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补阳还五汤”之前,先分享5则与治肾有关的纯经验,供中医同道参考,觉得有用就收藏吧。
●慢性肾炎如果出现了恶心或者是呕吐症状时,就预示将转变成尿毒症。
●大剂量茯苓治虚肿。用量达100克,也未见不良反应。圣来禅师认为《伤寒论》之茯苓四逆汤属对症处方,将茯苓增至四倍可收良效。
●张庆军:肾病水肿,首先要考虑越婢加术汤,特别是有感冒史,其次考虑真武汤。
●不管是肾炎、心衰到后期,脚肿如斗。这一招就是救命
老年人病重要走之前,一般腿脚会肿。怎么办?防己黄芪汤配合真武汤,两个方合起来。或许可以把老人救活过来多活几年。防己黄芪汤重用黄芪,再加真武汤,附子给他重用30克。老年人垂危,两条腿肿躺在床上动不了,这是最后一招。
●益母草90g利水消肿
本品辛苦微寒,用作调经活血时,其用量一般为9~15g。倘作利水消肿之用,则需量大,始能奏效。益母草之利尿作用,我在临床观察,每日用30~45g尚不见效,加至60~90g,始奏明显之效。尝用治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恒一剂知,二剂已。
病人一天好似一天,同时也和我建立了深厚友谊,见了我他每次都是眼前一亮,而且无论多不舒服,都要欠欠身子,对我表示欢迎。别人都说老人倔,他见了我可是亲的很。你真能给病人解决问题,除了极个别的极品,没人故意和你过不去的。
放假回家,听说伯父病了。说心慌,乏力,腿肿。到县医院看,给了点利尿药,就是双氢克尿噻,吃一次能尿很多,就会好一些,但不吃又不行了,医院也没有告诉他是什么病。我给他看时,面色精神还可以,腿肿的厉害,我也装模作样地听了听心脏,扣了扣,初步感觉是左心衰。除了这些症状,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腹胀,自己说吃干姜萝卜子熬水就会好一些。现在判断应当是体循环也淤血了,胃肠瘀血影响消化吸收所致。但他没有肺的病史,乏力明显,即使有右心衰,也可能是左心衰引起的。
我问他,县医院没有给你诊断心衰吗?他说没有,就给了点利尿药。我号脉,沉弱,舌胖大,淡,苔白。于是,我根据这些情况,开了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一个利尿,一个补气活血,自己感觉挺对症。又用了些香砂之类的改善消化功能,还用了杜仲,寄生之类补肾。
伯父买了5天的药,第5天,他就捎话让我去他家,说效果挺好,腿肿,精神改善多了,像好人似的。
叫我去他家,是因为他们村里有好多人听说我会看病,要顺便找我看。
效不更方,继续略作加减,再吃5贴。
这个五苓散加补阳还五汤的治法,在我后来多次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可以用于多种原因的左心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风心病也行,但预后差点。
有一个50多岁的男性,是我的一个哥们的对象的父亲,有点拗口吧,因为咳嗽,就把我请去了。当时给我的信息是,病人在医院做过检查,说是心衰心脏增大,压迫肺引起的咳嗽,这个道理我至今都质疑。我去了之后,发现下肢轻度浮肿,舌脉疾病上入场,咳嗽厉害,干咳。我也是用了五苓散加补阳还五汤,三副。后来反馈说,下肢浮肿,乏力等效果挺好,咳嗽有减轻但没有完全好。当时因为第一是我怀疑咳嗽另有原因,第二是去病人家里一趟,车马劳顿的,确实不容易。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朋友和这个对象吹了。所以没有继续跟踪。
跟踪最完善的,是我在医院治过的一例病人。此人姓张,当时来看病时是74岁,糖尿病多年,蛋白尿,心衰,血肌酐,尿毒都高了。让他透析,他老下不了决心,所以就这么一直保守治疗着。
第一次来医院是从医大二院出来,因为心衰入院,住院期间稳定点,一出院过了两天就犯了,住到我们医院,有一个高年资主治医师主管,治疗了三周,稳定点了出院,不到三天又来了,当时是晚上,我值班,就把他收了。
当时患者血糖控制还可以,用的是胰岛素。肌酐有200左右,但患者从不活动,精神差,所以实际上可能已经到了尿毒症阶段了。入院以后,我就听别的医生护士说,这老头特别倔,让我小心点。我问他,愿意吃中药吗?想不到他很痛快地说,愿意,我还就是想吃点中药。
我根据病人的情况,糖尿病史多年,精神差,短期乏力,不能平卧,肌肤甲错,面色无华,舌暗淡,苔滑,脉沉细,开了补阳还五汤合肾气丸。其实对于这样的病人,我对中药是没有多少希望的。结果病人吃上药后,大约过了三天后,很高兴地告诉我,身上不痒了。原来他的身体遍布抓痕,层层叠叠,而且从早抓到晚,他说吃了中药后,不痒了,很高兴。
就这么治着,病人一天好似一天,同时也和我建立了深厚友谊,见了我他每次都是眼前一亮,而且无论多不舒服,都要欠欠身子,对我表示欢迎。
又过了20天,病人出现新问题了,因为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人,排不出水来是根本问题,这个时候不透析,肯定是会心衰。利尿剂什么托拉塞米,速尿针一次都用200mg ,根本像没用似的,地高辛,西地兰也用了,刚开始还有个临时效果,后来临时效果也没有了。做工作让透析,他还是下不了决心。而且这个病人心衰还血压低,也没法点硝甘。我也有些棘手,查书,网上问人,最后决定,还是走老路,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结果还真解决问题了,心衰逐步好了,也不用透析了,尿量能达到1200ml左右,老头吃的少喝的少,也能这么凑合了。
这个病人出院前,家属实在对我表示感激,给了两条玉溪,也算是我不廉洁,收的红包吧。这里坦白一下。别人说这老人倔,他见了我可是亲的很。可见,你真能给病人解决问题,除了极个别的极品,没人故意和你过不去的。
出院后,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好,期间还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挺好的。后来,因为恢复越来越好,开始自己下地活动了,结果不慎把腿摔断了,住骨科手术,因为血糖无法控制及多种原因,据说不幸去世了。嗨……
真武汤和五苓散,其实区别很简单,右心衰,辨证阳虚,绝对得用真武汤。这种病人,老慢支,肺心病,肺气肿,全身肿的一塌糊涂,不能平卧,如果再有畏寒肢冷,舌胖大淡白水滑,脉沉,绝对是真武汤。当然,虽然是肺心病,一派热像的当然不行。
左心衰,以乏力,气短,为主,就是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
如果是气虚,水肿,用防己黄芪汤。如果是气虚癃闭,不是有个春泽汤嘛。
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克、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水煎服。
主治:卒中后遗证,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
张仲景五苓散:猪苓十八铢12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20g、白术十八铢12g、茯苓十八铢12g、桂枝半两8g去皮。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更多文章:
●●●●●●●●●●●●●●●
●●●●●●●●●●●●●●●
食药两用的好食品好药材——淮山药
山药有好多种,产地不同,药用效果也有差异。能够入药的山药当属地道的淮山药。
清代医家徐灵胎:“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成之地。”淮山药产于河南省焦作,属于山药中的上品。
淮山药,煲汤入口滋润柔滑,蒸熟瓤面有香气,最入脾胃。
民国大衣张锡纯最爱两种白色的药,一个是生石膏,另一个就是山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山药:“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多服久服,宜用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以其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张锡纯常以山药为君。每能救人于垂危,得心应手,效如桴鼓。《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吃怀山药?
只要对山药不过敏,无论男女老少,怀孕、哺乳期、生病时都可以吃,如果经常有下面这些症状,应该长期吃。
1、肚子肉软软,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肚子经常出现肠鸣音,也就是也就是肚子里有水响;喝了水没多久就要上厕所,喝水也不解渴;这种情况是脾虚,喝进去的水运化不了,不能为身体所用。
2、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大便经常有没消化的食物,稍微多吃一点,或者吃得油腻一点,就会大便不成形、拉肚子;这是因为脾虚导致消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下降。
3、在外面稍微吹了点儿凉风或者是空调稍微凉点儿,马上就会拉肚子。因为脾的阳气不足,脾胃容易积寒。
4、舌头胖,有齿痕,经常舌苔厚腻,身体发沉,懒得动,这是因为脾虚导致气血不足、湿气重。
5、老年人,人老了,五脏六腑都虚了,山药正好可以补各种虚,又平和,最为适合!
6、长期节食减肥的人,脾胃、气虚都虚,身体经常出现各种小毛病,但医院又检查不出问题,也即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
7、免疫力差,特别容易感冒,感冒了也不爱好,其实这在中医里叫正气不足,长期吃山药,可以补脾补肺气补肾,提升正气,正气足了,免疫力自然就好了。
8、脸色发黄,皮肤油腻,爱流口水,这是脾虚的表现,现在很多人有这种情况,一定要把脾补好了,不然什么护肤品都没用!
下面推荐的这款山药,是焦作正宗的垆土山药,得到许多网友的好评。广东一位民间知名老中医“医道天酬”先生试用后,大赞补脾有良效。
山药片分带皮的和不带皮的。带皮的是根据常州老中医刘先生的要求制作的,他的患者都用带皮的山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