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糜烂性胃炎的饮食健康
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的破损,破损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是介于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之间的常见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糜烂性胃炎患者患病率有所提高。文献报道,糜烂性胃炎内镜检出率为0.3%-12.7%。糜烂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烧灼感、嘈杂、厌食、饱胀感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伴有出血,如解柏油样黑便,甚至吐血、呕血导致死亡。引起糜烂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严重创伤、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大手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止痢 大蒜粥 酸梅粥 长命粥
大蒜粥 用紫皮大蒜2个,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洗净,同糯米一同煮粥,加白糖调味;用法是食粥,每日1次,连服3天;功效是化湿解毒,温里涩肠止痢。适用于寒湿痢。酸梅粥 用酸梅粉40克,西米50克,白糖适量;将西米洗净,酸梅粉用水调匀,一起入锅熬成粥;用法是食粥,每日1次,连服3天;功效是收敛止痢。适用于肠滑下痢。马齿苋薏苡仁粥。用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将上料共煮成粥;用法是顿食,每日1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 黑便)治方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中药方治疗效果显著。一:主治 呕血、黑便。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组成 大黄、白芨各等份。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3~4 5克,日服3~4次,温开水送服。出血量多势急者,可每2小时服药1次。 功用 止血、祛淤、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秋季咳嗽 药膳调治
中医认为,秋季为肺金当令,咳嗽等肺脏疾病高发,本文介绍几款补肺药膳,供读者选用。一、清蒸贝母甲鱼原料:甲鱼1只(约0.5公斤),川贝母 5克,鸡清汤,姜、葱、料酒、食盐各适量。制作:甲鱼洗净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川贝母及盐、姜、葱、清汤适量,上蒸笼蒸1个小时。功效:滋阴补肺,止咳化痰。适用于阴虚咳嗽、气喘、低热、盗汗等症。二、姜汁牛肺糯米饭原料:牛肺0.15公斤,生姜汁10毫升,糯米O.1公斤。制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壮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
处方:苏子150 克,杏仁300克,核桃仁200克,生姜200 克,蜂蜜200克。核桃连皮放入火内煨熟去壳,与诸药共捣成泥状,入蜂蜜熬熟即可。每次5克,日2次。功效:润肺补肾,止咳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气喘,体弱,不耐风寒,咯痰不爽,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淡苔薄,脉滑。(赵丽佳)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甲状腺腺瘤“瘿瘤”中药方
安某,男,46岁,工人。2009年8月10日初诊。主诉患颈前左侧肿块已有半年,近来肿块增大不适。经西安某医院T3、T4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手术,患者因惧而转求中医治疗。诊见左侧肿块呈椭圆形,约6cm×5cm,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晰,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并感憋气胸闷,观其形体丰腴,面色微黄,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象滑数,舌质绛红、苔黄腻。 诊断:肉瘿(甲状腺腺瘤)。 辨证:
病理科
内科 - 口腔科
治术后多汗方
方药:党参、麦冬各15克,山茱萸18克;熟地12克,五味子、山药、丹皮各6克,茯苓5克。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头煎于沸后30分钟,二煎于沸后20分钟左右,两煎相合,共取汁150毫升,分3次服,疗程3-20天。主治:手术后多汗。疗效:治疗33例,治愈24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小方治病五则
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三七粉30克,白及 15克,乌贼骨20 克,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 3克,温开水送服。2.治干咳:茯苓15克,牡蛎 15克(先煎),陈皮15克,杏仁15克,半夏10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冰糖50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3.治疮疡肿痛:半边莲、旱莲草、红花、地桃花、羊咪青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4.治牙痛:生地60 克,大黄15克(后下),水煎服。5.治
病理科
内科 - 民间偏方
窦性心律并非疾病
不少人发现在心电图的报告单上写有 “窦性心律”,于是担心是不是心脏有问题。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发出指挥的,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有时则会受呼吸的影响出现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用担心,更不用治疗。因此,如果在心电图上出现这种情况,为了不给受检者增加心理负担,医生往往会省略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治中风后半身不遂方
处方:羌活、乌药各100克,附子30克。共研细末,每次10克,早晚各1次。米汤水送服。服完1料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扶正通络,治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肢端畏寒,脉沉者。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颈性眩晕如何引起的 如何治疗
现代生活人们长期面对电脑或伏案工作,在长时间保持同一颈部姿势后,如猛地改变体位(如抬头或转头),一些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眼前发黑、头颈部板滞疼痛且活动困难,甚至突然失去平衡而摔倒的症状。如此情况频繁发生,还常出现落枕、颈肩部怕冷等症状,那么应警惕:是否患上了颈性眩晕。什么是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外伤、颈椎骨性结构异常或周围软组织病变等原因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最典型颈性眩晕的症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黄连肉桂治脱毒后失眠
经验方:黄连、肉桂各等份。用法:将黄连、肉桂研成细末,混匀。每次取药粉1.2克,睡前一次顿服。停用其它药。疗效:本方治疗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失眠45例,治愈15例,好转 27例。无效3例。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1..
«
1134
1135
1136
1137
»
..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