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主治梅核气。 |
【处方组成】 苏梗9克、柴胡9克、郁金9克、川朴9克、青陈皮各9克、半夏9克、蔻仁3克、金铃子9克、延胡索9克、木香6克、云苓12克,水煎服。21剂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42例,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30例,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9例,无效3例。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
【按 语】 方中苏梗、柴胡、郁金、青陈皮、金铃子、延胡索,木香疏肝理气;半夏、厚朴、青陈皮燥湿化痰;云苓、蔻仁健脾化湿。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张青) |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主治梅核气。 |
【处方组成】 半夏10克、厚朴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红花10克、白芥子10克、桔梗6克、陈皮6克、甘草6克、升麻4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7例,治愈28例,有效4例,无效5例。 |
【处方来源】 陕西省神木县中医学会刘长天。 |
【按 语】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矣。”本方以厚朴、陈皮、柴胡、香附理气;半夏、白芥子化痰;桔梗宣肺气;升麻、柴胡引药上行。气机利,痰湿化,梅核气而得消。(张 青) |
【功能主治】 功能化痰散结。主治梅核气。 |
【处方组成】 苏子12克、莱菔子12克、白芥子12克、菖蒲9克、僵蚕9克、桔梗10克、竹茹12克、远志12克、牛膝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脾虚湿重加白术、砂仁;气虚加党参;血虚加当归;心神不安加枣仁。 |
【临床疗效】 治疗31例皆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平均服药11剂。 |
【处方来源】 陕西省丹凤县医院王益民。 |
【按 语】 本病多发于女性。由情志不舒,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肝气郁滞犯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气痰上逆咽中而成。治疗以化痰散结为主。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化痰降逆为主药;配桔梗、远志、菖蒲、僵蚕可增强化痰之力;桔梗又可助白芥子散痰结;牛膝引药下行。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张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