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芍芨草汤

芪芍芨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吉林中医药》。具有益气生肌,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见胃脘痛,反复发作,冬季加重,饿则痛甚,喜热喜按,嗳气呕恶,或便黑,呕血,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出处 《吉林中医药》
功能 益气生肌,行气止痛
主治 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处方

黄芪30克,海螵蛸20克,白芍15克,白芨12克,甘松12克,鹿角胶12克(冲),元胡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活血止痛,制酸止血。主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蒋森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芪芍芨草汤

歌诀

芪芍芨草海螵蛸,元胡甘松鹿角胶,呕血使血胃皖痛,益气生肌服之好。

组成

黄芪海螵蛸各30克,白芍药18克,白芨12克,甘松15克,鹿角胶(熔)15克,元胡12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用

益气生肌,行气止痛。

主治

胃脘痛(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方义

本方所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胃脘痛范畴。胃脘痛,饿则痛甚,喜热喜按,冬季加重,反复发作,为脾胃虚寒所致;嗳气呕恶为脾胃不和,胃气上逆,呕血或便血,已是气滞血瘀,瘀阻经脉,血不循经。因此治疗上应以温补脾胃为主,兼以行气止痛,活血生肌,方中黄芪补气,托毒生肌为君。臣以玄胡索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海螵蛸敛疮制酸,收涩止血;白芍药缓急止痛,养阴和营。佐以甘松行气止痛;白芨消肿生肌,收敛止血;鹿角胶温阳益精止血。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为使。各药配伍,共奏益气生肌,行气止痛之功。

运用

诊断要点:胃脘痛,反复发作,冬季加重,饿则痛甚,喜热喜按,嗳气呕恶,或便黑,呕血,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加减化裁

脾胃虚寒症:胃脘隐痛,喜按喜温.饿则痛甚,便溏,苔薄白,脉沉细。加党参(或人参)、桂枝、干姜。肝胃不和症:胃脘胀痛,胸胁胀满,暖气呕恶,泛酸,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加香附、佛手。瘀血阻络症:胃脘刺痛,拒按,食后痛重,消化道出血,舌质紫暗,脉涩。加三七参(冲)、蒲黄。胃阴不足症: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舌燥,喜冷饮,舌红少苔、剥苔,脉细数。加沙参、麦冬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