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固涩止痢,清热燥湿。治小儿湿热痢疾,延久不止,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
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三四服。
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上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固涩止痢。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
每服5丸,以粥饮下,日三四服。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治膀胱、肾冷,坐起欲倒,目恍恍,气不足,骨痿。
每服30丸,加至4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一日二次。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冷痢,纯下白如鼻涕;伤寒后脏腑虚冷,下痢白脓腹痛者。
每服5-10丸,日3次。
上药各治,用鸡子为丸,如大豆大。
三十年疟疾。
发前服7丸,临发服7丸。
忌生葱、生菜、猪肉等。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虚冷下血,及水谷下痢,昼夜无数,兼疗恶露不绝。
每服20丸,酒送下,日3次。
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膀胱肾冷,坐起欲倒,目(目巟)(目巟),气不足,骨痿。
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日2次。加至40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妇人劳损,月水不断,五脏气虚,肉色黄瘦,血竭暂止,少日复发,不耐动摇,小劳辄剧及久疾失治者。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
上药除柏子仁外,捣罗为末,同拌匀,加煮枣肉2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阳气内郁,肝气不治,少气善怒,视听昏塞,煎迫厥逆者。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粥饮送下。
上为细末,粟米粉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固养血脉,温下元,止崩带,暖子脏。主妇人血气虚寒,营卫不调,冲任经虚,即血脉不禁而血滑崩漏者,或坠胎下漏。
每服30丸,空心、日午,晚食前温酒或淡醋汤送下。
螺皮丸、龙骨皮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五痔连年不止,兼痔漏者。
螺皮丸(原书同卷)、龙骨皮丸、(《普济方》卷二九八)。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下虚胞寒,小便白浊,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
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