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两补汤

水火两补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五。具有温肾益气,开胃利尿之功效。主治关格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其脉濇而伏。
出处 《辨证录》卷五
功能 温肾益气,开胃利尿
主治 关格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其脉濇而伏
处方

熟地30克 山茱萸12克 茯神15克 车前子9克 人参6克 麦冬30克 五味子1.5克 肉桂3克 白术15克 牛膝9克

功能主治

治关格。肾气衰惫,膀胱闭结,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便不得出,腹中作痛,手按之少可,脉涩而伏。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水火两补汤

组成

熟地一两(30g),山茱四钱(12g),茯神五钱(15g),车前子三钱(9g),人参二钱(6g),麦冬一两(30g),五味子五分(1.5g),肉桂一钱(3g),白术五钱(15g),牛膝三钱(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连服二剂,上吐止而下结亦开矣,再服四剂全愈。

功用

温肾益气,开胃利尿。

主治

关格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其脉濇而伏。

方义

此方补肾中之水火,而又能通肾中之气,气足而上自达于胃,下自达于膀胱、大小肠矣。倘用香燥之药以救胃,则胃气愈伤;倘用攻利之药以救膀胱、大小肠,则膀胱、大小肠愈损,何日是开关解格之日哉!

运用

老人前列腺增生,肾气衰惫,膀胱闭结,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便不得出,腹中作痛,手按之少可,脉涩而伏。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辨证录》:“人有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人以为此寒极而阴阳易位,其脉必涩而伏也……治法必须大补其肾中之水火。肾中之水火足,而关格不治而自愈矣。水火两补汤【处方】熟地一两,山茱四钱,茯神五钱,车前子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一两,五味子五分,肉桂一钱,白术五钱,牛膝三钱。【用法】水煎服。连服二剂,上吐止而下结亦开矣,再服四剂,全愈。【方解】此方补肾中之水火,而又能通肾中之气,气足而上自达于胃,下自达于膀胱、大小肠矣。倘用香燥之药以救胃,则胃气愈伤;倘用攻利之药以救膀胱、大小肠,则膀胱、大小肠愈损,何日是开关解格之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