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活血,逐瘀利便。主治破伤风。 |
【处方组成】 天麻9克、南星9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大黄9克、红花9克、丹皮6克、白矾3克,第1煎用黄酒100克、童便100克,配水2杯,煎成1杯,第2煎,用童便,配水2杯,煎成1杯,两煎混合,分4次温服。每6小时1次。小儿酌减。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3例,均愈。 |
【处方来源】 北京市密云县。(孟宪益 陈旻) |
【按 语】 无 |
【功能主治】 功能驱风逐邪,通经活络。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
【处方组成】 天麻3克、僵蚕3克、地龙3克、制川乌(或制草乌)2克、炮山甲2克、制南星2克、全蝎3克、海风藤3克、络石藤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烦躁失眠加获神、远志;孕妇去山甲,加川断、苧麻根。 |
【临床疗效】 应用13例,其中单一眼外肌麻痹5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4例,单眼全眼肌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内。皆服2-4周而愈。 |
【处方来源】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许吉生。 |
【按 语】 本组病例病程均较短暂,谓之新病。本方多用虫类搜风之品,辛温散发有川草乌、南星,通络用海风藤、络石藤。方中剂量皆较目前应用的为轻,而所获疗效甚著,从而说明,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临床用药也同属此理。若本方中大辛之品,投之过重,恐有耗阴之弊,劫阴之后,又难通经活络,除病收效故则迟,本方用药是恰到好处。(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主治各类眼肌麻痹。 |
【处方组成】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当归9克、炙黄芪9克、银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3克、钩藤3克、全蝎9克、甘草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胃纳欠佳、大便溏薄者加吴茱萸9克、炮姜9克、黑附子3-9克;口渴烦躁者加麦冬9克、花粉9克、玄参9克;头痛颈项拘急者加羌活9克、防风9克、前胡9克。 |
【临床疗效】 应用13例(14眼),治愈10例,有效3例,疗程6-40天,平均20天。 |
【处方来源】 河北省邢台中医院庞赞襄。 |
【按 语】 本症多由脾虚气弱,脉络不利,肌腠不密,邪客于眼睑肌肉所致,故用本方有明显疗效。本方也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型。(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阳,驱风化痰,疏通经络。主治重症肌无力型上睑下垂。 |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党参20克、枳壳10克、升麻10克、炒白术10克、柴胡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制南星9克、制白附9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血虚加当归10克;风痰入络,眼球转动差,加秦艽10克、僵蚕10克、钩藤10克。 |
【临床疗效】 应用15例,治愈12例,3例复发者经再用上方仍有效。服药最少6剂,最多150剂,平均45剂。 |
【处方来源】 湖南省中医学院一院眼科张怀安。 |
【按 语】 重症肌无力型上睑下垂,传统采用益气升阳法,张氏在此基础上,加入祛风化痰、疏通经络之品,确有见地。所治病例,诊断明确。综观全方,张氏用药剂量较大,疗效亦佳。(邹菊生)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活络,健脾益气。主治眼外肌麻痹。 |
【处方组成】 僵蚕10克、地龙10克、钩藤(后下)6克、菊花6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柴胡3克、升麻3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红花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采用本法治疗多例,疗效满意。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七医院吴静秋。 |
【按 语】 方中以僵蚕、钩藤、地龙、菊花搜风活络。吴氏立方乃宗《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凡属麻痹,中医皆以风治。但吴氏再配伍活血益气之药,思路新颖,体现中医理论中有云“同病异治”。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邹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