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解郁,气血双补。主治视神经萎缩。 |
【处方组成】 柴胡6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甘草6克、杞子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5例57眼,显效(视力提高4行或由0.2以下提高到0.2以上)23眼,有效(视力提高2行或0.1以下提高到0.1)22眼,无效12眼。总有效率79%。 |
【处方来源】 江苏省铜山县人民医院许洪涛等。 |
【按 语】 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许氏认为视神经、视盘属肝,瞳神属肾,所以采用补益肝肾药法,取熟地、白芍、杞子;然气机通达,精血始能运升于目,故佐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再配八珍汤意补气养血。对眼内疾患无证可辨的状况下,许氏根据解剖与脏腑关系,创此思路辨证用药,疗效可靠。(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疏风清热,活血滋阴。主治急性视神经炎。 |
【处方组成】 菊花24克、酒黄芩12克、酒生地9克、赤芍9克、知母9克、决明子9克、玄参9克、丹皮6克、川芎3克、犀角粉0.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病变初期,可加防风、双花;静脉扩张迂曲显著,加桃仁、红花;视盘周围有白色渗出物,为风邪挟湿,可加薏仁、云苓;后期将愈时,加当归、黄芪等以气血双补。 |
【临床疗效】 治疗21例,14例为双眼,7例为单眼,疗程最短8天,最长113天,平均30天。痊愈(视力恢复1.2以上)13例,有效(视力提高2行以上)7例,总有效率95%。 |
【处方来源】 山东省阳信县中医院周北祯。 |
【按 语】 急性视神经炎,中医属“暴盲”范畴,治疗颇棘手,疗效也不太满意,而周氏应用本方治疗,有效率达95%,其中痊愈占61.9%。(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熄风,清热解毒,芳香开窍。主治儿童视神经萎缩(肝经风热型)。 |
【处方组成】 钩藤(后下)15克,僵蚕12克、全蝎6克、石菖蒲6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生地12克、薄荷(后下)4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36眼,基本恢复为20眼,显效10眼,进步为6眼。 |
【处方来源】 北京市广安门医院韦玉英。 |
【按 语】 韦氏认为肝经风热型在辨证上多有虚实相挟存在,病程较短。主要抓住尚有风热的证候,故以“热极生风,热解风自灭”之论。根据韦氏经验,采用平肝熄风,脏腑平衡,玄府通利,目得孺养而司灵明,临床疗效显著。本方应用于儿童视神经萎缩的早期。然而临床对本病的发现,却由于病者家属常因误治而在视神经萎缩的后期才来者居多。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养阴,舒肝解郁,凉血活血。主治视神经萎缩。 |
【处方组成】 生地20克、麦冬1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菊花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丹参18克、赤芍6克、红花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例,双眼视力0.08,近视力0.1,用本方治疗后,视力恢复到1.2,视神经乳头色泽略有转色,黄斑中心反射消失未复现。 |
【处方来源】 河北省中医学院李清文。 |
【按 语】 本方用于高热伤阴导致的视神经萎缩。本方以养阴生津,助活血祛瘀之功,此遵《内经》曰:“灼津成瘀,增水行舟”,出方颇有见地。(邹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