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芍药甘草汤治胃脘痛
王某,女,53岁,2007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有胃病史20余年,时感胃脘部疼痛不适,嗳气、吞酸。近2年来,脘痛时有加重,纳呆,消瘦,去年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下垂及陈旧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曾服中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症状略有好转。近来脘痛又作,胀闷不适。观其舌淡苔薄白久润,脉细弱无力,此乃脾虚,胃阴不足之证,脾胃无力运化,湿阻中焦,气滞肠胃之故。处方:芍药30克,甘草6克,川楝子12克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洋葱糖浆能治腹泻
洋葱具有润肠、理气和胃、温中通阳、提神健体、散瘀解毒的功效。服用洋葱糖浆,有杀菌止痢功效,适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诸症。方法:取洋葱100克,捣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过滤取汁,加糖制成洋葱糖浆,每天服3—4次,每次 10—15毫升。 宋 波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缓解胃肠不适及消化不良方
老年人因消化功用削弱,简单食滞、食积导致消化不良,胃口变差,从而引发胃肠道疾病,山楂麦芽当茶饮,可很好地缓解胃肠不适及消化不良症状。取山楂15g,麦芽20g,白糖5g。先把山楂洗洁净,去除核,切成片状;麦芽洗净后,与山楂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滤取汁液,参加白糖,搅拌均匀,分迟早2次饮服,每日1剂,连服3~5剂。用于防备消化不良时,则每日服用1剂即可。山楂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之气阴两伤痰气郁结者方
单兆伟,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习,长期从事脾胃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10余部。组成:北沙参15克,炒白术10克,法半夏6克,麦冬10克,茯苓12克,砂仁3克(后下),荷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糯米粥适应于虚性腹泻
组成:糯米50~100克,大枣3枚用法:将糯米、大枣洗净,放入铁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将其煮炖成极烂的糯米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糯米粥适应于虚性腹泻,即腹部无胀痛,大便不腐臭,大便无黏冻,小便清长。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中医腹诊理论
中医腹诊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临床应用源于《伤寒杂病论》。 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 在《素问》、《灵枢》、《难经》三部经典著作有关篇章中,可以看到腹诊理论形成的基本雏形,它提出了腹诊机理、腹诊分位、切腹定病、辨别虚实寒热、预测预后、针刺疗法等内容,为中医腹诊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运用秦汉以前《内经》、《难经》认识疾病的唯物思想创立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尤其重视腹诊,探究腹证,使腹诊的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饮食不节脾胃虚弱 半夏调中方
张介眉,男,1947年生,湖北黄陂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原卫生部所设脾胃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肠炎的症状及中医治疗
肠炎是肠道炎症的泛称。根据发病的特点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肠炎,是一种肠道黏膜急性卡他性病变;慢性肠炎,是肠壁黏膜炎症病变过程极为缓慢且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一种疾病,它由急性肠炎转化而来,腹泻为其主要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 病因病机 急性肠炎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一把锯末治腹痛
孙思邈刚开始行医时,就在故乡孙家原村。有一次,邻里的一对中年夫妇抱着小孩,急急忙忙地找他看病。小孩呕吐不止,手捂腹部喊痛,孙思邈仔细诊断后,认为是受寒而得。这时看到旁边有一堆锯末,他忽然有所醒悟:檀香木理气止痛,其锯末也应有同样效果。于是他抓了一把锯末,让孩子父亲加点生姜作为引子,当即熬药服下。夫妇回到家,照他说的方法煎药,孩子喝了后,果然呕停痛止,夫妇俩高兴地逢人就说,孙思邈医术高明,救了小孩的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炎防治常识
胃病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有人说,十胃九病,这话不假。近年来跟着日子节奏的不断加速、饮食结构与方法的不断改变,胃病发病率有不断攀升之势。缓慢胃炎防治常识最为常见的胃病是缓慢胃炎,胃镜普查证明,我国人群中缓慢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对缓慢胃炎要注重,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坚持医治。缓慢胃炎的发病诱因有许多,常见的有长时间、大量地喝酒和吸烟,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饮食过冷或过热、过粗糙坚固,浓茶、咖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部经常隐隐作痛 病在胃而治在肝
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我跟随重庆医科大学王辉武教授临证期间,逐渐发现有一个庞大的中青年女性病患群,她们的主症几乎如出一辙,胃镜检查皆显示为浅表性胃炎伴食道反流,经消化内科治疗久病难愈,病状反复。刘女士,基层公务员,50岁。主诉:胃部经常隐隐作痛,每日晨起口干口苦,肠鸣音亢进,夜间尤甚;善太息;大便稀溏,日解2~3次;睡眠差;舌质瘀,苔浅黄薄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各种发热症状中医治法
普通感冒发热感冒发热,证见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皆因风寒乘虚侵袭人体,寒盛生热。如《伤寒论》所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人伤于寒而传为热病,寒盛则生热也,寒散则热退。”治疗感冒发热时,着重于散寒透热以恢复机体功能。组方散寒透热兼以扶正,使寒散热退,正复邪除而病愈。方用辛透化湿汤。处方:紫苏叶15克,羌活15克,荆芥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太子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1..
«
143
144
145
146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