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理郁升陷汤
理郁升陷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补气升陷,疏肝解郁之效。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功能
补气升陷,疏肝解郁
主治
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淤者
龙涎膏
处方 阴林下大螺不以多少。 制法 去壳,烂研,入画粉如螺大,加脑少许,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悬当风,久愈妙。 功能主治 小儿诸渴。 用法用量 每服10-14丸,枇杷叶(炙去毛
鹿肾丸
处方 鱼鳔4两,怀牛膝3两,虎骨2钱,鹿肾6两,金樱子1两,核桃仁4两,枸杞4两,当归2两,莲须2两,元桂5钱,党参5两,五味子1两,故纸2两,麦冬2两,续断2两,酒地4两,山药2两,萸肉2两,丹皮
马蔺花丸
《医家四要》卷三:马蔺花丸 处方 马蔺花、延胡索、肉桂、橘核、海带、昆布、海藻、金铃子、枳壳、桃仁、厚朴。 功能主治 七疝及妇人阴(疒颓),小儿偏坠。 用法用量 水泛为丸服。
牡丹皮汤
处方 丹皮6克 赤芍3克 木通3克 萆薢6克 花粉6克 瞿麦6克 泽泻4.5克 车前6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治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溲混浊作痛。 用法用量 用苡仁60
硼砂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硼砂散 处方 山药(生)六斤,脑子(研)七两,牙硝(生)二十四两,麝香(研)四两,甘草、硼砂(研),各二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卒
清毒散
处方 寒水石(煅)黄柏末各30克 黄丹(炒)15克 朴消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痄腮,耳腮处红肿胀痛。 用法用量 每次3克,凉水调敷患处,干则再换。
清郁二陈汤
清郁二陈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回春》卷三。具有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之功效。主治酸水刺心,吞酸嘈杂。症见胃脘痞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干口苦,胸膈烦闷,卧眠不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出处
《回春》卷三
功能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主治
酸水刺心,吞酸嘈杂
人参麦冬汤
人参麦冬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六。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主治中暑热极,阴阳两衰,妄见妄言,宛如见鬼,然人又安宁不生烦躁,口不甚渴。
出处
《辨证录》卷六
功能
益气养阴
主治
中暑热极,阴阳两衰,妄见妄言,宛如见鬼,然人又安宁不生烦躁,口不甚渴
三拗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 处方 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上等分。 炮制 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
升麻黄连汤
升麻黄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二十六。主治伤寒后,挟热腹痛下痢。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主治
伤寒后,挟热腹痛下痢
石楠肤子酒
处方 石楠叶50g 地肤子50g 当归50g 独活50g 白酒500ml 炮制 将上述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与酒共置于锅中,上火煎煮数10沸;冷却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
1..
«
9059
9060
9061
9062
»
..9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