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方数:4)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包括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阻塞性黄症、肝脾肿大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病因不一,预后相差也很悬殊。轻度患者在出生后1一3周出现黄疸,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稀便;肝肿大,脾可轻度肿大,大便色白,小便色深,经处理4一6周恢复正常。重症患者开始症状就很严重,黄疸较深,大便呈陶土色,肝脾肿大明显,质硬,可伴有腹水、出血等,死亡率较高。    本病多数由病毒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方数:4)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包括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阻塞性黄症、肝脾肿大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病因不一,预后相差也很悬殊。轻度患者在出生后1一3周出现黄疸,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稀便;肝肿大,脾可轻度肿大,大便色白,小便色深,经处理4一6周恢复正常。重症患者开始症状就很严重,黄疸较深,大便呈陶土色,肝脾肿大明显,质硬,可伴有腹水、出血等,死亡率较高。
本病多数由病毒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去、单纯性疤疹、柯萨奇病毒等,也可由弓形体原虫、李司忒菌属、梅毒等致病。某些遗传代谢异常如抗胰蛋白酶缺少等也可引起本病。
本病根据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检查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多数升高,甲胎球蛋白持续阳性可作出诊断。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适当给予维生素B、C、D、E等。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对重症病例应予利尿、止血,平衡水与电解质等。
本病属中医的“胎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湿热之邪,若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儿发病,或胎儿出生后外邪内侵,湿热蕴结中焦,移热于肝胆,致使肝失条达,胆失疏泄,胆液外溢发为黄疸。重症者则有气滞血济,肚腹胀满,腹壁青筋怒长,胁助下积聚痞块肿硬,甚至表现胎黄动风或急黄虚脱之症。(时毓民)

三型辨证方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利胆,健脾补肾。主治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
(l)脾虚湿毒型:芦根10克、苡仁10克、桃仁3克、冬瓜仁10克、金银花10克、车前草10克、楂叶6克、茯苓15克、茵陈6克、白花蛇舌草6克、鸡骨草10克、葫芦条10克、郁金3克、夏枯草10克。(2)脾肝亏损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谷芽15克、茵陈6克、田七1克、沙参10克、丹皮6克、郁金3克、吉林参3克、熊胆0.15克、金银花5克、丹参5克、赤芍6克。(3)脾肾亏损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谷芽15克、茵陈5克,丹参6克、白芍6克、郁金3克、五味子3克、吉林参6克、田七1克、首乌10克、乌豆衣10克。以上药物均水煎,分多次服。
【辨证加减】
腹水重者加上鳖虫3克、水蛭3克、蟋蟀4只、寮刀竹6克;便血多者加茅根10克、阿胶3克、早莲草6克、茜草6克。
【临床疗效】
用本方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71例,多系重症患儿。结果治愈15例,好转44例,未愈8例,死亡4例。
【处方来源】
广东省广州儿童医院杨善成等。(时毓民)
【按 语】

新生儿利胆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湿热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
茵陈12-15克、山栀9克、车前子9克(包煎)。金钱草15一30克、篇蓄15克、制大黄3一4.5克、生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数次服用。疗程平均为6周。
【辨证加减】
黄疸深加广郁金9克、片姜黄9克;热偏重加黄芩9克、黄柏9克;湿偏重加茯苓9克、白术9克、扁豆9克;肝脾肿大显著或质地坚韧加丹参15克、当归9克;腹胀、纳呆加生鸡金3克。
【临床疗效】
用本方治疗19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结果痊愈15例,好转3例,无效1例。对照组16例,用强的松治疗,结果痊愈8例,好转5例,无效3例。巩膜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中药组比强的松消退快。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时毓民等
【按 语】
全方以清热利胆为主,其利胆效果优于强的松对照组。对急性温热型黄疸尤为适合。(时毓民)

婴肝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行血解郁。主治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
茵陈15克、虎杖6~9克、败酱草9克、山桅9克、广郁金9克,水煎,分数次服用。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用本方治疗出生到25天内的新生儿肝炎综合征12例,全部病例均不加用或停用激素,结果痊愈9例,好转1例。2例自动出院。用药后患儿在7日内大便转黄。
【处方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彭兆麟等。
【按 语】
方中茵陈清利湿热;虎杖清热活血,以上两药相配,肝胆湿热得解则胆道通利,胆郁可解除;败酱草可加强清热功效,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坏死;配山桅、广郁金以协同利胆、退黄,行血解郁。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时毓民)

白茅木贼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主治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处方组成】
白茅根15克、水贼草9克、板益根9克、郁金9克、枳壳6一9克、金钱草15克、滑石9一12克。每日1剂,煎汤分数次服。
【辨证加减】
大便干加大黄;稀便加白术茯苓;有热象加黄芩栀子;腹胀加川朴、大腹皮或莱菔子;腹水加半枝莲车前子;纳差加神曲、鸡内金山楂;肝火硬加大黄遮虫丸0.2一0.25克;配合服用或后期加硝矾散0.2~0.25克。
【临床疗效】
用本方治疗新生儿肝炎25例,结果痊愈12例,减轻9例,无效4例,总有率为84%。
【处方来源】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曹旭。
【按 语】
方中白茅根木贼草、板蓝根清热凉血;郁金枳壳、金钱草、滑石利股。综观方剂组成,以治阳黄为主。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时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