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肾精,养心血,镇静开窍。主治小儿多功症。 |
【处方组成】 鹿角粉6克、益智仁6克、制首乌15克,枸杞子9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15克、石菖蒲9克、郁金10克、丹参15克;水煎服。除鹿角粉外,余药加水6一8信煎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浓缩成1克/毫升的药液,加27‰苯甲酸防腐。每次服25毫升,冲鹿角粉2克,每日3次。2个月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显效4例(服药4个月以上),有效18例(服药2~4个月),无效8例。 |
【处方来源】 四川省乐山地区人民医院刘先福等。 |
【按 语】 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的一种病症,故用鹿角、益智仁、制首乌、枸杞子补肾精,充脑髓;用丹参补血养心,以促进智能的发育;病儿自控能力差,多动且易于冲动,故用龙骨、牡蛎镇静;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故用石菖蒲、郁金开窍。补肾养心,促其发育是治本;镇静开窍,减轻症状是治标。本方标本兼顾,有利于收效,补而不腻。则可以久服。本方有一定收涩作用,外感发热时勿服。(吴敦序) |
【功能主治】 功能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主治小儿多动症。 |
【处方组成】 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12克(先煎)、珍珠母10克(先煎)、夜交藤12克。每日1剂。水煎3次服。 |
【辨证加减】 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谈者加熟地10克、阿胶12克(烊化);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儿多动症15例,全部治愈。最少服15剂,最多服55剂,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医医院儿科滕宣光。 |
【按 语】 小儿多动症是由于肝肾之阴不足,肝阳偏亢,阻亢则多动。故本方以女贞子、枸杞子、白芍或加熟地、阿胶以补肝肾之阴;用珍珠母、牡蛎、夜交藤或加枣仁平肝潜阳,养心安神。阴充阳潜,则多动之症可渐渐消除。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吴敦序) |
【功能主治】 功能镇心安神,益智开窍。主治小儿多动症。 |
【处方组成】 龙节菖蒲15克、炙远志4.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琥珀2克(研末吞),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若尿黄赤,大便干,舌红,易怒者可加黄连1.5克、竹叶10克、龙胆草4.5克、竹茹6克、钩藤10克、火麻仁12克、胸闷,纳少,呕恶,苔白腻,便溏者前加陈皮4.5克、半夏16克、茯苓12克、川朴6克、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若苔腻而去尖红者则加黄连1.5克。竹茹6克、陈皮4.5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若动作欠灵,反应迟钝,记忆力差者,当属虚证,其中形寒肢冷,舌淡胖者为阳虚,可加席角片2克、附片6克、黄芪12克;舌红苦少,心烦难眠,口干者为阴虚,宜酌加龟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百合10克、石斛10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小儿多动应50例,显效14例,好转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 |
【处方来源】 上海市中医门诊部宋知行等。 |
【按 语】 小儿多动症的特点在于心神不宁,心窍不开。故本方用龙骨、牡蛎、琥珀宁心重镇安神;以九节菖蒲、远志开窍。究其病因有虚实之分,实者可由火旺扰心,故用黄连、龙胆草、竹叶、竹茹清火;亦可因痰浊蒙蔽,则用陈皮、半夏、茯苓、川朴化湿痰。阴应者,宜用龟版、生地、百合、石斛养阴;阳虚当用附片、鹿角、黄芪益气温阳。病因消除,神宁窍开,则诸症可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吴敦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