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汤《新急腹症学》

利胆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新急腹症学》青岛台西医院方。具有清热利胆之功效。主治胆道蛔虫病恢复期。症见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临床常用于治疗胆管结石、肝管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及复发结石(尤其为泥沙样者);胆石症合并感染;因年迈患胆石症、胆管感染不能胜任手术者;胆石症、胆管感染、因心、肝、肾有严重病变无手术条件者;经手术后病情不见缓解者。
出处 《新急腹症学》青岛台西医院方
功能 清热利胆
主治 胆道蛔虫病恢复期

歌诀

利胆汤中柴茵琴,芍银硝黄共郁金大青木香金钱草,肝胆结石感染遁。

组成

柴胡、茵陈、郁金黄芩、白芍、大黄(后下)各五钱(15g),金银花大青叶、金钱草各一两(30g),芒硝(冲服)三钱(9g),木香四钱(12g)。

用法用量

将所有药材加水煎煮1剂,早晚2次分服;病情重者可每日用水煎煮2剂药材,分4次服用,每6小时1次。

功用

清热利胆。

主治

胆道蛔虫病恢复期。

方义

在利胆汤中,柴胡疏肝解郁,清虚热中,用于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保肝,对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有很好的疗效;郁金行气解郁,利胆退黄,用于胸腹胀痛或刺痛、热病神昏、黄疸尿赤;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湿热黄疸;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金银花大青叶、金钱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木香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芒硝温中消食,逐水缓泻。总之,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排石止痛之功。

运用

诊断要点: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

临床常用于治疗胆管结石、肝管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及复发结石(尤其为泥沙样者);胆石症合并感染;因年迈患胆石症、胆管感染不能胜任手术者;胆石症、胆管感染、因心、肝、肾有严重病变无手术条件者;经手术后病情不见缓解者。

加减化裁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应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行气止痛;对于呕吐患者,应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竹茹、姜半夏,以清热止呕;对于黄疸患者,重用茵陈至30克,以更好地退黄;对于高热口渴患者,应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生石膏30克、知母18克,以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对于胃呆纳少的患者,应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鸡内金内金9克、砂仁3克、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9克,以消积化滞;对于腹胀患者,应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厚朴、枳实各12克,以行气消积,燥湿除满;当严重感染,中毒症状明显时,则属热毒炽盛,重在清热解毒,应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龙胆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排石过程中,发生胆石嵌顿时,则应集中全力驱石排出,须在利胆汤的基础上加姜黄鸡内金,可时加重金钱草,芒硝用童;反复排石,病人不能耐受或身体虚弱时,则应酌情暂停止排石,给予扶正为主的治疗,可用党参、云苓、白术黄芪等。

注意事项

患者服药后为防止呕吐,可采用多次少量分服或针刺内关穴;有肠麻痹的患者,经胃肠减压后注药,或采用利胆汤保留灌肠。患者还应保证每日大便排泄3~5次,一般规律是腹泻次数多,排石率高,疗效好。体质弱、有脱水者,减少药量,并静脉补液。若服药后小便变黄,大便有时带黏液属正常现象,不影响继续服药治疗。再次,腹泻次数的调节,关键在于大黄、芒硝的用量,应根据病人体质、有无慢性腹泻及服药后腹泻次数多少适当调节;若服药后引起腹痛发作、黄疸加深,应严密观察,并因势利导,继续服药,集中力量驱石排出胆管。孕妇应慎用泻下药,如用时先从小料量开始;有习惯性流产者,应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