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洗治头痛

1.薄荷6克,防风4.5克,白芷6克,葛根4.5克,炒蔓荆6克,川芎6克,桑叶3克。以上7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头痛偏于前额部。  2.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天麻3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10克,川椒3克,乳香(研细)3克。以上8味药加适量水,煎汤,去渣,温洗头部。有祛风除湿、清热定痛之功效,适用于前额头痛。  3.防风10克,川芎6克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溃疡性胃炎 枯螵散治疗

患者杨小军,男,41岁。2012年8月23日来诊。胃痛,嘈杂反酸一周。该患者自述多年前就常感觉胃痛隐隐,嘈杂不适,有轻微烧灼感,偶吐酸水,食纳差,饭后腹胀疼痛加剧,四肢倦怠。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溃疡性胃炎,服用西药后疗效尚可,但易复发,近日因病情加重来诊。以枯螵散治疗:海螵蛸40克,醋延胡索30克,枯矾25克,甘草25克,乌药25克,白及30克,佛手30克,琥珀20克。上列诸药共研细粉,每服3克,日3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总有效率为94%

方药:半夏12克,黄芩、干姜、党参各10克,黄连6克,大枣4枚,炙甘草9 克。加减:伴恶心呕吐明显者加旋覆花、生姜各10克,竹茹6克;食欲不振者加谷芽、麦芽各20克;便溏者加陈皮6克,白扁豆12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嘱戒烟酒、浓茶,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食品,睡觉时床头抬高20厘米。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治疗67.例,治愈17 例,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其中34例随访半年,治愈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鱼腥猪肺汤治肺热咳喘

肺热咳喘除了有一般咳喘发作的症状外,常伴有发热、痰黄黏稠、口苦心烦、舌质红、舌苔黄。治疗宜以清热解毒、祛痰化湿。用性微寒的鱼腥草配以川贝、甜杏仁、桑白皮等中药煲猪肺,具有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亦为日趋炎热春末夏初时的咳喘热症的调理汤品。材料:鱼腥草30克,川贝10克,甜杏仁 12克,桑白皮20克(中药店均有售),猪肺半个,生姜4片。药材分别洗净,稍浸泡;猪肺反复揉搓干净,挤干水,切块,置锅中不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夏治“老慢支”三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银发族常见病,夏季一般很少发作。但按照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以及“缓则治其本”的治则,夏季恰恰是治疗 “老慢支”的好时机。在炎热的夏季,虽然大多数患者没有咳嗽、咯痰等气管炎症状,表面上与正常人无异,但实际上气道内的慢性炎症并没有控制,“病根”并没有清除,所以必须积极进行“治本”。中医认为,老慢支虽然病在肺系,但日久必然会导致肺、脾、肾三脏的虚衰,所以在缓解期需要按以下三法调治。一
病理科 内科 - 呼吸内科

常用食疗可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经常吃玉米赤豆饭来辅助降血压。玉米赤豆饭的具体做法是:玉米、赤豆、大米各50克。大米淘洗干净备用。赤豆、玉米放人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再煮30分钟;然后把大米和已煮好的赤豆、玉米一同放入电饭煲内,加水适量,如常规煮饭:熟后可当主食食用。此饭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常食的主食。长期坚持,降压效果明显。 何林茂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中药治疗

李国英,女,53岁,山西省洪洞赵城西关人,于2011年3月进行性失语,伸舌困难,自感舌头缩短,舌伸曲无力,语言渐渐发音困难,在北京天坛医院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多以肌萎缩为主要症状,经多方治疗花费30多万,症状仍在进行性进展,因激素冲击治疗副作用太大,不敢再继续使用。  运动神经元病是目前较为难治的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神经营养因子的方法,效果也不肯定,很多患者都希望寄托于中医中药治疗。  此患者口干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以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等为主要症状,属中医“嘈杂”、“吐酸”、“胃脘痛”等范畴,临床上常分7型辨治。  肝胃不和:症见烧心,反酸,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胃脘胀闷,连及两胁,善太息,嗳气频频,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柴胡、白芍、香附、川芎、苏梗、陈皮、枳壳、旋覆花、郁金、海螵蛸、延胡索、绿萼梅。中成药有气滞胃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发热不可滥用寒凉药

发烧也称发热或身热,以发热为主的是一病名,但很多是兼伴在其他病之中,就是一个症状。西医按发烧类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按病的程度分为37~38℃者为低烧,38℃以上为高烧。其治疗有物理降温法、抗菌治疗法、发汗治疗法等。在古代没有体温计的情况下,是按发病的机理来分为壮热、身热不重、潮热。从病因方面分有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分外感风寒发热、外感风热发热、外感湿热发热、外感燥邪发热等。这复杂多变的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过敏性鼻炎,鼻塞鼻痒,流清涕打喷嚏,方解金银花治

郭少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市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郭少武临床30余年,以善用经方闻名,其处方用药量大力宏,常以“药对病证症,味不过十六”为立方准绳,临证灵活变通颇具特色。益气通鼻方是郭少武根据脏窍相通理论,结合鼻窍生理结构,针对过敏性鼻炎(鼻鼽)迁延反复的发作特点,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确立的专病专方。组成:金银花15克,辛夷15克(包煎),防风10克,白术10克,黄芪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糖尿病 清热化湿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伏天发热须辨因

暑天感冒又称“热伤风”, 是因热得寒所致,其发热甚至 高热并非病毒等感染直接引 起,而是来自于自身,是体内在 信息传递物质(细胞因子)作用 下,产生脑内炎性物质(前列腺 素)而导致的。亦即因自身的原 因,提高了体温的设定温度,例 如38.5℃等。因此,感冒发烧时 往往不出汗,甚至感觉发冷。而 出汗则意味着发热的结束,是 与病原体战斗胜利的结果。可 以认为,感冒时体内温度升高, 表示着免疫力的提高。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