子仁2钱,夜合花2钱,沉香5分,红枣10枚,夜交藤4钱(切)。

功能主治

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

摘录
《医醇剩义》卷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甲乙归藏汤

组成

真珠母八钱,龙齿、归身、丹参柏子仁夜合花各二钱,柴胡薄荷各一钱,生地六钱,白芍一钱五分,沉香五分,红枣十枚,夜交藤四钱。

功用

镇肝潜阳,疏肝安神。

主治

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

方义

红枣补脾气而不使肝气乘之。珍珠母、青龙齿潜降肝胆(甲乙)之气(或上亢之阳),醋炒柴胡薄荷、合欢花和于其间,且可疏肝。沉香和青龙齿具可使肝胆之气归藏,使邪火不上犯之功效。生地、归身、酒炒白芍、丹参柏子仁夜交藤滋肝疏肝,并清热化瘀。

运用

以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为辨证要点。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不寐,还可治疗郁证,尚可与甘麦大枣汤合用来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情绪或精神障碍。

加减化裁

伴肝阳上亢可加龙骨、牡蛎

使用注意

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医醇剩义》:“甲乙归藏汤治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珍珠母八钱,龙齿生地、归身、柏子仁夜合花各二钱,柴胡薄荷各二钱,白芍一钱五分,夜交藤四钱,沉香五分,红枣七杖,丹参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