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治输卵管妊娠包块已经形成,或者血郁少腹已见化热之势。 |
【处方组成】 丹参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乳香10克、没药15克、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腹痛甚加元胡12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消包块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夏枯草20克;肛门坠胀加黄芪20克;防止肠粘连加川朴12克、广木香10克;大便它结加大黄10克;补气血加当归15克、山药10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43例(其中34例属于包块型,9例属于不稳定型),治愈26例,好转16例,1例无效改手术,总有效率97.67%。 |
【处方来源】 河北医学院二院妇产科 |
【按 语】 本方由“活络效灵丹”变化而来。原方由丹参、当归、生乳香、生没药四味药组成,主治痃癖症瘕,心腹疼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本方在此基础方中加银花、蒲公英、赤芍,取其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因为输卵管妊娠往往由输卵管炎引起,而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血郁少腹,日久势必化热,故用本方效果良好。(毛秋之)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消症。(1)方主治宫外孕休克型或不稳定型早期;(2)方适用于腹腔内瘀血凝结,包块已经形成。 |
【处方组成】 (l)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水煎服。(2)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三棱3-9克、莪术3一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便秘腹胀,必须疏通肠胃,属实热者,加大黄、芒硝各9克,川朴、枳实各3-9克;属寒实者,加九种心痛丸(附子9克、高丽参3克、干姜3克、吴萸3克、狼毒3克、巴立霜3克),川朴、枳实各3-9克;寒热夹实者加大黄、芒硝、官桂或肉桂、川朴、枳实各3一9克。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600例,近期治愈15天内75例,30天内279例,60天内531例。 |
【处方来源】 山西医学院 |
【按 语】 本方药味不多,较为简便,而且价廉,无副反应,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且本方可治疗多种属于气滞血瘀的疾病,如附件炎、炎性包块、慢性盆腔结蹄组织炎、术后肠粘连、感染、血肿等。许多地区应用本方,随证加减,取得良好疗效,使宫外孕手术率明显下降,并证实本方有抗微血栓而止血的作用。(毛秋之) |
【功能主治】 功能止血固脱,社瘀消症。(l)方主治宫外孕急性期和亚急性期;(2)方适用于宫外孕稳定期。 |
【处方组成】 (l)红参5克、制附片5克(先煎20分钟)、艾叶9克、元胡9克、贯众炭9克、阿胶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川芎3克、灵草6克、三七粉6克、荆芥炭8克、制乳香8克、制没药8克,水煎服。 (2)黄芪15克、山药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天花粉9克、鸡内金9克、知母6克、水蛭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30例,其中5例急性期,10例亚急性期,15例稳定期。治愈29例,达96.7%。服药后2~4天腹痛逐渐减轻,腹痛完全消失10一15天,包块在1-2月内均消失。 |
【处方来源】 安徽省宿县地区人民医院 |
【按 语】 杨氏在治疗中抓住两个重要环节,即止血固脱,祛瘀消症。急性期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胶艾温经止血,参附益气固脱;稳定期用三棱、莪术破瘀消症,参芪益气扶正,使瘀血去而正气不伤。(毛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