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主治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
【处方组成】 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断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酒大黄10克、钩藤12克、地丁15克、地龙12克、柴胡20克、瓜蒌根12克、穿山甲6克、威灵仙12克、丹参20克、丹皮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陈皮10克、香附12克、伸筋草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病在上肢加桂枝6克;在下肢加牛膝12克;剧痛加元胡6克、血竭5克(研末冲服),超过12小时之后或该症己形成时,重用白芍30克、甘草12克、钩藤15克,减赤芍,配合临床施治。 |
【临床疗效】 急性期(发生该症不超过12个小时)17例,服药3-6剂治愈;亚急性期(超过12个小时至伤后3天)3例,服药剂量10剂左右,其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较晚期(超过3天以上者)2例,服药剂量15-20剂,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
【处方来源】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吴念先。 |
【按 语】 方中柴胡专入肝胆,达表和里,宣其气道,行其郁结;酒大黄使其性不致直下,随柴胡之出表入里以成其搜剔之功;当归行血中之气,使各归其经;穿山甲出阴入阳,走窜经络迅达伤处,逐络中之瘀,逐水,解热消肿;瘀血之处必有伏阳,故以爪萎根清之;凡跌打损伤药中不可缺制乳没,此药极能散血止痛;钩藤通络解痉;桃仁之破瘀,红花之活血,使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朱钢) |
【功能主治】 功能攻瘀导滞,活血消肿。主治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
【处方组成】 当归9克、赤芍9克、白芍9克、熟军6克、芒硝6克、厚朴6克、甘草6克、丹参18克、广三七5克、红花5克、苏木12克、泽兰叶12克、枳实7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兼有口渴、舌赤、脉弦细有力者加花粉、生地、五味、玄参等养阴生津;兼有气血两虚者酌加黄芪、党参、熟地;兼有夜寐不宁者加鸡血藤、获神、酸枣仁;兼有胃纳不佳者加山药、砂仁、白术;兼有患肢肿胀透亮、隔下痞塞严重者,加青皮、佛手、木香、陈皮等导气破滞。 |
【临床疗效】 应用22例,男17例,女5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7岁;受伤时间4小时到4天,随访时间半个月一8个月。结果优者15例,良者5例,可者1例,无效1例。服药1剂-6剂。 |
【处方来源】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李强。 |
【按 语】 本病多有瘀血蓄于下焦、燥屎内结、气滞不通等特征,应用本方能使陈瘀尽而胃肠清,症瘕尽而荣血昌,方中当归、丹参、红花、苏木,泽兰叶、三七、赤芍合用有活血凉血、祛瘀生新之意,对治疗本综合征和促进骨折愈合均有作用。(朱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