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治冠心病。 |
【处方组成】 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赤芍9克、白芍9克、生地9克、桃仁9克、红花5克、广木香5克、陈皮3克、甘草3克,水煎服。气阴两虚型每日1剂,每晚睡前服第1煎,次日凌晨4时服第2煎。 |
【辨证加减】 阳虚型加桂枝4.5克,见有浮肿可加熟附片4.5克;阴虚型加玄参9克、麦冬9克;痰湿型去生地、当归、川芎,加苍术9克、制半夏9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泽泻9克。 |
【临床疗效】 治疗冠心病85例,对心绞痛者显效为50 .6%,改善为45.7%,基本无效3.7%,总有效率为96.3%;对心电图改变者显效为37.8%,改善为24.2%。疗效与疗程有关,疗程越长其疗效越显著,在心电图方面尤为突出。 |
【处方来源】 孟百三。 |
【按 语】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使豚鼠离体心脏的收缩功能明显增强,冠脉流量较用药前增加2倍以上;同时还能降低高胆固醇,有降血脂作用。本方对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流供应,消除某些症状。经心电图复查,对心房律的转复作用不明显。(何立人) |
【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心气,温通心阳,活血化瘀。主治心肌炎。 |
【处方组成】 党参15一3O克、黄芪15一30克、当归9一15克、川芎9一15克、白术9一24克、丹参15一30克、郁金6一9克、炒酸枣仁15一30克、桂圆肉12~24克、炙远志6一9克、柏子仁9一24克、瓜蒌9~24克、薤白头9一15克、大枣5一10枚、枳壳9一12克、厚朴9一12克、茯神9一15克、云苓6-9克、炙甘草3- 6克,每日1剂,1日3次煎服。1个月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70例,痊愈(症状全部消失,体征、心电图等检查恢复正常)68例,好转(症状和体征、心电图等检查有减轻)1例,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为98.6%。平均疗程为27.5天。 |
【处方来源】 成都军区总医院刘孝贤等。 |
【按 语】 本病的发生由于正气虚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成。治疗则以扶正为主,才能收到较好疗效。本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补益心气,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酸枣仁、柏子仁、桂圆肉、炙远志、茯神养心滋阴,安神定悸;当归、川芎、丹参、郁金活血化瘀通络,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瓜蒌、薤白头、枳壳、厚朴温通心阳,宽胸理气。本方不仅有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而且能防止心、脑、肾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周慈发) |
【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心气养血通脉。主治心肌炎。 |
【处方组成】 党参30克、丹参30克、苦参30克、炙甘草15克、柏子仁10克、常山10克,水煎服。以30天为1疗程。在服药期间,停服其他抗心律药物。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35例,显效(过早搏动消失,自觉症状明显好转)12例,有效(过早搏动减少,自觉症状好转)16例,无效(过早搏动和症状元改善)7例。 |
【处方来源】 福建省中医研究院朱锡光。 |
【按 语】 过早搏动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这个病名,但可找到相似的脉证。如《濒湖脉学》载“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指出结脉是缓慢之中,时有歇止,而歇止有一定规律。我们认为结脉的出现,偏虚寒的病症较多,故后世提出给代脉的治疗主张从温补中求之,是比较符合临床实践的。由于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以营养全身,心气内虚是本病的根本,故用党参、炙甘草补益心气;柏子仁养血安神;丹参养血活血;通脉再配合具有类似奎尼丁样的常山和有β受体阻滞剂作用的苦参,诸药配合以赵治疗作用。(周慈发)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强心,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
【处方组成】 银花30克、益母草20克、苦参、当归、党参各15克、炙甘草6克,上药煎至200毫升,分2次口服。疗程2个月。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82例,显效(症状与体征消失,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并稳定半年以上者)59例,好转(症状与体征及异常心电图有改善)19例,无效(症状与体征及心电图无改善者)4例。总有效率为95.1%。 |
【处方来源】 河北省衡水地区医院刘兴运。 |
【按 语】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仍无特效疗法,而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外感风寒湿热搏于血脉,使心气受阻,导致气虚血瘀,痹阻心阳,故有“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之说。本方中银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益母草可明显的减慢心率,增加心肌冠状动脉及外周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微循环,对心肌的超微结构,特别是对线立体有保护作用;当归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微循环;苦参能改善心肌细胞膜、K+、Na的传导,使心肌的应激性降低,延长绝对不应期,由此能抑制异位搏点,防止和治疗心律失常;党参有扶阳益气,增强心脏功能,防止心衰;炙甘草和中益气。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周慈发)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温通心阳。主治心肌炎。 |
【处方组成】 生地15一30克、麦冬15克、桂枝6一9克、炙甘草15一30克、党参15-30克、苦参9~12克、甘松6~9克、丹参15一30克.紫石英30克、板蓝根12~15克,水煎服。以3个月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如阳虚火旺去桂枝,加玄参;早搏频繁加茶树根、常山、檀香;夜寐不佳加莲子心、淮小麦、五味子;热毒盛加黄芩、银花、开金锁;挟痰湿加茯苓、制半夏;阳虚加熟附子;气虚加黄芪。 |
【临床疗效】 应用52例,显效(症状消关,心电图恢复正常)24例,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改善或早搏较前减少~半以上)19例,无效(症状稍有减轻,但心电图无改善)9例。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邵启惠等。 |
【按 语】 本方以调补气血,温通心阳为主,正强邪自却。现代药理证实,甘松尚有对中枢的镇静作用,其所含缬草附有抗心律不齐作用。(周慈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