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麦粒肿艾灸后溪穴

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本病称谓颇多,如针眼、眼丹、偷针、土疳、实热生疮等。患病部位均在上下眼睑,多数患处在眼睑外部,少数在眼睑内部,俗称里偷针。笔者采用本法临床验证,收到根治效果。现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  1.取穴方法:后溪穴,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取之。  2.施灸方法: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取左灸右,取右灸左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
病理科 内科 - 眼部疾病

自诉耳鸣半年 天麻汤加减

鲍某,女,67岁,2014年4月19日初诊。患者自诉耳鸣半年,有白内障、气管炎病史,血压、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异常。患者现耳鸣,听力尚可,面色萎黄,眠差,噩梦纷纭,时感胸闷,纳可,二便正常,舌暗苔厚腻色黄,脉沉滑。处方:明天麻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钩藤10克,石菖蒲10克,竹茹10克,胆南星10克,全栝楼15克,川芎15克,炒枳壳15克,灵磁石(先煎)30克,生龙
病理科 内科 - 耳部疾病

中医的脾瘅(糖尿病)治当益气健脾

【病案】  李某某,男,53岁,2016年1月5日初诊。  主诉 发现糖尿病7个月。去年六月份体检发现糖尿病,现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1天3次,1次0.5克)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稳定,近期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在8.4 毫摩尔/升~16.3毫摩尔/升,空腹血糖波动在6.2毫摩尔/升~6.8毫摩尔/升,另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天2次,1次5毫克)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天2次,1次25毫克)控制血压,血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降血糖中医辅助治疗措施

老百姓常说糖尿病是“富贵病”,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控制饮食,2型糖尿病轻型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以及有规律的运动基础上,可以单纯的用中药进行治疗。下面就给大家讲讲中医医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很多原则与西医并不冲突,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控制饮食是基础中医早已认识到糖尿病是个富贵病,需要控制和调整饮食。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认为,消渴病应慎饮酒、限盐等。另外,中医强调饮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吃喝”也可治贫血

饮食在防治贫血的过程中以及康复痊愈后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贫血患者在饮食治疗中要遵循“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草为充”的原则,即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在吃喝当中促进身体康复。桂圆糯米粥桂 圆肉15克、糯米150克。将淘冼干净的糯米入锅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至米半熟时再加入桂圆肉,搅匀后再煮,粥熟即可食用。每日晨起和睡前各服1次,加热后服用。可补血强心脾、养血
病理科 内科 - 贫血

脚筋痹偏方 姜蒜醋治疗风湿

脚筋痹偏方麻黄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 党参10克,黄苓5克,羚羊角15克,白芍 15克,防己10克,牛膝15克,杏仁10克, 附片5克。上述1l味中药是治疗脚筋痹 痛偏方,一个疗程服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 作用。 (唐中元)姜蒜醋治疗风湿有帮助人生经历严寒风霜和雨 季的洗礼,进入老年时期,机 体自然衰老,腰腿酸痛麻木、 行走艰难,是折磨老年人普 遍性的顽症。笔者年近82 岁,在出现腰酸、手腿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黑痣可施以外治法

黑痣,是一种皮肤起黑褐色斑点略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痣。又称“黑子”、“痦子”。本病多发生于幼年,直至成年,可发于皮肤任何部位。日晒后其色不加深,数目不增多。  本病可施以外治法:可先用胶布一小块,中剪一圆孔,与痣等大,套贴其上,露出痣体,然后外涂水晶膏(10%氢氧钠溶液5毫升,加入糯米1克,静置1日后,捣烂成膏)。再盖以小块胶布,隔日一换,至愈为止。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碰破患处,以防感染。(贾佩琰)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防治感冒足浴方

1.桂枝20克,川椒、红花、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每晚临睡前置温水适量,兑入药汁约100~200毫升,将双足浸入水中。每晚1次,连续使用1~2个月。2.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连续使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祛风养血通络 治脑梗塞后遗症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芎、赤 芍各15克,白附子、秦艽、羌活、防 风、白芷、熟地、白术、桑枝各10克, 黄芩、桂枝各9克,细辛、全蝎各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祛风养血通络。主治:脑梗塞后遗症,中医辨证为 气血亏虚型,症见肌肤、手足麻木不仁, 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苔薄 白,脉浮数。 梁丽媛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处方与用法:生地50克,乌梅炭30克,茅根3b克,甘草20克,炙黄芪100克,焦三仙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凉血滋阴,止血消斑,益气养血,可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采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失眠 疗效显著

失眠,中医谓“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多由心、脾、肝、肾及阴血之不足所致,以虚者居多。采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心火旺盛型表现为心胸烦热、夜不安眠、面赤口渴、心悸不安、舌红脉数。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每次1丸(9克),午后及睡前各服1次。心阴亏虚型表现为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健忘口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可选用天王补心丸,每次1丸(9克),午后及临睡前用红糖水送服。心脾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治疗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独活煮鸡蛋

【治法】中药独活具有镇痛、抗炎、镇静、安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用其与鸡蛋同煮食用治疗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有良效。【方名】独活煮鸡蛋治眩晕【组成】独活,鸡蛋【制法】独活30克,鸡蛋6个,加水适量,鸡蛋煮熟后,敲裂蛋壳,再煮15分钟,使药液渗入蛋内,去汤渣,吃蛋。【用法】每日1次,每次吃2个鸡蛋,3天为1个疗程,连吃2~3个疗程,即有良效。【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