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最佳治疗方法 山东名医治方

山东名医治偏头痛(肝郁气滞)方处方: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川芎、丹皮、栀子各10克,赤芍、白芍、菊花各12克,薄荷5克,丹参 18克,蔓荆子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疏肝理脾,解郁泻火。用于治疗偏头痛,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偏一侧头痛,或左或右,多呈胀痛、钝痛或搏痛,伴恶心呕吐,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苔薄白,脉弦。创方者:刘伟山东名医治偏头痛(痰湿上蒙)方处方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脾胃不和爱打嗝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经常出现打嗝,甚至呕吐等情况,有时连饭也不想吃了。其实,“打嗝”只是民间说话,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作“嗳气”,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经常打嗝,就提示该养养脾胃了。脾胃虚弱的人,往往在进食高脂、高蛋白饮食,或大量饮酒,或冷、热、辣等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吃一些含碳酸的饮料,比如可乐、汽水等,会出现频繁的嗳气,难以自主,打嗝几天不好。这类人可以服用中药保和丸以健脾和胃降逆;或以指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持续低热治验一则

李某,女,49岁,自2020年1月初患无名低热,胃脘灼热,精神困顿,纳差,恶心。于多处医疗机构治疗,症状始终未见好转。2020年3月14日,初诊:患者自述全身不适,持续低烧、体温一直持续在37.3℃~37.5℃,精神萎靡,头痛头晕,两眼黯黑无神,面色苍黄,胃脘部发热且时有刺痛,乏力,纳差,恶心、口干口渴,盗汗,舌体暗淡,两侧有瘀点,舌苔薄黄,脉细数。辨证:胃热夹瘀,气阴两虚。治法:清热化瘀、益气养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慢性鼻窦炎 针药并治法

慢性鼻窦炎在临床中是青少年人群的常见慢性病种之一,针药并治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其疗法综合而全面,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从而越来越备受社会各界的推崇,也对今后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马某,男,15岁。主诉:反复鼻塞,流黄涕3年余,加重2天。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鼻塞,流脓涕,曾于西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慢性鼻窦炎。2017年4月10日到本科就诊。诉2天前因受凉后,复现鼻塞,流黄脓涕,量多不止,伴
病理科 内科 - 鼻炎

2型糖尿病 调糖止渴清热养阴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组成:
病理科 内科 - 糖尿病

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

本文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使用频次前3位药物为炙甘草、黄芩、柴胡;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前3位为炙甘草、黄芩,黄连、黄芩,栀子、黄芩;药物关联系数前3位分别为麦冬、鳖甲,麦冬、大黄,连翘、厚朴。提示外感发热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为主,其次是泻下药、化痰止咳药。对外感热病的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摘要]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相关经典方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入春“发陈”科学养生 防流感和感冒

入春后人体阳气升发,新陈代谢增强,能在这个大自然“发陈”之时,釆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对健身防病十分有利。但是,春季温暖多风,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同时,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人体皮肤肌理逐渐变得疏松,特别是阳气虚弱的老年人,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稍不注意,极易受寒,寒邪极易引发呼吸道感染。所以预防流感和感冒是关键。  温灸  寒邪入侵机体可引发肌肉酸痛、头痛、肩背僵硬等不适症状。采用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治疗感冒的偏方18

金银花18克,连翘15克,扁豆花12克,黄连、佩兰、藿香各10克,香薷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暑热感冒.
病理科 内科 - 感冒

“瘀毒”概念辨析“毒”在冠心病发病诠释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圣耀 冒慧敏 薛梅 高铸烨 徐浩 史大卓  近十多年来,瘀毒互结、从化成为冠心病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皆获得一定进展,但对“瘀毒”内涵及其相应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辨析。  “瘀毒”概念辨析  “瘀毒”含义主要有二:一指瘀、毒两种病因病机共存,此时“毒”不是指某个单一、具体的致病因素,而是对性质险恶、胶结难愈、危害较大的一类病邪的概括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点 舌脉判断标准

谷丽艳 1 , 张明雪 2 , 刘宁 2 , 易丹辉 2 , 蔺顺峰 2 ( 1.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中医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 “痰瘀论治” 心管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摘 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肾病的舌脉特征。方法: 采用临床流调学方法, 并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 对大样本的冠心病合并心肾病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
病理科 内科 - 心脑血管

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以社会交往缺陷、兴趣范围局限、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表现,是医学界、康复界、特教界的难题。笔者通过十余年的潜心学习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中医理论在孤独症领域有其研究和应用的价值。五脏与孤独症的关系《灵枢·脉度》曰:“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记载:“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

惊悸不寐 验方加味治失眠

惊悸不寐肖某,女,43岁,2010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近3年来随人学习“气功”,平素喜夜间练功。半年前自觉受气功同道暗算,自觉胸闷不适、纳少无味、汗出等不适,3月前开始夜间噩梦连连,如鬼物附身,每于凌晨3时左右即惊悸不安,旋即惊醒,自觉肩臂、双手冰冷,麻木刺痛,难以入睡,白天上症减轻消失,曾多方寻医,行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无异常,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服中西药物治疗
病理科 内科 - 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