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调理 治疗老胃病

因患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经常饭后上腹饱胀、呃逆、呕吐,身高155厘米的赵女士被折磨得体重只有20公斤。  赵女士是呃逆、气阴两虚所致的疾病,而引起呃逆的原因是胃气不降。因此先采取降逆止呕治疗,用了吴茱萸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调胃承气汤等中医方,但疗效欠佳。  后来,经过几个科室的专家会诊,改为以“气阴双补”为主,并为她专门制定了一个“气阴双补方”,由西洋参、北芪、石斛、丹参、鸡内金、枳壳、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

伤津损肾(表里同病)症验案郭某,女,26岁,1983年12月4日诊。诉前日受凉后而致发冷发烧。头疼四肢困乏无力,近2天病情加重,腰背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头痛发热恶寒加重等。口干而渴,心烦燥。体温38.5℃,曾在乡村诊所诊疗无效而来就诊。见脉数有力,舌质红,苔薄白而微燥。体温38.5℃。化验:尿蛋白(++),白细胞(++),管型(+)。诊断:风水(热邪侵袭,表里同病)。治则: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滋阴清热食疗方 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胃脘隐痛

玉竹银耳汤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闫雪主管中药师材料:鲜玉竹、冰糖、银耳各10g。做法:将玉竹洗净,切片,银耳发开,择净,加清水适量同炖至银耳熟后,加冰糖,烊化饮服。功效:滋阴清热,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胃脘隐痛,大便燥结,纳差等。【微百科】玉竹,别名:萎蕤(ruí)、铃铛菜、竹根七、玉竹参,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生于林下、林边、山坡的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脘灼痛 清热和胃法

2案 清热和胃法兰某,女,87岁,2008年10月20日诊。胃脘灼痛一月余,纳食减少,喜冷饮,口干,头目眩晕,周身乏力,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证属胃热壅盛,气津不足。治以清热泻火,补气养阴。处方:生地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石膏20克,知母10克,西洋参10克,山药10克,甘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7剂,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日1剂。服此方7剂而愈。按 患者胃脘灼痛,舌红,喜冷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橘络红塘水治胃病

取橘络(果皮内层的筋络)6克、生姜片6克,水煎加红糖服用。早晚各服1次,3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橘络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生姜可缓解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能够发表散寒、温中;红糖含有少量的铁、钙、胡萝卜素等物质,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具有健脾暖胃、活血散寒的效用。此方对受寒胃痛胃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胃病·胃病专题·有胃病如何选中药·胃病也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韭菜白汁防治胃溃疡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头孢类药物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和胃溃疡.可用韭菜白汁来防治。胃黏膜富含氧自由基生成酶系统,长期服用伤胃药物.细胞中脂类物质受到氧自由基侵害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丙二醛.大量释放炎症介质,会损伤胃黏膜细胞。研究发现,韭菜白(韭菜下端发白部分)对药物诱发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和降低丙二醛含量来减轻胃黏膜损伤。韭菜白2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神经性呕 按四型辨治

神经性呕吐,属中医“郁证”“呕吐”范畴,是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木气横逆,犯胃乘脾,导致脾胃纳运失职,腐熟功能减退,水湿痰饮内停,终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将神经性呕吐按以下四型辨治,并配合心理疏导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肝气犯胃型  症见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中医辩证疗腹痛

●脾胃虚寒腹痛  精神倦怠,面色白,大便稀,腹痛喜暖,喜揉按,遇冷或食生冷后加重者,可用“健脾温中散寒法”。  选择复方丁香开胃贴或暖脐膏贴脐外敷,或酌量选用优质大红枣,去核洗净、切开,与粳米同煮至黏稠,出锅前加少许生姜丝,根据口味适量加入红糖即可食用。  ●食积腹痛  腹痛拒按,食欲差,进食后腹痛加重,大便臭秽,口中时有酸臭现象者,可用“消积止痛法”。  将山楂500克洗净,去核,放入砂锅内,加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神经性呕吐验方

验方一:竹茹10g,半夏10g,陈皮10g,五味子10g,合欢皮10g,生姜15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治神经性呕验方二:党参10g,白术10g,旋覆花10g,半夏10g,茯苓10g,生姜15g,夜交藤10g,远志6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验方三:柴胡10g,香附10g,竹茹10g,代赭石12g,半夏10g,陈皮10g,生姜15g,五味子10g,甘草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病冬季容易发病 砂仁黄芪炖猪肚

很多胃病患者冬季特别容易发病,胃痛、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比平时显著增多。除了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外,俗话所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在冬令时节尤其重要。   砂仁黄芪炖猪肚材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做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合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砂仁能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脘痛 温中和胃法

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其病因主要有寒邪客胃、饮食所伤、气滞血瘀、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几方面,临证中也有多种病因兼而有之者,各种病因导致胃失和降为此病的主要病机。本病程度主要与患者得病新久、轻重、气血盈亏有关。其治疗之法多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结合患者具体病证之寒热、虚实、气血等随证施治。常见治法主要有温中和胃、消食导滞、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滋阴和胃等。据陈师体会,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胃溃疡应分型食疗

胃溃疡在冬季极易发作,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一般应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表现,选用不同的食疗方来治疗。寒邪犯胃型 常表现为胃脘疼痛,常突然发作,得温痛减,畏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热食,小便清,舌质淡红,苔白等。治疗宜散寒止痛。可以选用白胡椒煲猪肚。白胡椒粉15克,放人洗净的猪肚内,并加少许水,用线扎紧猪肚头尾,文火煲。待猪肚熟后,调味即食。3日服食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食滞胃脘型 常表现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