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方数:5)

上睑提肌功能障碍,以致上睑睁开无力,遮住瞳孔,或眼睑闭合,仅留一隙者,称上睑下垂。本病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临床常见有双眼或单眼发病。上睑不能升举,遮住瞳孔,视物困难,欲想视物,只能耸眉、仰首,以致患者有皱额、抬眉的征候。还有部分上睑下垂者,常诉有上午下垂程度轻,下午入暮较重。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上睑下垂,可因外伤、炎症、肿块等局部因素所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上睑下垂 
(方数:5)

上睑提肌功能障碍,以致上睑睁开无力,遮住瞳孔,或眼睑闭合,仅留一隙者,称上睑下垂。本病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分。临床常见有双眼或单眼发病。上睑不能升举,遮住瞳孔,视物困难,欲想视物,只能耸眉、仰首,以致患者有皱额、抬眉的征候。还有部分上睑下垂者,常诉有上午下垂程度轻,下午入暮较重。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上睑下垂,可因外伤、炎症、肿块等局部因素所致。动眼神经麻痹、颈交感神经节损伤(何奈氏综合征)也可出现同侧上睑下垂;也可有因重症肌无力所致。临床还可发现因精神因素所致者。
本病的临床诊断,一般根据局部上睑下垂,及其耸眉、抬头仰视、皱额等即可诊断,关键在于分类的诊断。一般先天性,多为双眼,且是生而有之,或有家族史;若后天性,如是外伤或手术时损伤上睑提肌,可由病史中发现。另外多属单眼性。若是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伴有瞳孔散大,眼球运动障碍。若是重症肌无力型,常为双眼发病,早轻暮重,用新斯的明注射,下垂症状可减轻或缓解。若重力型睑下垂,可在眼睑局部扪及肿块,或发现睑板肥厚、炎症等。癔病型上睑下垂,可作咽壁反射,往往还伴有其他的精神症状。
本病西医治疗,多为对因治疗。对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采用手术矫正法。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有“睢目”、“睑废”之称,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之别。先天性是属禀赋不足,命门大衰,脾阳不振所致;后天性有风邪入络,气血运行失畅,筋肉失养所致,也有外伤,脾经脉络阻滞,胞睑失养,常见的多由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胞睑升举无力所致。临床还见可因肝郁气滞所致。先天性者一般常以温肾阳、益化源之法,外伤性的以活血祛风为主;脾弱气虚的应用补中益气;肝郁气滞的则疏肝解郁。古人认为胞睑属脾,故治疗常着眼于脾,然依脾主肌肉、肝主筋的理论,当从脾经与肝经二者统一辨证论治,才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邹菊生)

祛风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活血,逐瘀利便。主治破伤风。 
【处方组成】
    天麻9克、南星9克、当归尾9克、赤芍9克、大黄9克、红花9克、丹皮6克、白矾3克,第1煎用黄酒100克、童便100克,配水2杯,煎成1杯,第2煎,用童便,配水2杯,煎成1杯,两煎混合,分4次温服。每6小时1次。小儿酌减。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3例,均愈。
【处方来源】
    北京市密云县。(孟宪益  陈旻)
【按 语】
    无

去痹汤

【功能主治】
    功能驱风逐邪,通经活络。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处方组成】
    天麻3克、僵蚕3克、地龙3克、制川乌(或制草乌)2克、炮山甲2克、制南星2克、全蝎3克、海风藤3克、络石藤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烦躁失眠加获神、远志;孕妇去山甲,加川断、苧麻根。
【临床疗效】
    应用13例,其中单一眼外肌麻痹5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4例,单眼全眼肌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内。皆服2-4周而愈。
【处方来源】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许吉生。
【按 语】
    本组病例病程均较短暂,谓之新病。本方多用虫类搜风之品,辛温散发有川草乌、南星,通络用海风藤络石藤。方中剂量皆较目前应用的为轻,而所获疗效甚著,从而说明,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临床用药也同属此理。若本方中大辛之品,投之过重,恐有耗阴之弊,劫阴之后,又难通经活络,除病收效故则迟,本方用药是恰到好处。(邹菊生)

培土健脾汤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主治各类眼肌麻痹。
【处方组成】
    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当归9克、炙黄芪9克、银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3克、钩藤3克、全蝎9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胃纳欠佳、大便溏薄者加吴茱萸9克、炮姜9克、黑附子3-9克;口渴烦躁者加麦冬9克、花粉9克、玄参9克;头痛颈项拘急者加羌活9克、防风9克、前胡9克。
【临床疗效】
    应用13例(14眼),治愈10例,有效3例,疗程6-40天,平均20天。
【处方来源】
    河北省邢台中医院庞赞襄。
【按 语】
    本症多由脾虚气弱,脉络不利,肌腠不密,邪客于眼睑肌肉所致,故用本方有明显疗效。本方也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型。(邹菊生)

升提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阳,驱风化痰,疏通经络。主治重症肌无力型上睑下垂。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党参20克、枳壳10克、升麻10克、炒白术10克、柴胡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制南星9克、制白附9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血虚加当归10克;风痰入络,眼球转动差,加秦艽10克、僵蚕10克、钩藤10克。
【临床疗效】
    应用15例,治愈12例,3例复发者经再用上方仍有效。服药最少6剂,最多150剂,平均45剂。
【处方来源】
    湖南省中医学院一院眼科张怀安。
【按 语】
    重症肌无力型上睑下垂,传统采用益气升阳法,张氏在此基础上,加入祛风化痰、疏通经络之品,确有见地。所治病例,诊断明确。综观全方,张氏用药剂量较大,疗效亦佳。(邹菊生)

祛风活络方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活络,健脾益气。主治眼外肌麻痹。
【处方组成】
    僵蚕10克、地龙10克、钩藤(后下)6克、菊花6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柴胡3克、升麻3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红花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采用本法治疗多例,疗效满意。
【处方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七医院吴静秋。
【按 语】
    方中以僵蚕、钩藤、地龙菊花搜风活络。吴氏立方乃宗《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凡属麻痹,中医皆以风治。但吴氏再配伍活血益气之药,思路新颖,体现中医理论中有云“同病异治”。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邹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