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注册
登录
药方首页
药方列表
病理科: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滋养益寿
中药秘方
肿瘤科
感冒
呼吸内科
胃肠病
神经疾病
心脑血管
口腔科
咽喉疾病
鼻炎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糖尿病
贫血
中暑
民间偏方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各种急慢性胃肠炎肛痔等疾病 方用调肠三合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至阳穴针灸治疗胃脘痛
胃痛一般位于中上腹部,偏左侧,多伴有嗳气、泛酸、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中医称为“胃脘痛”。因疼痛部位在心口窝附近,古书上所指的“心痛”有些就是指胃痛而言。针灸治疗胃脘痛有很好的效果,如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等穴位治疗胃脘痛及胃病,均有较好疗效。最近笔者在急诊尝试按压至阳、灵台穴,也有较好缓解急性胃痛的效果。针灸专家高树中教授多年来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灵台穴治疗急性胃痉挛,短则3~5秒,长则3~5分钟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腹泻有方
白术炒米治腹泻:白术15克,生姜3片, 大米250克,一起用文火炒至变黄色,然后加水煮成粥食用。本方适用寒湿困脾腹泻。本方不适用肠道湿热腹泻.以免病情加重。海参治久泻方:干海参用温水浸泡10小时后煮透烂,每日清晨空腹服用2条。本方对赫功能紊乱的慢性腹泻疗效最佳,服用2周痊愈。·小儿腹胀腹泻食疗方·老年人腹泻莫禁食·腹泻专题·小儿腹泻·婴儿饥饿性腹泻别限制饮食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更快解除腹胀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腹胀的时候,喜欢简单地服用几粒胃动力药。但事实上腹胀的原因很复杂,腹胀位置不同,选用的胃肠动力药也不同,应该分清上下再用药。如果患者感到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为上腹部发胀,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它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的张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可以抑制恶心、呕吐,并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如果患者感到下腹胀气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中成药止泻效果佳
伤食泻:主要因饮食不节,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症见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并伴有泛酸水、嗳气等。可服加味保和丸与和中理脾丸。 脾虚泻:常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身倦无力,食欲差,食后腹胀、时溏时泻,伴有肠鸣、隐痛、放屁等。可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或开胃健脾丸等。 寒泻:多因贪凉喜冷,过食生冷食品,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热敷腹部则痛减。可服附子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慢性腹泻药粥4款
芡实山药粥 材料芡实、干山药各30克,糯米50克,沙糖适量。 做法芡实、山药、糯米洗净后加沙糖,同煮成粥。 用法供四季早晚餐食用,温热服。 功效补脾胃,滋肺固肾。 适用脾虚腹泻,肾虚遗精,慢性久痢,虚劳咳嗽。 莲子芡实粥 材料莲子15~20克,芡实15~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做法用莲子、芡实同米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餐食用。 功效健脾养心,益肾抗老。 适用年老体弱,慢性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痞满)治法处方
张杰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专攻内科疑难杂症,对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脂肪肝研究颇深,对哮喘、肺心病、高血压、慢性肾炎、妇科疾病及肿瘤康复等疾病诊治,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侍左右,受其指导颇多,现举其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经验,以飨同道。王某,女,47岁。刻下见胃胀、嗳气、神疲乏力、胃部畏寒、喜温喜按、急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消化不良了怎么办?消食开胃用这些中药配对
转眼间,就到进补时节啦,天气渐冷,面对众多的补品,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尤其在饮食上,但很多人一不留神又会吃太多,消化不良了,怎么办?消食开胃,就用这些药对!上一期我们谈了不少药对,大家反响很不错,这次把这些药对补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啦!11.山楂、麦芽用量:山楂6~10g,麦芽6~10g。功效:消食导滞,和胃健脾。主治:饮食不节所致食积不消,腹痛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按语:山楂与麦芽均味甘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主治胃呆 脾湿不思饮食 藿香三味饮
藿香三味饮的组成: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8克。加减:烧心,加黄连6克,吴茱萸3克;胃痞满,加代代花10克,厚朴花10克,莪术6克;口淡无味,加乌梅10克,生麦芽15克。功效:芳香化湿,开胃进食。主治:胃呆,脾湿不思饮食,口中粘腻,或口中有秽浊之气味。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每次煎15分钟,过煎则药性易挥发。以饭前服用为好,两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用。方解: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热敷除腹胀
老年朋友们经常会腹胀,这是肠道功能不良所致。采用热敷法消除腹胀,简便易行,不妨一试。方法:取一热水袋,灌入60℃左右的热水热敷小腹部。为防止烫伤,热敷时腹部可垫一毛巾;热水袋摆放的位置为:上遮住神阙穴(肚脐),下边不限。热敷时间为30分钟左右,以腹部皮肤微红发热、额头微汗为佳。热敷后即感觉腹中肠蠕动和肠鸣,此后频频放屁,腹胀顿消。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治慢性胃炎针灸印堂穴中脘穴
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大多数病人常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常常并不一致。慢性胃炎可由于治疗不规范、不彻底甚至不合理等,造成患者病情时好时坏,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给许多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带来长期、很大的痛苦和精神折磨。近年来,笔者治疗慢性胃炎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常用中成药治胃炎
这里介绍一下中成药治疗胃炎的方法,以供大家采用。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附子(炙)、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等,能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痛。尤适宜脾胃虚寒所引起的慢性胃炎。成人每次3粒,每日2次。养胃舒胶囊:主要成分为党参、陈皮、山药、玄参、北沙参、干姜等,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者。 胃舒冲剂:主要成分为苏梗、 香附、香橼、佛手等。肝气 犯胃引起的慢性胃炎,症见胃部胀痛、痛窜后背、气
病理科
内科 - 胃肠病
1..
«
152
153
154
155
»
..173